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岛撤退

中华民国政府的撤离行动之一部分

大陈岛撤退是发生在1955年(民国四十四年)2月8日至26日,中华民国美国第七舰队护航下,将目前属于浙江省台州列岛大陈岛上的2.8万余名居民(居民包含上下大陈岛、渔山列岛南麂列岛等)全部撤退到台湾的作战计划,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因大陈岛原先的居民“义无反顾、摧家毁舍,选择追随中华民国国军迁台”,称其为“大陈义胞”。

大陈岛撤退
Evacuation of the Tachen Islands
Operation Pullback[1]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的一部分

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罗伯特·P·布里斯科英语Robert P. Briscoe中将2月2日在美国国防部举行撤离大陈岛军民的记者会,可以看到他正在向记者说明大陈岛与台湾的距离。
日期1955年2月8日-2月26日
地点
结果 大陈军民几乎全部撤退,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干涉。
领土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对台州列岛渔山列岛南麂列岛的控制。
参战方
中华民国国军
反共救国军
 美国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美国 蒲赖德
中华民国 刘广凯
中华民国 刘廉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张爱萍

本次撤退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支两国联合大舰队执行,共撤退16,053名国军官兵及17,132名大陈义胞。[2]

背景 编辑

1949年,第二次国共内战情势逐渐明确,中国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中华民国国军退守到西南山地与东南沿海的岛屿一带,继续进行作战。1950年,解放军逐步进军沿海岛屿。春、夏之际,攻占海南岛,国军也自舟山撤退,加上西南山区的部队逐步退到泰缅边境,国军仅固守台湾、澎湖金马地区与浙东诸岛,并发动沿海的游击突袭战术,来牵制干扰解放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解放军将驻防在东南沿海的兵力移往朝鲜半岛,使得大陈岛等东南沿海岛屿所受威胁大减,获得稍微喘息的机会。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解放军开始将重心从朝鲜半岛移到台湾问题上,东南沿海岛屿是解放军首先要处理的地区。朝鲜战争停战后,解放军迅速强化东南沿海基础建设,从1950年起上海修建可供喷射战斗机起降的机场[3],试图夺取被国军掌控之制空权。

1954年国共多次于东南沿海进行空战,位于台湾的喷射战斗机航程不足无法支援大陈地区,只能依靠P-47战斗机维持战力;在技术优势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取得大陈周边的制空权。9月3日,解放军对金门发动大规模的九三炮战,引发第一次台海危机。11月14日,于大陈驻守的太平号驱逐舰遭解放军鱼雷快艇击沉,国军于大陈地区战力迅速萎缩,只能固守各岛失去主动权。11月,解放军战机先后滥炸炮击大陈及一江山[4]:79

取得客观条件优势后,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发起一江山岛战役,激战后攻下一江山岛。由于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屏障,失去一江山后,大陈岛直接暴露在解放军火炮射程内,防守也相对困难很多;加上以距离而论,台湾到大陈岛较中国大陆到大陈岛的距离远,在物资补给与战力维持上相对不易,解放军的米格-15战斗机在当地拥有空中优势。另外,中华民国也与美国签署《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防御范围仅限于台湾与澎湖,而金门马祖及大陈岛都不在共同防御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方评估后,最后中华民国政府决定主动撤离大陈岛,将大陈岛上的居民与军队全数迁移至台湾,加强巩固对台湾本岛的防守[5]

一江山岛战役后 编辑

1月19日,解放军3个轰炸机大队70架飞机空袭大陈。[6]:63[7]1月20日,江字级巡逻炮艇英语PGM-9-class motor gunboat鄞江号(PGM-101)[注 1]金门海域被解放军鱼雷快艇的鱼雷击中,因损害严重除役。[8][9]1月30日,解放军下达攻占大陈列岛的命令,当天解放军空军20师图-2轰炸机大队第二次空袭大陈,造成军民数十人伤亡,大陈的唯一水库被炸,库存淡水流尽,大陈防卫司令刘廉一向国防部长俞大维报告,表示对固守大陈已失去信心。[10][11]

