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帝国

由阿爾薩息王朝統治伊朗的帝國
(重定向自安息 (国家)

安息帝国波斯语امپراتوری اشکانی‎,Emperâturi Ashkâniân),又称阿尔萨息王朝阿萨息斯王朝(Arsacid),西方史书称其为帕提亚帝国(Parthian),是古波斯地区古典时期的一个王朝,存在于公元前247年-224年[2]。阿萨息斯王朝一名出自帕尼部落领袖阿尔沙克一世[3],趁着一名波斯总督起兵抵抗塞琉古帝国而征服了伊朗东北部的帕提亚地区,并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建立安息帝国[4]。全盛时期的安息帝国疆域西达小亚细亚东南的幼发拉底河,东抵阿姆河[5]。安息帝国座落在地中海罗马帝国汉朝之间的贸易路线丝绸之路之上,使帝国成为了商贸中心。

安息帝国
امپراتوری اشکانی
前247年—224年
Map centered on the Middle East, the shaded green area represents the extent of the Parthian Empire.
1世纪的安息帝国疆域
首都阿扎克赫卡通皮洛斯埃克巴坦那泰西封苏萨米特里达堡
官方语言希腊语安息语(后期)
常用语言中古波斯语亚拉姆语阿卡德语
宗教祆教、巴比伦宗教
政府封建君主制[1]
君主 
• 前247–前211
阿尔沙克一世(首)
• 208–224
阿尔达班四世(末)
历史时期古典时代
• 建立
前247年
• 终结
224年
货币德拉克马
前身
继承
塞琉古帝国
萨珊王朝

安息帝国是一个由不同文化组成的国家,它在很大程度上吸纳了包括波斯文化希腊文化及地区文化的艺术、建筑、宗教信仰及皇室标记。在安息帝国的前半段统治时期,宫廷采纳了大量希腊文化的元素[6],但后期逐渐复兴了伊朗传统。安息帝国的统治者以万王之王为衔头[7],自称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后裔[8],他们仿效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做法接纳一方霸主成为附庸国,阿契美尼德王朝会由中央任命这些自治的总督。安息帝国也会任命一些总督,这些总督主要统领伊朗以外的地区,但他们的辖地较少,权力也不如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总督。随着安息帝国的扩张,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也沿着底格里斯河尼萨迁往泰西封,其他多个城市也曾经成为首都[9]

在最初,塞琉古帝国是安息帝国在西线的敌人,斯基泰人则盘据在东面。不过,随着安息帝国向西扩张,帝国也先后与亚美尼亚王国及罗马帝国爆发冲突。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互相争夺,争取将亚美尼亚君主成为他们的附庸。前53年安息人在卡雷战役彻底击败克拉苏统领的罗马军队[10]。到前40年至39年,除了泰尔外,罗马人控制的黎凡特地区被安息人攻陷[11]。罗马军官马克·安东尼对安息帝国进行反击,多名罗马将领也入侵美索不达米亚策应,塞琉西亚及泰西封的控制权数度易手,罗马人始终不能牢固地控制这些地区。与对外战争相比,争夺王位而频繁爆发的内战对安息帝国危害更大,法尔斯伊什塔克尔的统治者阿尔达希尔一世叛变,他在224年杀害了安息帝国最后一位统治者阿尔达班五世[12]。阿尔达希尔一世建立了萨珊王朝,直至七世纪被穆斯林征服前一直统治著伊朗和近东大部分地区,安息帝国的分支阿萨息斯王朝则仍在亚美尼亚继续其统治。

相对萨珊王朝甚至是更早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以安息语希腊语及其他语言记载的本土安息文献较稀少。除了一些凌散的楔形文字简、残缺的陶器碎片、石刻、德拉克马硬币、残存的羊皮纸文献,安息帝国的历史只能透过外来的资料而得知,这些外来资料主要是希腊史学罗马史学,也包括中国货品在安息帝国流通而形成的中国史学。安息帝国的艺术品被史学家视为了解安息帝国社会和文化的有效来源,而关于这一方面的文献资料却匮乏[13]

历史 编辑

起源与建国 编辑

 
阿尔沙克一世发行的银色德拉克马,刻有他的希腊字母名称。

阿尔沙克一世在建立安息帝国之前是伊朗民族古中亚部落帕尼的酋长,帕尼是游牧民族联盟大益的一员[14]。帕尼人大多说东伊朗语,与同一时期帕提亚地区流行的西北伊朗语不同[15],帕提亚在伊朗东北部,先后受到阿契美尼德王朝塞琉古帝国的统治[16]。帕尼部落征服了帕提亚后采纳安息语作为官方宫廷用语,随着帝国征服了其他使用多种语言的地区,中古波斯语亚拉姆语希腊语阿卡德语粟特语及其他语言都成为了帝国常用的语言[17]

安息帝国要追溯到前247年作为建国年份的理由仍未明确。研究伊朗的学者阿德里安·大卫·休·比瓦尔推断那一年正是塞琉古帝国帕提亚总督安德拉戈拉斯叛变使塞琉古帝国失去帕提亚的时候,因此阿尔沙克一世“将他的年号追溯到”塞琉古帝国失去对帕提亚的控制权的时候[18]。作者韦斯塔·萨克什·柯蒂斯称阿尔沙克一世在那一年成为帕尼部落的酋长[19]。霍马·卡图赞和赫内·拉尔夫·加思韦特则指他在那一年征服了波斯,并成功地消除了塞琉古帝国的权力[20][21],但柯蒂斯及其他研究古波斯历史的学者玛丽亚·布罗修斯指出安德拉戈拉斯在前238年才被安息帝国推翻[19][22]

