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濞

(重定向自刘濞

(前216年—前154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汉高帝刘邦,刘邦兄长刘喜之长子。因为参与平定英布叛乱有功,被刘邦封为吴王,在位42年。汉景帝时,发动七国之乱谋反,兵败后被东瓯国人杀死。

刘濞
吴王
国家中国
时代汉朝
主君
刘姓
封爵
  • 侯爵
  • 王爵
封号
  • 沛侯
  • 吴王
出生前216年
逝世前154年

生平 编辑

刘濞是刘喜的儿子,刘喜是刘邦的二哥,原封代王,后因匈奴进攻代国,刘喜不能坚守,放弃代国,自己从小路临阵脱逃,但因为刘喜是骨肉至亲,刘邦不忍心处死兄长,仅仅废为郃阳侯。刘濞为人极为剽悍勇猛而有野心,性格与父亲刘喜迥异,反而与叔父刘邦相似。

从平英布 编辑

淮南王英布造反时,21岁的刘濞以骑兵将领的身份,随叔父刘邦破英布,从军有功,汉高祖又顾及吴郡接壤东瓯国闽越等国,民众轻佻剽悍,乃需选壮王镇之。汉高帝十二年丙午(前195年),刘邦惧怕江东旧楚地人士不服汉朝,故封刘濞为吴王,定都沛县(今江苏沛县)。荆王刘贾英布所杀,高祖又把国旧土改为吴国,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据说刘濞担忧江南情势,故而不敢以荆国旧都——吴县(今江苏苏州)为其国都,定国都于广陵江苏省扬州市[1]

受封吴王 编辑

据说刘邦能观面相,在封王时,观察出吴王濞有反相,说:“你的脸有造反之相。”刘邦心生悔意,但是已经把印章给他了,就抚著刘濞的背说:“汉建国后五十年,东南方面将有叛乱,难道是你吗?天下同姓都是一家人,希望你千万不要造反。”刘濞叩头回答:“不敢。”而刘濞称王之后,朝廷追封其父刘喜为王,谥号“顷”。

吴国豫章郡有出产铜的矿山,刘濞就招募天下的亡命之徒来此偷偷铸钱,并且在东边煮海水,制造食塩。因为不用纳税,吴国变得非常富有。刘濞在国内征兵兵役时,还给士兵相当好的薪水。每年,刘濞时常去拜访、慰问国内有才能的人,在乡里赏赐他们。其他郡国官吏想要追捕逃犯,刘濞总是收容他们,而不愿引渡

文帝时期 编辑

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刘濞东开邗沟,凿通了茱萸湾(今扬州市湾头镇)向东经海陵仓(今泰州市海陵区)到蟠溪(今南通市如皋东陈家湾)的运河。

汉文帝时,刘濞的儿子吴国太子刘贤京城长安与皇太子刘启六博时发生争执,刘启怒以棋盘击打其头部,导致脑浆迸裂而死。汉文帝刘恒命将吴太子遗体护送回国安葬,到了吴国,刘濞大怒,说道:“天下都是家的,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何必回吴国埋葬!”遂又把遗体送回长安埋葬,以示对朝廷的不满。

刘濞基于复仇与图利的心理,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并且犒赏部队、招纳工商和“任侠奸人”,以扩张割据势力,其他郡国司法官要来吴国逮捕罪犯,刘濞都公然拒绝,俨然不臣之藩。这种情形延续多年,但是汉文帝自觉太子误杀吴王太子,朝廷理亏在先,遂不甚追究,释放了那些被抓的吴国使者,让他们回到吴国。并且赐予吴王倚几与手杖,准许他可以不来朝见天子。

七国之乱 编辑

公元前157年六月,汉文帝驾崩,太子刘启登基,是为汉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先后被削地。刘濞也担心自己被削地,再加上与景帝有杀子之仇,因此想借机发难举事。谋划了“清君侧”的策略,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国赵国等叛乱。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正月丁亥,刘濞带领七国诸侯之军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虽然将晁错腰斩于东市,想要与诸侯们和谈,但是仍未能平息七国之乱与刘濞篡位的野心。最后,汉朝派遣周勃之子太尉周亚夫为帅,将之击败。刘濞兵败后投奔东瓯国,汉廷派密使游说东瓯王杀刘濞以赎窝藏之罪,于是东瓯王之弟“夷乌将军”乘劳军之际杀了刘濞,将功折罪。

后续 编辑

七国之乱平息后,朝廷保留了楚国,以楚元王子平陆侯刘礼为楚王,是为楚文王。但却不许刘濞之弟德侯刘广为吴王以承刘喜之祀,于是封国废除,吴国至此灭亡。

家庭 编辑

祖父:太上皇刘太公

祖母:昭灵夫人刘媪

父亲:郃阳侯刘喜追赠吴顷王)

兄弟:德侯刘广

子女:刘贤、刘子华、刘驹

延伸阅读 编辑

[]

 史记/卷106》,出自司马迁史记
 汉书·卷035》,出自班固汉书

注释 编辑

  1. ^ 一说刘濞仍定都吴县。

参考书目 编辑

参见 编辑

刘濞
出生于:前216年逝世于:前154年
中国爵位
新建立 沛侯
前196年-前195年
晋封吴王
中国皇族
新建立 吴王
前195年-前154年
七国之乱国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