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新罗的战争

(重定向自唐與新羅的戰爭

唐与新罗的战争,(韩语:나당 전쟁(羅唐戰爭),日语:唐・新羅戦争),发生于670年—676年。668年,唐朝新罗联军共同征服高句丽百济。但仅两年过去,两国便爆发新的战争,历经6年,最终以双方通过交涉达成妥协而告终。此战后,新罗获得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朝鲜历史上的统一新罗时代自此开始[2][3],而唐朝的军事目标则从朝鲜半岛转移至吐蕃[1]

唐与新罗的战争

唐与新罗的战争
日期670年-676年
地点
朝鲜半岛平壤附近、泗沘、金城及仁川附近
结果 双方通过交涉达成妥协结束了大规模的战争[1];新罗攻占唐朝在百济设立的熊津都督府,取得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2][3]
参战方
新罗
报德国
唐朝
指挥官与领导者
新罗文武王
金庾信
金元述
安舜
剑牟岑
高延武朝鲜语고연무
高侃(北线高句丽故地)
李谨行(北线高句丽故地)
刘仁轨(674年-675年)
薛仁贵(南线百济故地)
兵力
约30,000[4] 约200,000[4]

背景

编辑

7世纪初,新罗百济攻占到在550年之前被高句丽占领的汉江流域后,疆域抵达黄海新罗开始与唐朝结盟共同对付百济高句丽[5][6][7]660年新罗联合唐朝攻灭百济,668年又攻灭长期统治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灭亡高句丽后,唐朝在朝鲜半岛设置安东都护府作为统治机构,并最终导致唐罗战争。[7]

战争经过

编辑

安舜反唐

编辑

为防止唐朝完全统治朝鲜半岛新罗文武王联合并扶植了朝鲜半岛上的原高句丽百济的反唐势力一起攻打唐朝。另外,新罗将军薛乌儒和高句丽将军高延武一起率领军队攻打辽东。[8][9]670年,原高句丽将领剑牟岑扶植高句丽王室安舜百济故地建立起高句丽复兴政权。唐朝对此则派高侃率兵进行镇压。安舜剑牟岑失败后,发生分歧,剑牟岑被安舜下令处死。安舜南逃后,被新罗文武王接纳,封安舜为高句丽王,在今韩国益山市建立了报德国(674年改封报德王)。[10]这件事唐朝和新罗的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新罗战熊津

编辑

与此同时,新罗开始派兵攻打唐在百济的驻军。671年,新罗军攻占在原百济国都泗沘,占领唐朝的熊津都督府扶余隆为都督,但滞留唐朝本土不敢回故乡),建立所夫里州,控制了前百济的全部领地。此外,向黄海进发的唐军也被新罗海军歼灭。[11]上元元年(674年),新罗已经从唐朝手中夺得原百济的大部分领土。[12][13]但此时,新罗军主要与熊津都督府的百济人交战,而唐军主要与反唐的高句丽人交战。

全面战争

编辑

之前只是唐朝与新罗支持的高句丽复兴势力作战,并没有和多年的盟国-新罗宣战。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新罗文武王彻底决裂,扶植文武王的弟弟金仁问为新罗君主,并派刘仁轨领兵攻打新罗。在对吐蕃的大非川之战战败后一度除名的唐朝名将薛仁贵被唐高宗任命为为鸡林道总管,负责羁縻熊津都督府,上元二年(675年)二月刘仁轨挥军渡瓠卢河(在今韩国庆州西),之后刘仁轨在阿达城之战、七重城(今韩国金城北)之战大败新罗军后,金法敏为保持既得利益,避免覆灭厄运,即已派使入唐谢罪。

675年,李谨行率领投靠唐朝的靺鞨人攻打新罗石岘城、赤木城、买肖城(今韩国仁川附近)三战皆捷。《三国史记》记载石岘城、赤木城之战唐军大胜,买肖城之战朝鲜记载为20万唐军被金元述击败(中国史书记载为四万),新罗军缴获战马三万三百八十匹,但是当时李谨行作为行军总管、安东镇抚大使,不可能拥兵20万,有三万三百八十匹战马。而据资治通鉴记载,李谨行“三战皆捷”,文武王只好遣使请罪。高宗于是召回金仁问。