谁是阿尔沙克一世的继承者这个问题仍然未有准确的答案。比瓦尔和卡图赞断定是他的兄弟梯里达底一世继其位,然后由他的儿子阿尔沙克二世在前211年继位[20][23]。不过,柯蒂斯和布罗修斯认为阿尔沙克二世直接继承阿尔沙克一世,当中柯蒂斯称阿尔沙克二世在前211年登基,而布罗修斯则指他是在前217年即位[24][25]。比瓦尔坚称米特里达梯一世执政的最后一年-前138年是“安息帝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信的年号”[26]。根据这些差异,比瓦尔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皇室年表,都得到史学家的接受[27]。一些安息帝国皇帝自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后裔,这个说法在近期得到钱币学及文献证据的证实,证据显示阿契美尼德王朝及安息帝国的统治者都罹患遗传性的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28]

 
前200年西方各国疆域,黄色阴影的部分是安息帝国,蓝色阴影的部分是塞琉古帝国,而紫色阴影部分是罗马共和国

埃及托勒密三世(前246年-前222年在位)从西面入侵塞琉古帝国,阿尔沙克二世乘机在帕提亚和希尔卡尼亚巩固统治。托勒密王国与塞琉古帝国爆发的第三次叙利亚战争也使狄奥多特一世叛离塞琉古帝国,在中亚建立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22]。狄奥多特一世的继承人狄奥多特二世与阿尔沙克一世结盟对抗塞琉古人,但塞琉古帝国的塞琉古二世(前246年-前225年在位)暂时性地将阿尔沙克一世驱离帕提亚,阿尔沙克一世被迫流亡到阿帕西亚卡埃(Apasiacae)游牧民族,他在那里过了一段时间后发动反击,重夺帕提亚。塞琉古二世的继承人安条克三世(前222年-前187年在位)忙于应付米底亚总督莫伦的叛乱而未能立刻回击阿尔沙克一世[29]

前210年或前209年,安条克三世夺还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的作战不果,他与阿尔达班一世订立了和约。阿尔沙克二世得到塞琉古帝国承认为皇帝,作为交换,他要归顺安条克三世,并接受他的监督。随着罗马共和国的入侵加剧及在前190年的马格尼西亚战役战败,塞琉古人无力再干预安息人[30]弗里阿帕提乌斯(前185年-前170年在位)、阿尔沙克四世(前170年-前168年在位)和弗拉特斯一世(前168年-前165年在位)先后接管安息帝国,弗拉特斯一世已在没有塞琉古人的干预下统治安息[31]

扩张与巩固 编辑

 
位于伊朗胡齐斯坦省伊泽的石刻浮雕,可见马背上的米特里达梯一世

弗拉特斯一世将安息人的疆域拓展至亚历山大之门英语Gates of Alexander以外,攻占地理位置不明的阿帕米亚雷吉安纳英语Apamea Ragiana[32]。在弗拉特斯一世的继承人米特里达梯一世的统治下,安息帝国的疆域扩张至最大[25],卡图赞将之与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二世作出比较[20]

狄奥多特二世逝世后,安息帝国与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关系转差,米特里达梯一世攻占了欧克拉提德一世(前170年-前145年在位)统治的巴克特里亚王国辖下的两个都区[33]。米特里达梯一世将他的视线转向塞琉古帝国,他在前148年或前147年入侵米底亚,并攻占埃克巴坦那,这些地区已经因塞琉古帝国镇压总督提马克斯的叛乱而变得不稳[34]。安息帝国接着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尼亚,米特里达梯一世在前141年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塞琉西亚铸造了一些硬币,他又在这里举行了宣誓仪式,以示安息帝权的开始。当米特里达梯一世撤回到希尔卡尼亚的时候,他的军队已经征服了埃利迈利王国(Elymais)和查拉塞尼王国,并攻占了苏萨[35]。在这个时候,安息人已将他们的疆域向东扩展至印度河[36]

赫卡通皮洛斯是安息帝国第一个首都,但是米特里达梯一世在塞琉西亚、埃克巴坦那、泰西封及新建立的城市密特拉达特克尔特(尼萨)都建立了皇宫,安息帝国历代皇帝的陵墓也在这里建造[37]。埃克巴坦那是安息帝国皇室的主要避暑山庄[38],而泰西封在直到戈塔尔泽斯一世(前90年-前80年在位)当政时期才成为帝国的官方首都[39]。据布罗修斯所述,泰西封是安息帝国举行加冕典礼的地方[40]

前142年,塞琉古帝国将军狄奥多特·特里丰发动叛乱,使塞琉古人不能立刻对安息帝国采取报复性的军事行动[41]。到前140年,塞琉古帝国皇帝德米特里二世对安息人控制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发动反侵略,塞琉古帝国在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最终被击败,德米特里二世被俘,并被押至希尔卡尼亚。德米特里二世在那里获得上宾招待,米特里达梯一世更将他的女儿罗多古娜许配给德米特里二世[42]。在米特里达梯一世统治末年人口达到580万人。

 
米特里达梯一世发行的德拉克马,显示他蓄了胡子,头戴王冠。

德米特里二世的兄弟安条克七世(前138年-前129年在位)登基成为塞琉古帝国皇帝,并迎娶了德米特里二世的妻子克丽奥佩脱拉·特娅。安条克七世击败了狄奥多特·特里丰,又在前130年发兵进攻由安息帝国皇帝弗拉特斯二世(前132年-前128年在位)控制的美索不达米亚。安息帝国安插在巴比伦尼亚的统治者在一次农民起义中被杀,接着安息将领因达迪斯在大扎卜河沿岸被击败,使安条克七世得以征服巴比伦尼亚和攻占苏萨,他在苏萨铸造了一些硬币[43]。塞琉古帝国的军队进一步逼近米底亚,逼使安息人求和,安条克七世要求安息帝国放弃其领土的控制权或者进献大量钱财并释放德米特里二世,否则拒绝和谈。安息帝国释放了德米特里二世,并将他护送到叙利亚,但没有答应塞琉古帝国的其他要求[44]。然而,安条克七世的军队冬季耗尽了米底亚郊区的资源,激使当地人在前129年春季公然反抗安条克七世,安条克七世的军队试图镇压叛乱,而安息帝国则乘机肃清了该地区的敌军,并杀死了安条克七世。安息帝国将安条克七世尸首装进了一个银制的灵柩里,并遣送到叙利亚,安条克七世的儿子塞琉古成为了安息帝国的亲王,而安条克七世的一名女儿则被纳入弗拉特斯二世的后宫里[45]