2月5日,美国空军RB-45C龙卷风侦察机英语North_American_B-45_Tornado#RB-45C在执行照相侦察任务时,于平壤以西40海里黄海上遭到两架米格-15战斗机的攻击,导致12架护航F-86军刀战斗机和8架米格-15的空战,两架(也有说1架)米格机被击落。[12][13][14][15]此事使得大陈撤退是否能和平进行蒙上阴影。[16]2月9日,从美军胡蜂号航空母舰起飞的一架AD-5W天袭者空中预警机在执行反潜任务时迷航,被浙江松门镇的解放军防空高炮击落,机员三人被国军巡逻艇救起。[17][11]

撤退过程 编辑

金刚计划 编辑

 
美国《时代杂志》2月7日的封面人物是第七舰队指挥官蒲赖德,标题“防卫台湾,美国的亚洲战略”

2月7日,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发表《为大陈撤退告海内外军民同胞书》。[18]中华民国国防部将撤退上下大陈、渔山、披山岛四个岛上军民的行动命名为金刚计划,由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和国军合作执行。美军第七舰队海空部队,负责掩护包括上下大陈、渔山及披山岛上部队,以及军品之转进。美方所提供运输船团,只负责上下大陈国军美械部队(第四十六师)之撤运。美军担任北纬27度以北之海空支援与掩护行动。北纬27度以南之空中掩护,则由国军空军担任。渔山、披山岛上的国军撤退,由国军船团负责。[10]

 
美军旗舰海伦娜号英语USS Helena (CA-75)
 
第七舰队第77特遣部队英语Task Force 77 (United States Navy)胡蜂号航空母舰 (CV-18)掩护撤退

据美军资料与刘广凯回忆,美军参加金刚计划的军舰包括:[19][20][10]

可搭载400余架舰载机
第七舰队战斗序列[44][45]
任务 舰队名称 部队代号
巡逻大陈海面 海上作战部队 TF 75(第75特遣部队)
空中掩护 攻击航母打击部队 TF 77(第77特遣部队)
反潜保护 猎杀支队 TG 70.4(第70.4特遣支队)
100海哩空中掩护 台湾巡逻舰队 TF 72(第72特遣部队)
接运撤退 两栖撤退部队 TF 76(第76特遣部队)
途中补给 后勤支援部队 TF 73(第73特遣部队)

国军由52艘舰艇和一个陆战队中队组成“海军第八五特遣舰队”执行金刚计划,刘广凯司令担任总指挥官,宋长志少将任参谋长,吴文义少将(陆战队)、林鸿炳上校(巡逻舰队司令)任副参谋长。

八五特遣舰队战斗序列[20]
任务编组 指挥官 舰名
旗舰 舰长李北洲上校 太昭舰
掩护区队 杨元忠少将 4艘炮舰
运输支队 林溥少将 8艘中字号战车登陆舰、3艘美字号中型登陆舰英语LSM-1-class landing ship medium
警卫支队 崔之道少将 2艘驱逐舰(洛阳舰长俞柏生上校,汉阳舰英语USS Hilary P. Jones长张仁耀上校)、4艘护航驱逐舰(太康、太仓、太湖、太昭。指挥官陈庆堃上校。)、6艘巡逻舰(指挥官马炎衡上校)、1艘炮舰。
扫雷区队 刘宜敏少将 3艘扫雷舰(指挥官易鹗中校)、3艘巡逻舰(指挥官邹坚中校)、1艘拖船
 
国军将大炮装上中型登陆艇。

过程中,美军主要负责大陈岛上居民的撤离,并协助航行路线的防卫,在整个撤退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对此一撤退行动进行干扰。从1月21日至2月8日的18天内,美军蒲赖德中将先后调集132艘船只[1],其中有57艘军舰[7],加上舰载机400余架,掌握了大陈岛──台湾──冲绳三角地带的制空权,控制了台湾对大陈岛屿的运输线。美军认为北京政府在朝鲜战争中学到美国海空军能造成中国的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因此在大陈岛撤退与八二三炮战时表现节制。[46]美国政府透过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转达了警告:在美军帮助国军撤离大陈岛时,解放军不要采取行动。美军接到的命令是不要吃任何亏。毛泽东因此于2月2日指示解放军不要攻击从大陈岛撤退的美军与中华民国国军[6]:65[7][47]:23

