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金泽

史蒂芬·金泽(英语:Stephen Kinzer;1951年8月4日)为美国作家记者学者。他曾于《纽约时报》担任特约评论员,并撰写过多本著作,目前为多家报社和新闻社撰稿。

史蒂芬·金泽
原文名Stephen Kinzer
出生 (1951-08-04) 1951年8月4日72岁)
知名于美国作家、记者、学者
网站http://www.stephenkinzer.com

记者生涯 编辑

1980年代期间,金泽曾对中美洲多场政治革命和社会动荡进行过报导。同时,他也撰写了自己第一本著作《苦涩的水果:美国于危地马拉发动政变的故事》(Bitter Fruit: The Story of the American Coup in Guatemala),该书叙述危地马拉于1950年代期间发生的军事政变和社会动荡。1990年,他被外派至《纽约时报柏林分社担任社长,任职期间报导了中欧和东欧国家脱离东方集团的过程。1996年至2000年期间,他被《纽约时报》派遣至新成立的伊斯坦布尔分社,并担任首任社长。[1]

返回美国后,金泽定居芝加哥,除担任《纽约时报》文化版的评论员,亦于西北大学担任教职。之后移居波士顿,并于波士顿大学教授新闻学和美国外交政策。此外,他还著有多本非虚构著作,这些著作的议题涵盖土耳其、中美洲、美国自19世纪以来推翻的外国政府以及卢旺达1994年的大屠杀以来的复兴。

此外,金泽亦于《纽约书评[2]、《卫报[3]和《波士顿环球报》担任专栏作家。[4]他还是布朗大学沃森国际和公共事务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5]

观点 编辑

金泽有关中美洲的报导受到了爱德华·赫尔曼诺姆·乔姆斯基的批评,两人于1988年出版的共同著作《制造共识》中引用中央情报局指明的康特拉发言人爱德华·查莫罗接受公平与正确报导组织专访时的说法:

如同一名有任务在身的小弟一样,金泽总是在报导上处处迎合里根政府:一天报导教会,隔天报导米斯基托人,接下来报导民营企业。我在读过金泽于这两周发表的八篇文章发现,其论点完全和白宫的立场相同。金泽反复质疑桑定民族解放阵线的动机,以及其所作所为是否民主等。如果你仔细分析他的文章,不难发现他不过是在回应白宫的说法。[6]

于《制造共识》的第二章,金泽被批评其报导没有对危地马拉互助组织多位领导层遭杀害之事提出质疑,且大致上对瓜国军政府表示同情:

为使报导显得更加“客观”,他(金泽)会引用一些互助组织幸存者的说法,但篇幅远不及军政府将领的说词,况且互助组织的成立也得到军政府的批准(部分事实)。他们(军政府)指派的调查委员会称:“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危地马拉境内存在任何秘密拘留设施。”(没有提及调查委员会的委员组成,没有提出反证,也没有提出委员会忽略的因素,比如一些涉嫌遭杀害的离奇失踪人士)委员会还指政府没有参与杀害调查记者玛丽亚·戈多伊、她18岁的弟弟以及3岁的儿子,称三人死于车祸(玛丽亚·戈多伊的轿车落入水沟中)。如果金泽愿意将死者的伤势仔细的描写出来,读者更能够自行判断三人之死是否存在疑点。[6]

乔姆斯基于其2002年出版的选集《理解权力》中的一段访谈补充:

我和爱德华·赫尔曼在《制造共识》一书中做的一件事就是针对记者们引用的来源进行调查。以金泽有关中美洲的报导为例,我针对他1987年10月以来撰写的50篇报导所引述的来源一一进行查证,并质问我自己:他都是引引述哪些人的意见?结果我发现他的那50篇报导中,没有引述尼加拉瓜本地任何一位支持桑定民族解放阵线的普通民众的看法。这非常不寻常,怎可能找不到半名支持者?难不成连解放阵线的领导人丹尼尔·奥尔特加的母亲都不支持该组织吧?金泽引述的人皆反对解放阵线。但根据多个《纽约时报》不会引述的民调指出,尼加拉瓜所有反对党加起来的支持度仅为9%,远不及金泽报导中的100%。50篇报导中引述的所有人又刚好都属于这9%。[7]

自此之后,金泽对美国在拉丁美洲以及日后在中东奉行干预主义外交政策多有所批评。[8]2006年,金泽的著作《颠覆:从夏威夷到伊拉克》正式出版,书中便批评美国的外交政策过于干预主义。[9]2010年,他在接受《Imagineer》杂志专访时表示:

美国多年来介入中美洲国家产生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效益。美方的作为往往帮助巩固当地高压且不公平的社会结构与制度,且打压那些真正捍卫“美国价值”的人士和团体。以智利、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为例,我们推翻了当地价值观更接近于我们的民主、半民主和国家主义政府,并扶植了治理手段为我们所唾弃的人主政。[10]

2008年,金泽为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撰写的传记《千丘之国:卢旺达浴火重生及其织梦人》正式出版,书中作者赞扬卡加梅自1994年大屠杀结束以来的治理成绩,认为其为卢旺达带来和平、发展与稳定,并批评大屠杀发生以前卢旺达的诸位领导人,包括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

金泽于2016年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巴沙尔·阿萨德领导的叙利亚政府成功解放首都阿勒颇,结束了武装势力三年来对该地区的控制。尽管如此,美国民众往往被复杂但一派胡言的说法所误导。他进一步指出:“希拉里·克林顿于2016年竞选美国总统期间,在密尔沃基举行的一场民主党党内的辩论会中声称联合国于叙利亚的维和行动是根据2012年6月自己任职国务卿时,于日内瓦协商达成的协议。事实则完全相反,当时希拉里领导的国务院联合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成功阻挡科菲·安南支持的联合国和平方案,因为后者将伊朗纳入,且支持阿萨德持续掌政,至少暂时支持。由于当时参与辩论的其他候选人对这件事情的了解有限,因此无人有能力反驳希拉里。”[11]希拉里所指的是叙利亚问题第一次日内瓦会议,会议中主要大国共同商讨叙利亚权力交接的原则和指导方针。[12]

金泽于2018年4月进一步指出:

按照美国于中东乃至全世界外交政策的逻辑,我们主要目标便是防止那些政府对我们不友善的国家走向和平与繁荣。以叙利亚为例,那样的结果我们无法接受。[13]

著作 编辑

  • Bitter Fruit: The Story of the American Coup in Guatemala, with Stephen Schlesinger; Doubleday, 1982; revised e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74-07590-0
  • Crescent and Star: Turkey Between Two Worlds,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1, ISBN 0-374-13143-0
  • All the Shah's Men: An American Coup and the Roots of Middle East Terror, John Wiley & Sons, 2003, ISBN 0-471-26517-9
  • Overthrow: America's Century of Regime Change from Hawaii to Iraq, Times Books, 2006, ISBN 0-8050-7861-4
  • Blood of Brothers: Life and War in Nicaragua, with a new afterwo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0-674-02593-8
  • A Thousand Hills: Rwanda's Rebirth and the Man Who Dreamed It, John Wiley & Sons, 2008, ISBN 978-0-470-12015-6
  • Reset: Iran, Turkey, and America's Future, Times Books, 2010, ISBN 978-0-8050-9127-4.
  • Reset also published as Reset Middle East: Old Friends and New Alliances: Saudi Arabia, Israel, Turkey, Iran, I.B. Tauris, 2010, ISBN 978-1-84885-765-0
  • The Brothers: John Foster Dulles, Allen Dulles, and Their Secret World War, Times Books, 2013. ISBN 978-0-8050-9497-8.
  • The True Flag: Theodore Roosevelt, Mark Twain, and the Birth of American Empire, Henry Holt and Co., 2017. ISBN 978-1-6277-9216-5.
  • Poisoner in Chief: Sidney Gottlieb and the CIA Search for Mind Control, Henry Holt and Co., 2019, ISBN 978-1-250-14043-2.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tephen Kinzer. Carnegie Council for Ethics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5). 
  2. ^ Stephen Kinzer. nybooks.com. [2016-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3. ^ Stephen Kinzer. theguardian.com. [2016-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4. ^ Stephen Kinzer - The Boston Globe. bostonglobe.com. [2016-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7). 
  5. ^ Stephen Kinzer - Watson Institute. brown.edu. [2016-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6. ^ 6.0 6.1 Chomsky, Noam; Herman, Edweard S. Manufacturing Consent. Pantheon Books. 2002 [2020-10-10]. ISBN 978-03757144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7. ^ Chomsky, Noam. Schoeffel, John; Mitchell, R. , 编. Understanding Power: The Indispensable Chomsky. The New Press. 2002: 25. 
  8. ^ Interview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and Ir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mocracy Now!, 2008-03-03(影片、音讯与逐字稿)
  9. ^ Author Kinzer Charts 'Century of Regime Change'. NPR. 2006-04-05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10. ^ 存档副本. [2009-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3). 
  11. ^ The media are misleading the public on Syr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ebruary 18, 2016, The Boston Globe
  12. ^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Heart of Europe - News & Media - Action Group for Syria - Final Communiqué - 30 June 2012. 2012-07-10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0). 
  13. ^ Kinzer, Stephen. The US doesn't even care about Syria — but we keep the war going. BostonGlobe.com.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