 
米特里达梯二世的德拉克马。

安息人收复了西面的失地,东面却有一支部族崛起。在前177年—176年/前162年,居于现今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月氏被游牧民族组成的匈奴逐出[46],月氏只得向西迁移到伊犁河谷,后其在前138—前129年之间再次受到乌孙人驱逐,只得南下巴克特里亚,取代了当地的塞克人(Saka),塞克人被迫往西迁移,入侵了安息帝国东北边疆地区[47],迫使米特里达梯一世在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后回师希尔卡尼亚[48]

一些塞克人被征召入伍,加入弗拉特斯二世的军队对抗安条克七世,但是部队却赶不上加入战争,弗拉特斯二世于是拒向这些塞克人发放军资,导致塞克人叛变,弗拉特斯二世试图以归顺安息帝国的塞琉古人平定叛乱,但这些塞琉古人却倒戈投向塞克人[49]。弗拉特斯二世率军亲征时阵亡[50],罗马史学家查士丁认为他的继承者阿尔达班一世(前128年-前124年在位)在东面与游牧民族的战争里也面对着相同的命运,他被吐火罗人所杀,比瓦尔认为查士丁将吐火罗人和塞克人混为一谈[51]。后来米特里达梯二世(前124-前90年在位)将被塞克人侵占的土地收复[52]

 
马王堆汉墓里发现的中国丝绸来自前2世纪的西汉。安息人在丝绸之路西段进行贸易,中国丝绸是最昂贵的贸易品[53]

塞琉古帝国弃守美索不达米亚,安息帝国命令驻守在巴比伦尼亚的希墨罗斯进攻由许斯鲍希尼斯(Hyspaosines)统治的查拉塞尼王国,希墨罗斯战败,巴比伦尼亚在前127年反遭许斯鲍希尼斯入侵,塞琉西亚被攻陷。前122年,米特里达梯二世迫使许斯鲍希尼斯撤退巴比伦尼亚,查拉塞尼王国成为安息帝国的附庸国[54]。前113年,米特里达梯二世进一步向西扩张,攻占杜拉-欧罗普斯,并卷入了与亚美尼亚王国的战争[55]。米特里达梯二世的军队在前97年击败亚美尼亚王国,废黜了亚美尼亚王国国王阿尔塔瓦斯德斯一世(Artavasdes I),并将他的儿子提格兰作为人质带走,他在后来成为提格兰二世[56]

控制当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的印度-帕提亚王国在前1世纪与安息帝国建立同盟关系[57]。比瓦尔认为这两个国家在政治上互相视为平等[58]。希腊哲学家阿波罗尼厄斯在42年拜访安息帝国的瓦尔达内斯一世(40年-47年在位),瓦尔达内斯一世派出车队护送他到印度-帕提亚王国。阿波罗尼厄斯抵达印度-帕提亚王国首都塔克西拉,车队领袖将瓦尔达内斯一世可能以安息语所写的信函内容传达给印度的官员,阿波罗尼厄斯得以获上宾招待[57]

继中国汉武帝(前141年-前87年在位)在前138年—前129年派遣张骞出使中亚后,汉朝再在前121年遣使张骞拜访米特里达梯二世。汉朝使者与安息帝国通过中亚的丝绸之路建立了正式的贸易关系,但两者没有订立军事同盟对抗匈奴帝国[59]。安息帝国向进行丝绸贸易的过境欧亚商旅抽税而致富,丝绸是罗马人入口的商品当中最昂贵的产品[60]。从中国入口的珍珠也是高价的商品,中国人则购买安息帝国的香料、香水及水果[61]。安息帝国以奇特的动物当作礼物送给汉朝宫廷,帕科罗斯二世(Pacorus II)在87年将狮子和瞪羚送给汉章帝(75年-88年在位)[62]。除了丝绸之外,罗马商人购买印度的铁、香料及皮毛[63],穿越安息帝国的商旅将西亚及罗马的贵重玻璃器皿带到中国[64]

罗马与亚美尼亚 编辑

印度北部的月氏贵霜帝国保障了安息帝国东部的安全,因此安息帝国自前1世纪中开始致力于对抗罗马,拱卫西部领土的安全[65]。米特里达梯二世征服了亚美尼亚的一年后,来自奇里乞亚的罗马资深执政官卢基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苏拉与安息帝国使节欧洛巴佐(Orobazus)于幼发拉底河会晤,双方同意以幼发拉底河为罗马与安息的国界,但是作者罗丝·玛丽·谢尔登认为苏拉的权力只局限于将谈判条件传达给罗马当局[66]

在达成了协议后,安息帝国仍发兵叙利亚,讨伐部落领袖劳迪丝及其塞琉古盟友安条克十世(前95年-前92年在位),安条克十世战死。末代塞琉古帝国皇帝之一的德米特里三世(Demetrius III)派遣军队围攻庇哩亚(今阿勒颇),安息帝国派出援军驰援,结果德米特里三世被击败[67]

 
奥罗德斯一世的德拉克马。

继米特里达梯二世之后,戈塔尔泽斯一世奥罗德斯一世分别管治巴比伦尼亚及帕提亚[68],这种分离的君主体制削弱了安息帝国,使亚美尼亚的提格兰二世吞并了美索不达米亚西部,这个地区在萨纳特鲁斯(Sanatruces)统治时期才得以收复[69]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爆发后,提格兰二世的盟友本都王国国王米特里达梯六世请求安息帝国支援以对抗罗马人,萨纳特鲁斯拒绝了他[70]。罗马军官卢库卢斯在前69年进攻亚美尼亚首都提格雷诺塞塔(Tigranocerta),米特里达梯六世及提格兰二世向安息帝国弗拉特斯三世(前71年-前58年在位)求援,弗拉特斯三世同样不予理会。提格雷诺塞塔陷落后,弗拉特斯三世与卢库卢斯重申幼发拉底河是两国的国界[71]