 
大陈军民在海滩上等候登上第七舰队的船

大陈居民相信过一阵子就会回来,因此撤退有秩序,仅带着简单家当就登船了。[48]在一江山战役开始以后志愿登记撤离平民,上大陈岛有3,937人,下大陈岛有10,974人,披山岛1,083人,渔山岛518人,共16,512人,除3位过70岁的病弱居民外,全部志愿赴台。[49]大陈军民转移工作顺利完成,撤运抵台平民共16,487人[4]:80。大陈岛四天共撤离全数大约28,000名居民与军人,其中居民前往台湾安置,军队则移防至金门、马祖等地。另外有研究指出,当时大陈居民谣传三种撤离形式,一为先撤离学生,二为撤退妇女、老人、小孩,其余男性壮丁则须协助军队防御,最后才为全体撤离。[50]:73

(部分)登陆舰载运数量
舰名 平民人数 军人人数 其他
国军[49]
中鼎舰 (LST 203) 1,744 大沙头
中练舰 (LST 209) 2,313 泊大沙头
中建舰 (LST 205) 2,181 泊海军码头
中程舰 (LST 207)英语USS LST-1075 2,273 泊海军码头
中胜舰 (LST 211) 2,374 泊小康码头
美军
LST-1159英语USS Tom Green County (LST-1159) 2,144 1,100 两趟。加上600吨弹药和37辆车。[51]
LST-803英语USS Hampden County (LST-803) 2,300(军民合计) [52]
LST-855英语USS Kent County (LST-855) 300 车辆[40]

国军在撤退期间,彻底破坏岛上公共与军事设施(中华民国政府于1950年代初曾建设岛上水电、盖学校)与物资,不留给解放军利用,除了民房并非破坏目标。解放军登陆大陈岛时,声称只找到一位老人和一条狗。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动员人民上岛垦荒,才让大陈岛恢复了生机[53][54][55][56]:7

飞龙计划 编辑

2月17日,国军空军侦察到台山列岛海域有解放军舰艇活动,台山岛上也在构筑工事。台山岛在南麂岛以南四十浬,能阻击南麂岛撤退,因此国军于2月18日发起台山列岛海战,打击了解放军往台山岛的增援。[57][58]

2月17日,俞大维请美军援助以撤退南麂守军,美军拒绝。2月21日,蒋中正决定撤守南麂,由国军独立执行,代号“飞龙计划”,编组九五特遣舰队实行,仍由刘广凯指挥。2月22日完成作战计划。[59]特遣舰队总计15艘军舰(见下表),另有行政区队及陆战队、岸动队等,官兵总数1,800余人[20]。特遣舰队于2月24日7时自基隆出发,17时抵南麂岛大沙嶴海滩,连夜装载,于25日天明前撤完,将南麂岛的国军3,608人、反共救国军819人、行政机关48人、居民1,070人、军资弹药1,280吨全部撤离。国军计先后出动F-47以及F-84英语Republic F-84 Thunderjet战斗机共200余架次支援。[59]2月26日,解放军进驻南麂岛。[60]

九五特遣舰队战斗序列[20]
任务编组 指挥官 舰名
旗舰 刘广凯 “太昭”舰(DE-26)英语USS Carter
打击支队 崔之道少将 “洛阳”舰(DD-14)“太康”舰(DE-21)英语USS Wyffels (DE-6)“太仓”舰(DE-24)“太湖”舰(DE-25)
警卫支队 马焱衡上校 “章江”舰(PC-112)、“贡江”舰(PC-113)、“清江”舰(PC-116)、“珠江”舰(PC-117)
运输支队 林溥少将 “中荣”舰(LST-210)英语USS LST-574“中胜”舰(LST-211)英语USS LST-1033“美宏”舰(LSM-246)英语Landing Ship Medium及3艘军租商船
掩护区队 雷树昌中校 “永寿”舰(PG-49)英语USS Pivot (AM-276)“永康”舰(PG-54)英语USS Elusive (AM-225)
拖船 “大庾”号(ATA-345)英语Cherokee-class tugboat

抵台后生活 编辑

 
首批抵达台湾的大陈列岛居民,摄于1955年。

大陈岛撤退后,中华民国在大陆地区只有金门、马祖两个据点。撤离的大陈居民先是都在基隆港上岸,而后在基隆停留大约一至两个星期后,政府按渔、农、工、商等志愿名额协助义胞登记职别,再陆续安排分发安置到全台湾各地,包括台北都会区桃园市宜兰县花莲县台东县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等县市,都有大陈岛的居民被安置,而他们的后代更是散布在全台各地。今天在台湾仍可以见到“大陈新村”、“一江新村”、“大陈故事馆”等安置大陈居民的地方所在[56]

