刘仁轨

(重定向自刘仁轨

刘仁轨(602年—685年3月2日),字正则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汉族。唐朝派刘仁轨率军与新罗联兵,在白江口之战大败日本百济联军。

简介 编辑

自幼“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1]唐高祖武德初年,补息州(今河南息县)参军,转任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尉。贞观十四年(640年),因故杖毙折冲都尉鲁宁,为唐太宗所赞赏,后累迁给事中显庆元年,刘仁轨因处理大理寺丞“毕正义案”得罪李义府,贬青州(山东省青州市)刺史。

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百济,督海运遇风覆船,所部死伤严重,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李义府暗示袁异式:“君能办事,不忧无官。”李义府对唐高宗说:“不斩仁轨,无以谢百姓。”舍人源直心说:“海风暴起,非人力所及。”[2]仅将之免职,以白衣随军自效。龙朔元年(661年)三月,唐军留郎将刘仁愿率数千唐兵留守百济城,以左卫郎将王文度熊津都督,不久王文度病死,诏以刘仁轨代之,刘仁轨高兴说:“天将富贵此翁耳!”[3]百济起兵,围攻屯其府城的唐将刘仁愿部。刘仁轨任检校带方州刺史,率军赴救,于熊津江(今韩国锦江)大败百济。唐军因战事不利,又值大雪,遂退出平壤,刘仁轨自请留守。

龙朔三年(663年)日本毛野稚子等率二万余人攻新罗,八月,刘仁轨水军率行至白江口,“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余丰脱身而走”[1]。百济王扶平逃奔高句丽,王子忠胜等人投降。日本势力退出朝鲜半岛。上元二年(675年)二月,挥军渡瓠卢河(在庆州西),破新罗北方重镇七重城(金城北)后引兵还,史称“白江口之战”。

麟德二年,封禅泰山,仁轨领新罗及百济、耽罗、日本四国酋长赴会,唐高宗大悦,擢为大司宪。袁异式大惧,内心不安,刘仁轨告诉他忘掉过去的事,乾封元年(666年)六月,刘仁轨迁右相,兼检校太子左中护,累前后战功,封乐城县男,推荐袁异式任中台司元大夫监察御史杜易简曰:“斯所谓矫枉过正矣!”咸亨元年(670年)正月初三,刘仁轨乞老归养,获准,不久复出,出任陇州刺史,以防吐蕃。咸亨三年(672年),出任太子左庶子。咸亨四年(673年)三月初十,奉命改修国史。

仪凤二年(677年)五月,吐蕃扶州(治同昌,今甘肃文县)临河镇,唐军兵败,朝廷以刘仁轨为洮河道(军在鄯州城内)行军镇守大使,建议屡遭李敬玄反对,仁轨因此怀恨在心。一日刘仁轨上奏:“西边镇守,非敬玄不可。”李敬玄推辞不掉。仪凤三年(678年)九月,李敬玄大败,唐军损失过半。韦述曰:“世刘公逞其私忿,陷人之所不能,覆徒贻国之耻,忠恕之道,岂其然乎?”[3]

武则天亲政时,意图诛杀裴炎,派郎将姜嗣宗洛邑出使长安,问刘仁轨意见。刘仁轨问姜嗣宗洛阳的情况,姜嗣宗说:“我觉得裴炎举止很奇怪,有异于常,很久了。”仁轨曰:“您察觉了吗?”姜曰:“是的。”刘仁轨告诉他:“仁轨有事禀告,请帮我顺便上奏罢。”[4]姜嗣宗答应他。第二天,姜嗣宗带着刘仁轨的奏章返回洛阳,结果刘仁轨在奏章说“嗣宗知裴炎造反,而不上奏。”武则天则处死裴炎,并在都亭驿将姜嗣宗处以绞刑

垂拱元年(685年)正月二十二,刘仁轨逝世。武则天停朝三日,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撰有《行年记》、《永徽留本司格后本》十一卷。

子孙 编辑

  • 刘仁轨第十一世孙:刘熙古,(903年-976年),字义淳,北宋宋州宁陵(今河南宁陵东)人。原作刘稽古。后唐长兴年间进士。
  • 刘仁轨第十二世孙:刘蒙叟,( ? - ? ),字道民,北宋宋州宁陵(今河南宁陵东)人,宋太祖乾德五年丁卯科状元,历知庐、滁、濠、汝四州。

注释 编辑

  1. ^ 1.0 1.1 《旧唐书·刘仁轨列传》
  2. ^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
  3. ^ 3.0 3.1 《旧唐书·刘仁轨列传》
  4. ^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旧唐书/卷84》,出自刘昫旧唐书
 新唐书·卷108》,出自《新唐书
前任:
于志宁
唐朝尚书左仆射
675年—681年
683年—685年
继任:
苏良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