弗拉特斯三世被儿子奥罗德斯二世米特里达梯四世暗杀,奥罗德斯二世转而对付米特里达梯三世,米特里达梯三世由米底亚逃亡到罗马控制的叙利亚[72],罗马的叙利亚总督奥卢斯·加比尼乌斯率军抵达幼发拉底河支援米特里达梯三世,但他在不久后便掉头援助托勒密十二世(前53年-前34年在位)敉平埃及的动乱[73]。米特里达梯三世失去了罗马的帮助仍能征服巴比伦尼亚,并在塞琉西亚铸造硬币。前54年,奥罗德斯二世部下的将军苏雷纳收复塞琉西亚,将米特里达梯三世处死[74]

前三头同盟之一的克拉苏后来成为了叙利亚总督,他在前53年入侵帕提亚,为米特里达梯三世提供迟来的支援[75]。正当他的军队抵达卡雷(今土耳其东南的哈兰)的时候,奥罗德斯二世却入侵亚美尼亚,阻止罗马的盟友阿尔塔瓦兹德二世响应。奥罗德斯二世说服阿尔塔瓦兹德二世达成联姻,奥罗德斯二世的儿子帕科罗斯一世迎娶了阿尔塔瓦兹德二世的姐妹[76]

苏雷纳率领骑兵迎击克拉苏[77],苏雷纳的军队以1,000名长矛骑兵、9,000名弓骑兵组成,他们在数量上不及四倍于他们的罗马军队,克拉苏率领的军队由七个罗马军团及包括高卢人和轻骑兵的预备军组成。苏雷纳军中的1,000头骆驼带备辎重,为安息弓骑兵提供大量箭矢[78],他们采用“安息回马箭”战术,骑兵佯装撤退,然后回身射击敌人。这个战术配合使用复合弓重创了克拉苏的骑兵[79],20,000名罗马战士阵亡,约10,000人被俘,另外10,000人向西逃走,克拉苏逃到亚美尼亚郊外[80]。苏雷纳向克拉苏提出进行谈判,克拉苏接受了这个提议,当他来到苏雷纳的军营时,他部下一名初级军官怀疑有诈,并与安息人爆发冲突,克拉苏被杀[81]

卡雷战役的失败是罗马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军事失利,相反安息帝国的胜利刻画出他们是罗马难以应付的对手。苏雷纳在战后带同军队、战俘及战利品越过700公里抵达塞琉西亚举行庆典。不久后,奥罗德斯二世猜忌苏雷纳对王位的野心,于是将他处死[67]

 
为了纪念由屋大维、安东尼及雷必达在前43年组成后三头同盟而在前41年发行的古罗马奥里斯,刻有马克·安东尼(左)及屋大维(右)的肖像。

受到战胜克拉苏的刺激,安息人试图征服罗马控制的西亚地区[82]储君帕科罗斯一世及其军官奥萨凯在前51年突袭叙利亚及安条克,但他们最终被盖乌斯·卡西乌斯·朗基努斯击退,奥萨凯被伏兵所杀[83]。罗马执政官庞培与凯撒为了争夺权力而爆发战争,安息人支持庞培,甚至派遣军队参加前42年的腓立比战役[84]。前40年,效忠凯撒和布鲁图的将军昆图斯·拉宾努斯(Quintus Labienus)与安息帝国一起对抗后三头同盟,帕科罗斯一世在翌年与他一起征战叙利亚[85]。由于安东尼前往亚平宁半岛召集军队对抗政敌屋大维,并在布林迪西进行谈判[86],故他未能领导军队抵抗安息人的入侵。帕科罗斯一世攻占叙利亚后,拉宾努斯分兵入侵安那托利亚,而帕科罗斯一世及其将军拜尔宰法厄尼斯(Barzapharnes)入侵黎凡特[85]。他们征服了地中海沿岸的所有据点,南抵普托利迈伊斯(今以色列阿卡),孤立了泰尔[87]。支持罗马的犹太大祭司海卡努斯二世法撤尔(Phasael)及大希律王犹太山地被安息人及他们的盟友、安提柯二世击败,大希律王逃到马萨达,安提哥那二世成为了犹大山地的统治者[85]

安东尼旗下的将军普布利乌斯·文提第乌斯·巴苏斯(Publius Ventidius Bassus)发动的反击将安息人逐出黎凡特,他在前39年的乞里乞亚门战役(于今土耳其梅尔辛省)生擒及处死了拉宾努斯。不久后,将军法尔那帕特领导的安息军队在阿马努斯山口战役被巴苏斯击败[88],使帕科罗斯一世撤回叙利亚。前38年,安息帝国再度入侵叙利亚,帕科罗斯一世率军在安条克东南的金达鲁斯山战役对抗巴苏斯,帕科罗斯一世阵亡,安息军队撤回到幼发拉底河的另一面。帕科罗斯一世之死令安息帝国失去了储君,奥罗德斯二世另立弗拉特斯四世(前37年-前2年在位)为他的继承人[89]