为表扬他们对中华民国政府与反共立场的支持,这批撤离的居民在当时多被称为“大陈义胞”。由于他们的命运曾与中华民国政府紧紧结合,抵台后的大陈居民大多对当时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及蒋家有着很强烈的情感认同,日后投效军旅、公务者不在少数。而在大陈居民的居住区更是有人修建“蒋公庙”,庙内祭拜蒋中正,以表达对其感恩之意,其中以高雄市旗津区大陈新村的蒋公感恩堂最为人所知[56][61]

俞大维将共军轰炸大陈岛的炸弹碎片收集后,交由兵工厂手工打造了多把“大陈之剑”,馈赠给驻守岛上的团长、师长、司令官、海军舰队长等人,日后也亲赠一把“大陈之剑”予国防部作战次长黄世忠。[62]

多数大陈人讲台州话以及温州话,为吴语的一支,还有人讲福州话,为闽东语的一支,抵台后难以与台湾的主流族群闽南人沟通,因而陷入孤立状态[63][48]。但也有少部分如渔山岛居民先祖来自福建闽南地区,以讲闽南语为主,抵台后与使用台湾闽南语的台湾闽南人几乎没有隔阂。渔山岛居民在台东富冈渔港形成聚落富冈新村,艺人柯受良出身在此。大陈岛居民迁往台湾后,生活相当困苦,其中有人自言居住环境比当初在大陈岛上要差很多[56][64]。部分大陈人后来移民美国,大陈主厨影响了美式中餐[65]