唐罗和解

编辑

经过多年的战争,新罗已经比较疲惫了。在刘仁轨主力回国的情况下,新罗以全国之力,仍不能彻底击退李谨行和薛仁贵的留守唐军。金法敏可能已经意识到通过战争无法使唐军退出朝鲜半岛,因此,在买肖城之战后,派出使者,向唐朝进贡并且谢罪。

唐朝也意识到,用偏师经略的办法是不能制服新罗的,而唐朝当时的战略重心已经转移到了西线,吐蕃成为其主要对手,刘仁轨薛仁贵李谨行等东征主帅全部调到西部防备吐蕃。唐朝很难再派出主力大军东讨新罗。因此,面对新罗的谢罪请求,唐朝自然也乐于接受。据《资治通鉴》记载,“新罗乃遣使入贡,且谢罪,上赦之,复新罗王法敏官爵。金仁问中道而还,改封临海郡公。”唐朝承认了新罗“多取百济故地,遂抵高句丽南境为州郡”的事实。高宗皇帝以这种方式,宣告了战争的结束,重新接纳新罗为大唐的藩属国。

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

编辑

至此,唐与新罗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了,但是,武装冲突并未就此终结,676年,薛仁贵领兵渡过黄海支援熊津都督府,与新罗在所夫里州伎伐浦交锋,唐军败北,据新罗方面史料记载,唐军被斩首4000余级。朝鲜半岛的局势依然比较紧张。报德国不久后被新罗吞并;唐朝方面,安东都护府平壤迁至辽东故城,熊津都督府被从泗沘迁至建安故城(今辽宁营口)。扶余隆高宝藏在半岛建立唐朝羁縻都督府的计划也落空。高句丽和百济王族通过唐朝或新罗的力量复国的预想彻底失败。685年,新罗“始备九州”,获得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735年,唐朝承认了新罗对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领土的控制。新罗统一大同江以南地区被认为是朝鲜半岛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后续

编辑

战争结束后,大同江以南地区被新罗控制。辽东半岛成为高句丽遗民的羁縻地——安东都督府,一部分学者依据《新唐书》记载的“明年,以藏子德武为安东都督,后稍自国。至元和末,遣使者献乐工云”认为安东都督府于705年撤销100余年后发展成小高句丽。但此说法很有争议。

唐与新罗的战争为后来朝鲜半岛的统一打下基础。战争结束后,新罗与唐朝双方睦邻友好。公元993年高丽在通过与契丹的战争之后,终于基本统一了朝鲜半岛地区。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1.0 1.1 拜根兴, 《论罗唐战争的性质及其双方的交往》,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 15(1), 2003 [201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4), 本文利用中韩现存史料以及新发现的金石墓志资料,探讨了罗唐战争期间(669-676)、战后双方的交往,交往的性质,中韩学界对其的评议等问题.认为战争的终结是在新罗积极抵抗,唐朝军事目标转移及罗唐双方通过交涉前提下达成的一种妥协,应该说双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胜者或败者,但双方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 ^ 2.0 2.1 王小甫. 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2013-11-19]. ISBN 978-7-5326-12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隋、唐两代相继攻伐高句丽尤其是唐、罗连兵相继攻灭百济和高句丽,对半岛的历史乃至整个东亚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罗的统一就是这场战争最直接、最重要的成果。而统一新罗(668-935AD)的成立又改变了东亚世界的政治均衡,东亚各种势力间以此为契机开始了新的一轮斗争和力量重组。 
  3. ^ 3.0 3.1 八、九世纪唐与新罗关系简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陕西师范大学》 2009年
  4. ^ 4.0 4.1 (朝鲜文) 나당전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统一新罗在东亚世界中的地位——八—九世纪唐朝与新罗关系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北京大学历史系王小甫
  6. ^ 金春秋史事所见唐罗关系考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刘海霞
  7. ^ 7.0 7.1 论七世纪中后期唐朝与新罗关系演变及对东北亚政局的影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万方数据
  8. ^ '薛乌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薛乌儒 (설오유). 2023-02-04.]
  9. ^ 薛乌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23-02-04.]
  10. ^ 《三国史记卷六·新罗本纪六·文武王十年》
  11. ^ 《韩国史新论》,73页
  12. ^ 《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63页
  13. ^ 《新唐书·新罗传》新罗“多取百济地,遂抵高丽南境矣。置尚、良、康、熊、全、武、汉、朔、溟九州”

参考资料

编辑
  • 三国史记
  • 《旧唐书》
  • 《资治通鉴》
  • 《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