 
弗拉特斯四世的德拉克马。

为了铲除异己,弗拉特斯四世登基后杀害及流放他的亲兄弟[90],他的其中一名亲兄弟莫纳伊西斯投靠安东尼,并说服他入侵帕提亚[91]。安东尼在前37年击败了安息帝国的盟友安提哥那二世,安插大希律王作为当地的代理君王。翌年,安东尼大军掩至埃尔祖鲁姆,亚美尼亚的阿尔塔瓦兹德二世再次改变阵营,他派遣了军队支援安东尼,安东尼随后入侵安息帝国盟友阿尔塔瓦兹德一世管治的阿特罗帕特尼(今阿塞拜疆),试图攻陷都城帕拉亚斯帕,帕拉亚斯帕的实际地理位置仍未能确认。不过,弗拉特斯四世伏击安东尼的后军,催毁了意图用在进攻帕拉亚斯帕的巨型攻城锤,阿尔塔瓦兹德二世也脱离了安东尼的大军[92]。安息人乘胜将安东尼追赶到亚美尼亚,大势已去的安东尼军队最终抵达叙利亚[93]。安东尼假意提出与阿尔塔瓦兹德二世联姻,阿尔塔瓦兹德二世落入了他的陷阱而被擒,阿尔塔瓦兹德二世被送到罗马处死[94]。阿尔塔瓦兹德一世与弗拉特斯四世的关系转差,安东尼试图与阿尔塔瓦兹德一世结盟,但是安东尼在前33年撤离亚美尼亚,这个计划也因此而流产。安东尼离开了亚美尼亚,使安息帝国盟友阿尔塔夏二世(Artaxias II)登上亚美尼亚的王位[95]

与罗马的和谈、宫廷阴谋及与中国将军的接触 编辑

安东尼在前31年的亚克兴角战役战败,屋大维得以巩固他的政治力量,并在前27年被元老院取名为奥古斯都,成为第一位罗马皇帝。大约在同一时期,安息帝国的提里德特斯二世(Tiridates II)推翻了弗拉特斯四世,但是弗拉特斯四世在斯基泰游牧民族的协助下重新获得统治地位[96],提里德特斯二世挟持着弗拉特斯四世其中一名儿子逃到罗马人控制的地区。双方在前20年展开谈判,弗拉特斯四世为了争取对方释放他的儿子而将在卡雷战役夺得的鹰标及还幸存的战俘归还给罗马[97],安息人认为他们付出了很少的代价换取王子的归来[98],而奥古斯都则认为鹰标的重返是政治上的胜利。罗马方面为了纪念鹰标的归来而铸造硬币,并兴建新的广场来摆放鹰标,甚至在第一门的奥古斯都像上的护胸甲上刻画了鹰标回归的情景[99]

 
第一门的奥古斯都像护胸甲的近照,可见一名安息人将克拉苏卡雷战役遗失的鹰标归还给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除了归还了王子之外,还向弗拉特斯四世赠送了一名亚平宁半岛女奴,那位女奴在后来成为了穆萨皇后。为了确保她的儿子弗拉塔西斯能够顺利继位,穆萨说服了弗拉特斯四世将其他王子送到奥古斯都那里当作人质,奥古斯都又以此来宣扬安息帝国向罗马俯首,并将此列作奥古斯都神的功业的重大成就之一[100]。弗拉塔西斯继位为弗拉特斯五世,穆萨嫁给了自己的儿子,并与他一起分享统治权力。安息贵族反对这种乱伦的关系,同时也反对由外族血统来继承安息王位,于是将他们流放到罗马控制的地区[101]。弗拉特斯五世的继承人奥罗德斯三世只在位了两年,继其位的沃诺奈斯一世是早前被送到罗马当作人质的王子之一,波斯贵族不满沃诺尼斯一世同情罗马人,于是转而支持阿尔达班二世(约公元10年-38年在位),阿尔达班二世将沃诺奈斯一世击败并流放到罗马控制的叙利亚[102]。在其统治时期,1年的安息王朝人口达到830万人。

在阿尔达班二世统治时期,来自尼哈迪亚(今伊拉克费卢杰)的犹太兄弟安尼莱和阿辛纳伊动乱反抗安息帝国的巴比伦尼亚总督[103]。两人击败了巴比伦尼亚总督,阿尔达班二世为免引发更多的叛乱,于是准许两人管治那个地区[104]。安尼莱的妻子是安息人,她担忧阿辛纳伊会因丈夫安尼莱娶了一位非犹太人而对他不利,故把他毒杀。安尼莱后来卷入了与阿尔达班二世女婿的武装冲突,安尼莱被击败[105]。除去了两名犹太人之后,巴比伦尼亚的居民开始骚扰当地的犹太人,迫使他们移居到塞琉西亚。35至36年,塞琉西亚发生了反对安息帝国的动乱,犹太人再被当地的希腊人阿拉米人驱赶,他们遂逃到泰西封、尼哈迪亚及尼西比斯[106]

 
前19年屋大维统治时期铸造的迪纳厄斯,正面刻有女神费罗尼亚,反面则显示一位安息男子跪下献上在卡雷战役夺得的军标[107]

虽然罗马已经与安息帝国达成和议,但两国仍在暗中较劲。罗马皇帝提庇留(14年-37年在位)牵涉伊比利亚王国法拉斯马尼斯一世的阴谋,他意图暗杀安息帝国的盟友、亚美尼亚国王阿萨息斯[108],使他的兄弟米特里达梯可以登上亚美尼亚的王位,阿尔达班二世未能恢复对亚美尼亚的控制权,激使了一场宫廷政变迫使他逃到锡西厄(Scythia)。罗马人释放了一位安息王子梯里达底三世,让他以罗马盟友的身份登上安息帝国王位。在梯里达底三世逝世之前,阿尔达班二世利用希尔卡尼亚的军队迫使梯里达底三世让出王位[109]。阿尔达班二世在38年逝世,合法继承人瓦尔达内斯一世与他的兄弟戈塔尔泽斯二世爆发了漫长的内战[110]。瓦尔达内斯一世在一次狩猎当中被暗杀,安息贵族要求罗马释放质子米赫尔戴特斯以对抗戈塔尔泽斯二世。埃泽萨总督和阿迪亚波纳的统治者埃沙德斯·巴尔·蒙罗巴斯(Izates bar Monobaz)背叛了米赫尔戴特斯,并把他送到戈塔尔泽斯二世面前发落,戈塔尔泽斯二世免他一死,但割下他的双耳,使他不能继承王位[111]