编辑

  1. ^ 有大陆来源使用旧称“宝应”号[7]
  2. ^ 刘广凯说4艘航母,缺中途岛号;《美国海军军舰辞典》说是5艘舰队航母[1]。中途岛号2月6日才到位,加入第77特遣部队。[21]
  3. ^ 驱逐舰包括:佛莱契尔号(DD-445)[25]伊瑟伍德号(DD-520)英语USS Isherwood (DD-520)安曼号(DD-527)英语USS Ammen (DD-527)梅兰利号(DD-528)斯托达号(DD-566)英语USS Stoddard (DD-566)布赖恩号(DD-630)英语USS Braine (DD-630)康格斯维尔号(DD-651)英语USS Cogswell (DD-651)英格索尔号(DD-652)英语USS Ingersoll (DD-652)纳普号(DD-653)英语USS Knapp (DD-653)[19]霍普维尔号(DD-681)英语USS Hopewell (DD-681)[26]沃克号(DD-723)英语USS Walke (DD-723)欧布赖恩号(DD-725)英语USS O'Brien (DD-725)[19]弗兰克·诺克斯号(DD-742)英语USS Frank Knox (DD-742)[27]哈里·E·哈伯德号(DD-748)英语USS Harry E. Hubbard理查德·B·安德森号(DD-786)英语USS Richard B. Anderson (DD-786)[19]霍利斯特号(DD-788)英语USS Hollister (DD-788)[28]卡彭特号(DD-825)英语USS Carpenter (DD-825)[29]安杰霍姆号(DD-826)英语USS Agerholm欧内斯特·G·斯莫号(DD- 838)英语USS Ernest G. Small鲍塞尔号(DD-845)英语USS Bausell[19]奥兹本号(DD-846)英语USS Ozbourn (DD-846)[30]阿诺德·J·伊斯贝尔号(DD-869)英语USS Arnold J. Isbell[31]罗杰斯号(DD-876)英语USS Rogers (DD-876)[32]帕克斯号(DD-884)英语USS Floyd B. Parks (DD-884)[33],以及护航驱逐舰纳菲号 (DE-352)英语USS Naifeh[19]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Kearsarge III (CV-33).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In addition, the Americans and Nationalists agreed to Operation Pullback—to evacuate the Nationalists from the Tachen [Dachen] Islands, which are located near the Chinese coast off Taizhou in Chekiang [Zhejiang].
    Essex, Kearsarge, Midway (CVB-41), Wasp (CV-18), and Yorktown (CV-10) formed a powerful carrier task force that covered the evacuations. The Seventh Fleet, Vice Adm. Alfred M. Pride, used 132 vessels and nearly 400 aircraft to evacuate..."
  2. ^ 大陳島撤退.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6). 
  3. ^ 軍事史評論第27期. 国防部政务办公室: 132. 2020年6月 [202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7). 
  4. ^ 4.0 4.1 陈布雷等编著:《蒋介石先生年表》,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6月1日
  5. ^ 中时电子报. 照片驚見3歲的他...大陳義胞激動. 中时电子报. [2016-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中文(台湾)). 
  6. ^ 6.0 6.1 Bruce A. Elleman. Chapter 5. The First Taiwan Strait Crisis, 1954–1955. High Seas Buffer: The Taiwan Patrol Force, 1950–1979 (PDF). Naval War College Newport Papers 38.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April 2012 [2020-09-14]. ISBN 978-1-884733-95-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16). The PRC was warned not to interfere, and USN forces were ordered “not to accept any tactical disadvantages.” 
  7. ^ 7.0 7.1 7.2 7.3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杨贵华. 〈纪念人民解放军一江山岛登陆作战胜利50周年:一江山岛登陆作战及其胜利的意义和影响(中)〉. 人民网. 2005年1月18日 [2020-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8. ^ 寶應軍艦. homepage.ntu.edu.tw.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1). 
  9. ^ PGM-20. www.navsource.org.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5). 
  10. ^ 10.0 10.1 10.2 金智. 〈遷臺初期中華民國海軍的建軍發展(1949.12-1958.8)〉. 《军事史评论》 (国防部史政编译室). 2017-06-01,. 第24期,卢沟桥事变与对日抗战80周年专题论述: 页183 [2020-09-09]. ISSN 1994-1943. GGKEY:JB2WWJF89X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1). 
  11. ^ 11.0 11.1 刘统. 第20章 国民党军黯然撤离大陈. 跨海之战: 金门・海南・一江山. 北京: 三联书店. 2010 [2020-09-14]. ISBN 978-7-108-0319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12. ^ No Kum-Sok; J. Roger Osterholm. A MiG-15 to Freedom: Memoir of the Wartime North Korean Defector Who First Delivered the Secret Fighter Jet to the Americans in 1953. McFarland. 1 September 1996: 194 [2020-09-13]. ISBN 978-0-7864-310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3). 
  13. ^ 罗山爱. 〈冷战最炙热的前线 朝鲜半岛的空中较量(上)〉. 《兵器知识》. 2018年8月: 74. ISSN 1000-4912. doi:10.19437/j.cnki.11-1470/tj.2014.08.017. CNKI BQZS201408027. 
  14. ^ Bob Stonestreet. International Incident over the Yellow Sea, Korea - February 5, 1955 (PDF). Sabre Jet Classics. Vol. 3 no. 2 (F-86 Sabre Pilots Association): 14.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13).  HTML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Ranter, Harro. Incident MiG-15bis , 05 Feb 1955. aviation-safety.net.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16. ^ Opinion: 1955: Evacuation of Tachens. 《纽约时报》. 1955-02-07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3). 
  17. ^ H-029-3: A Brief History of U.S. Navy Cold War Aviation Incidents (Excluding Korea and Vietnam). 美国海军历史与遗产司令部.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18. ^ 秦孝仪 (编). 《為大陳撤退告海內外軍民同胞書》. 《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 卷三十三 书告.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 1984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February 7, 1955: Evacuation of Chinese from Tachen Islands. 美国海军博物馆英语National Museum of the U.S. Navy. [2020-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20. ^ 20.0 20.1 20.2 20.3 刘广凯. 《劉廣凱將軍報國憶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 21.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4: 103-104页 [2020-09-13]. ISBN 978-957-671-19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3). 
  21. ^ Roy A. Grossnick. United States Naval Aviation, 1910-1995.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Department of the Navy. 1997: 206 [2020-09-14]. ISBN 978-0-16-04912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22. ^ VS-37 Sawbucks (PDF). Airscoop. Naval Aviation News: 10. [March/April, 1997] [2020-09-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27). VS-37 made one deployment to the western Pacific (WESTPAC) on board Princeton (CVS 37) in 1954–1955, helping cover the evacuation of Nationalist Chinese forces from Tachen Island. 