中国西域都护班超派遣密使甘英出使罗马帝国,甘英路经赫卡通皮洛斯的时候拜见了帕科罗斯二世(Pacorus II)[112],接着西行至波斯湾,当地的安息官员告诉他唯一到达罗马帝国的方法只有海路,而阿拉伯半岛附近的海路艰苦难行[113],甘英于是打消了前往罗马帝国的念头,他返回汉廷向汉和帝转述安息当地人对罗马的叙述[114]。学者威廉·沃森猜测安息人不希望汉朝可以与罗马帝国建立外交关系,特别是班超在塔里木盆地汉匈战争里击败了匈奴之后[112]。不过,中国方面记载了在延熹九年(岁次丙午,166年),有罗马使节(或许只是罗马商人)抵达汉朝首都洛阳,当时的罗马是由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161年-180年在位)执政,而汉朝的帝王是汉桓帝(146年-168年在位)[115]

战争再起与衰退 编辑

 
58年至63年罗马-安息战争首两年军队在亚美尼亚王国的动向,地图列明罗马对亚美尼亚的侵攻及格内斯·多米特斯·科布洛(Gnaeus Domitius Corbulo)攻陷亚美尼亚的详细情况。

伊比利亚王国的法拉斯马尼斯一世令他的儿子拉达米斯特市(Rhadamistus)入侵亚美尼亚并罢黜了罗马的代理君王米特里达梯之后,安息帝国的沃洛吉斯一世(Vologeses I,51年-77年在位)计划扶植梯里达底一世登上亚美尼亚王位[116]。拉达米斯特市最终被夺去权力,安息帝国透过梯里达底一世来掌握亚美尼亚的控制权,最终建立了亚美尼亚阿萨息斯王朝[117],在安息帝国灭亡后,阿萨息斯的血统仍可在亚美尼亚的帝王之中传承下去[118]

55年,安息帝国的瓦尔达内斯二世动乱反抗他的父亲沃洛吉斯一世,沃洛吉斯一世从亚美尼亚撤回军队,罗马试图迅速填补留下来的政权真空[119]。在58年至63年罗马-安息战争里,罗马将军格内斯·多米特斯·科布洛在抗衡安息人上取得了一些胜利,又安插提格兰六世(Tigranes VI)作为代理君王[120]。不过,替代科布洛作战的卢修斯·凯森尼乌斯·派图斯(Lucius Caesennius Paetus)被安息帝国彻底击败,他败逃到亚美尼亚[121]。在达成了和议后,梯里达底一世在63年到访那不勒斯和罗马,当时的罗马帝国皇帝尼禄(54年-68年在位)将皇冕戴在他的头上,为他加冕为亚美尼亚王国国王[122]

此后,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之间保持着一段较长的和平关系,只有罗马史学家记载过奄蔡在72年侵犯安息帝国东部[123]。鉴于奥古斯都和尼禄在对抗安息帝国时采取了较谨慎的军事政策,后来的罗马皇帝却大举入侵安息帝国,沿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试图征服安息帝国的要地新月沃土东部,侵略行为的加剧可以说是罗马军事改革的结果[124]。为了应付安息帝国精锐的投射部队和骑兵,罗马人首先借助了盟友纳巴泰人的帮助,后来又建立了建制的辅助部队以辅助罗马的重装步兵团[125],他们在东部部署了大量弓骑兵及重装骑兵。由于罗马人没有制定出可供识别的大战略,这些侵略没能帮助他们占领了大量土地[126]。这些战争的主要动机只是要争取个人荣誉,君王也试图透过战争来稳固他们的权力,并维护罗马的尊严,因为安息人一直干预著罗马的附庸国[127]。 在100年的阿萨息斯王朝人口达到840万人。

 
建于203年的塞维鲁凯旋门,一位安息士兵(右)头戴弗里吉亚无边便帽,他被描写为一位战俘,被一名罗马人(左)用锁链牵着。

安息帝国的奥斯罗埃斯一世(Osroes I,109年-128年在位)在没有跟罗马帝国磋商的情况下罢黜了亚美尼亚国王梯里达底一世,以帕科罗斯二世的儿子阿西达里斯取代了他的位置,使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再度开战[128]。罗马皇帝图拉真(98年-117年在位)在114年杀害了安息帝国属意的亚美尼亚国王继承人帕塔马西里斯,并将亚美尼亚变成罗马的一个行省[129]。罗马将军卢修斯·库页图斯(Lusius Quietus)攻占了尼西比斯,保障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主要路线的通行[130]。翌年,奥斯罗埃斯一世在东部与沃洛吉斯三世爆发内战,使图拉真在入侵美索不达米亚的时候只有阿迪亚波纳梅赫拉帕斯(Meharaspes)进行抵抗[131]。图拉真在115年至116年的冬季驻军于安条克,静待春季再度开战,他沿幼发拉底河攻陷杜拉-欧罗普斯、泰西封、塞琉西亚,甚至还征服了查拉塞尼王国,他在查拉塞尼还看到有船只离开波斯湾开赴印度的景况[132]

公元116年下半年,图拉真攻陷苏萨,安息帝国的西那特鲁息斯二世(Sanatruces II)在东部召集军队备战,他的远亲帕尔塔马斯帕提斯(Parthamaspates)却杀害了他,图拉真为帕尔塔马斯帕提斯加冕为安息国王[133]。同一时间,这是罗马史上向东扩张至最远的时刻。

当图拉真转向北面的时候,巴比伦尼亚各个村落却群起反抗罗马驻军[134],图拉真被迫在117年撤退,他又亲自指挥了围攻哈特拉的行动[135]。图拉真把这次撤退视为暂时性,他计划在118年再度入侵安息帝国,“使安息帝国臣服的冀望变为事实”[136],但图拉真在117年8月的突然逝世使他的计划无法实现。

在图拉真征讨安息帝国期间,他被元老院授予“帕提亚征服者”的称号,一些显示征服波斯的硬币也被铸造出来[137]。四世纪史学家欧特罗庇厄斯费斯图斯(Festus)称图拉真试图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一个行省[138]

由于罗马帝国的军事资源变得短缺,继承图拉真的罗马皇帝哈德良(117-138年在位)不再入侵美索不达米亚,他重申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以幼发拉底河为边界[139]。受到安息人反抗的帕尔塔马斯帕提斯被迫逃亡,罗马人策封他为奥斯若恩国王。奥斯罗埃斯一世在与沃洛吉斯三世斗争期间逝世,及后由沃洛吉斯四世继位,他的统治时期相对较和平和稳定[140]。不过,他后来入侵亚美尼亚和叙利亚,重夺埃泽萨,使161年至166年罗马-安息战争爆发。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令他的共同统治者维鲁斯守卫叙利亚,另一方面使将军马库斯·斯塔提乌斯·普里斯库斯(Marcus Statius Priscus)在163年入侵亚美尼亚,另一位罗马将军阿维狄乌斯·卡修斯则在164年入侵美索不达米亚[141]

 
公元300年罗马及其附庸国亚美尼亚的形势。

罗马人攻陷了塞琉西亚和泰西封,并把这两座城市焚毁,一些罗马士兵在这个时候染上疫病(可能是天花),罗马军队只好撤退,及后这种瘟疫在罗马帝国大为流行[142],史称安东尼大瘟疫;罗马军队在撤退后仍控制着杜拉-欧罗普斯[143]

197年,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193年—211年在位)入侵沃洛吉斯五世(191年—208年在位)统治的美索不达米亚,罗马人再次沿幼发拉底河攻占塞琉西亚和泰西封,塞维鲁在得到“最伟大的帕提亚征服者”的称号后便在198年末回师,他就像图拉真一样未能攻陷哈特拉[144]

沃洛吉斯六世(208年—222年在位)登上王位不久后的212年,他的弟弟阿尔达班四世发动叛乱,并占据了帝国大部分的领土[145]。同时,罗马皇帝卡拉卡拉(211-217年在位)罢黜了奥斯若恩和亚美尼亚国王,在这两个地区建立行省,他又以能迎娶阿尔达班四世的女儿为借口,起兵攻打美索不达米亚,征服了底格里斯河以东的艾比尔

 
位于洛斯达姆萨珊王朝雕刻,显示阿尔达希尔一世接受授权。

卡拉卡拉在领军开赴卡雷途中遭部下剌杀[145],安息人与新任的罗马皇帝马克里努斯达成共识,罗马人向安息帝国支付超过2亿迪纳厄斯,并额外赠送一些礼品[146]

不过,内部斗争及长期与罗马的战事削弱了安息帝国,安息帝国很快便被萨珊王朝取代。波西斯(今伊朗法尔斯省)的统治者阿尔达希尔一世不接受安息帝国的统治,并征服周边地区[147]。他在224年4月28日于伊斯法罕附近遭遇阿尔达班四世,阿尔达希尔一世击败了阿尔达班四世,并建立了萨珊王朝[147]。不过,有证据显示在228年,沃洛吉斯六世仍在塞琉西亚铸造硬币[148]

萨珊人取代了安息人作为罗马的敌人,他们在霍斯劳二世(590年-628年在位)统治时期短暂征服了东罗马帝国的黎凡特、安那托利亚及埃及,尝试恢复阿契美尼德王朝全盛时期的疆域[149],但在阿拉伯人大举进犯之前,这些地区被罗马最后一任奥古斯都希拉克略重新收复。

本地和外来的资料来源 编辑

尼尼微一处墓地发现的一批属于安息帝国时代的金器。

当地和外国的文献及非文字性质的手工艺品都被用来重塑安息帝国的历史[150]。虽然安息帝国的宫廷保留着一些文献,但安息人并没有正式研究历史,伊朗最早的通史众神之书》(Khwaday-Namag)要到萨珊王朝最后一位君王伊嗣俟三世(632年-651年在位)统治时期才编纂完成[151]。安息帝国的相关文献几乎没有,而关于这个时期的文献较伊朗其他时期都要少[152]。希腊、安息及亚拉姆的文字都被记载在大部分安息帝国的书面文献里[153]。书写安息语要使用一种独特的字体,这种字体由阿契美尼德王朝宫廷采用的字体发展而来,后来更发展成巴列维字母[154]

每位君王发行的合金德拉克马硬币是最有价值用来重组准确年表的当地资料[155]。据史学家杰奥·维登格伦所说,这些硬币代表着“非文字性质至文字性质遗产的转变”[156]。在巴比伦尼亚发现的楔形文字天文写简及版本记录是其他用来重组年表的原始资料[157],书面上的资料包括有石刻羊皮纸纸莎草陶器碎片[156]。举例来说,在安息帝国早期的首都、位于土库曼斯坦的尼萨发现的大量陶器碎片记载了如酒等货物的销售和存货记录[158]。与在杜拉-欧罗普斯等地发现的羊皮纸一样,这些资料提供了安息帝国政府行政的讯息,诸如税务、军事及地区管理[159]

 
安息金项链,公元2世纪,存于伊朗雷扎阿巴西博物馆。
 
保存在伊朗国家博物馆的陶器油灯

大部分的安息帝国历史都是经由希腊拉丁历史而得知,但由于这些历史是以敌人和敌国的观点而撰写,所以并不是完全可信[160]。这些外来的资料主要关注军事和政治事件,而忽略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历史[161]。罗马人常常将安息人描述为好勇的战士,同时又形容他们是文雅之士。罗马的烹调书籍《阿比鸠斯》(Apicius)收录了安息人的菜式,对他们的菜肴给予了肯定[162]阿提米塔的阿波罗多罗斯阿利安撰写安息帝国的历史,他们的著作现已佚失,只在其他史著里被引用部分内容[163]。生活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的卡剌克斯的伊西多尔可能根据安息帝国政府的调查而提供了安息各地的相关描述[164]查士丁斯特拉波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普鲁塔克卡西乌斯·狄奥阿庇安弗拉维奥·约瑟夫斯老普林尼赫罗狄安的史著都包含安息帝国人物和事件的历史[165]