  23. ^ Pittsburgh III (CA-72).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24. ^ USS Toledo (CA-133).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25. ^ Fletcher I (DD-445). [202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26. ^ Hopewell II (DD-681).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27. ^ Frank Knox (DD-742).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28. ^ DD-788.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2020-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8) –通过HazeGray.org. 
  29. ^ Carpenter (DD-825).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30. ^ History. USS Ozbourn Association. [2020-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31. ^ Arnold J. Isbell (DD-869).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32. ^ Rogers (DD-876).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33. ^ Floyd B. Parks (DD-884).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34. ^ St. Francis River.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35. ^ Swift II (AM-122).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36. ^ Ptarmigan (AM-376).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37. ^ Shoveler.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38. ^ Toucan.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39. ^ Hamilton County.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40. ^ 40.0 40.1 Kent County.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41. ^ Stone County.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42. ^ Catamount.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43. ^ Colonial.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44. ^ Edwin Bickford Hooper; Dean C. Allard; Oscar P. Fitzgerald. The setting of the stage to 1959. The United States Navy and the Vietnam Conflict I. Washington D.C.: Naval History Division, Department of the Navy. 1976: 349 [202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3). 
  45. ^ Edward J. Marolda. Chapter 4 Deterring Conflict in the Far East. Ready Seapower : A History of the U.S. Seventh Fleet (PDF). Washington D.C.: 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Department of the Navy. 2012: 42 [2021-11-23]. ISBN 978-0-945274-67-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11). 
  46. ^ Dr. Edward J. Marolda, Head, Contemporary History Branch,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A New Equation: Chinese Intervention into the Korean War. 美国海军历史与遗产司令部.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47. ^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编).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五冊.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 毛泽东于2月2日在电报上作出批示。彭德怀同志:在蒋军撤退时,无论有无美(舰)均不向港口及靠近港口一带射击,即是说,让敌人安全撤走,不要贪这点小便宜。 
  48. ^ 48.0 48.1 陈力荣. 〈大陳島與我〉. 荣民园地. 《荣光双周刊》. No. 2364期 (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 2019年2月20日 [2020年9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21日). 
  49. ^ 49.0 49.1 刘毅夫. 〈大陳列島軍民完整撤退來台補記(下)〉 (PDF). 《传记文学》. 1980年, 第32卷 (第3期,总第190期): 106–107 [2020-09-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9-21) 。原文“共一七、一三二人”与四岛人数总和不符,疑误。博讯转载全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0. ^ 庄梓忻. 〈沈默的傳統「食」行者:花蓮大陳婦女的身體實踐、食物記憶與社群文化保存〉 (硕士论文). 花莲: 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 2017年. 
  51. ^ Tom Green County (LST-1159).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52. ^ Hampden County (LST-803). 美国海军军舰辞典. 美国海军部历史与遗产司令部英语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53. ^ 余勇. 〈大陳島墾荒隊〉. 人民政协报. [2020-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通过人民网. 
  54. ^ "2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大陳島". [200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9). 
  55. ^ YouTube上的【台湾演义】1955最后大撤退,始于6分59秒,2016年4月3日
  56. ^ 56.0 56.1 56.2 56.3 张敦智. 〈從大陳島到五和新村的地方意識與移民經驗〉. 云林科技大学.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3). 
  57. ^ 张力. 八、戡亂戰爭之戰歷 五 副總司令兼艦隊指揮官任內一台山列島海戰大捷 (PDF). 《黎玉璽先生訪問紀錄》.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1年: 103–106页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58. ^ 张力; 曾金兰. 大陳撤退 (PDF). 《池孟彬先生訪問紀錄》.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8年: 107页 [2020-10-04]. ISBN 957-671-5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59. ^ 59.0 59.1 杨晨光. 《台海熱戰,1949-1965──未完成的國共內戰》 (PDF) (博士论文). 国立中兴大学历史学研究所: 87. 2013年7月 [民国一○二年七月] [2020-09-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12). 
  60. ^ 南麂大事记. 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61. ^ 「蔣公是我們的終身父母」 他被當神建廟祭祀. 苹果新闻网.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62. ^ 兵馬倥傯半世情. 抢救迁台历史记忆库. 2021-03-30. 
  63. ^ 大陈撤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家文化数据库
  64. ^ 大時代的故事:基隆的浙江大陳居民. 中国评论通讯社. 2016年12月14日 [2020年9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14日). 
  65. ^ Kuo, Chunghao Pio. Taiwanese Immigrants Spark a Golden Age for Chinese Food. www.nyfoodstory.com. NY Food Story. [2020-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