透过中国历史传统也可以推断出安息帝国的历史[166]。与希腊和罗马的史着相比,中国史著在描述安息帝国的时候保持较中立的观点[167],但中国编年史家从旧作搬字过纸的习惯使建立历史事件的序列变得困难[168]。中国人所称呼的“安息”大抵是安息帝国城市梅尔夫的希腊语转译[169],也可能是帝国创建者阿尔沙克的音译[170]。有记载安息帝国历史的著作包括司马迁的《史记》、班超班固班昭的《汉书》及范晔的《后汉书[171]。这些著作提供了游牧民族迁徙、萨克人入侵安息帝国及具有价值的政治和地理资讯[166],例如《汉书》第123章叙述米特里达梯二世向汉朝派遣使节和送赠异国事物的情况,赠品包括帕提亚生长的农作物、葡萄酒[172]。《汉书》又描述安息人“在皮革条子上平行书写”以作记录,那些皮革条子就是羊皮纸[173]

政府与行政 编辑

中央权力与半自治君王 编辑

 
埃利迈斯王国(今胡齐斯坦省)国王卡姆那斯基里斯三世及皇后安萨兹在公元前一世纪发行的硬币。

与较早期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比较,安息帝国政府以权力分散见称[174]。当地的历史文献指出中央政府监管地区的形式与塞琉古帝国相似,两者都对地区官员实施三重划分,安息帝国将之划分为马兹班、萨特拉庇及迪兹帕特,相当于塞琉古帝国的总督级单位[175]老普林尼在《自然史·第六章》中记载安息帝国有有18个附属王国,其中11个为高地王国、7个为低地王国[176]。包含多个次级的半自治王国,包括高加索伊比利亚王国亚美尼亚阿特罗帕特尼王国科尔多内(Corduene)、阿迪亚波纳埃泽萨哈特拉查拉塞尼王国埃利迈斯王国波西斯[177]。这些地区的君王各自管理他们的领土,他们铸造的硬币与皇室铸造的硬币不同[178]。根据布罗修斯所述,安息帝国的城邦与阿契美尼德王朝相似,地处偏远的总督享有自治地位,但他们“承认安息帝王的主权,并向中央缴纳贡金及提供军事援助”[179]。不过,安息帝国时期的总督所管辖的地区较少,其声望和影响力都不如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总督[180],而在塞琉古帝国时期的半自治地区或王朝违抗中央政府已成司空见惯,这种情形在安息帝国晚期也时有发生[181]

贵族 编辑

 
埃利迈斯王国圣殿的铜像,铜像可能是用以表现苏雷纳。现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

安息帝国政府由万王之王(安息君王)领导,万王之王维持多配偶制,长子通常会成为继承人[182]。安息帝国的君王会迎娶他们的侄女,甚至是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姐妹,这一点与埃及的托勒密王国相似。穆萨皇后下嫁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182]。布罗修斯节录了一封阿尔达班二世在公元21年写于希腊的信件,收件人是苏萨的管治者,信件中提及到护卫、司库等具体的官职,也证明“君王可以以个人的名义干预地区的裁决及高官的任命,并可以检视个案。如果他认为这是恰当,他可以更改地方作出的裁决”[183]

萨珊王朝第一位君王阿尔达希尔一世统治时采用的贵族世袭职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安息帝国时期已采用这些职衔[184]。安息贵族区分为三等,最高级的贵族是各地的君王,地位仅次于安息君王。第二等贵族是万王之王的姻亲,而最低等的贵族是地区部落的首领[185]

到公元一世纪,安息贵族对于王位继承和废黜的事务上发挥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力[186],当中一些贵族作为君王的顾问和祭司[187]。在萨珊王朝初期的各个安息贵族部落当中,只有两个家族被明确地记载在安息的文献里,他们是苏伦家族克伦家族[188]。史学家普卢塔克称每当新王加冕之时,苏伦家族的成员被赋予特权为新王加冕[189]

军事 编辑

 
位于伊朗东阿塞拜疆省查哈克城堡墙身上安息帝国时期的灰泥浮雕,显示一名步兵。

安息帝国没有常备军,但帝国在面对地区性的危机时可以快速召集兵力[190]。君王个人拥有一支由贵族、农奴雇佣兵组成的常备卫队,但其规模不大[191],驻军也是常驻在边境的要塞里。一些安息铭文显示这些驻军的指挥官被授予军衔[191]。军队也被用作表示外交姿态,例如《史记》记载中国使节在公元前二世纪末到访安息帝国,20000名安息骑兵被派往东面边境为使节开路,骑兵的数量可能被夸大了[192]

安息帝国军队的主力是铁甲骑兵,铁甲骑兵的人马都身披锁子甲[193],配备长矛的铁甲骑兵用以冲击敌人的阵线,另外还配备弓箭[194]。铁甲骑兵的装备价值不菲,他们来自贵族阶级,以换取他们在地方上的自治权[195]。轻装骑兵是从平民当中招募,充当弓骑兵,他们穿着普通的外衣和裤子作战[193],弓骑兵使用复合弓,可以在面对和背对敌人的情况下射击,这就是著名的“安息回马箭[196]。重装和轻装骑兵的配合作战在卡雷战役里起著决定性的作用,安息人在以少胜多的情况下击败了克拉苏的军队。在骑兵冲锋过后,由征召兵雇佣兵组成的轻装步兵负责支解敌军[197]

安息帝国的总人口和军队数量都无从得知,但是从一些以往是安息帝国城区发现的考古证据发现这些聚居地可以承担大量人口[198],因此估计安息帝国的人力资源丰富,巴比伦尼亚等大量人口聚居的地区对罗马人很有吸引力[198]

货币 编辑

银制的希腊德拉克马四德拉克马是流通于整个安息帝国的货币[199][200],安息帝国在赫卡通皮洛斯、塞琉西亚及埃克巴坦那都设有皇室造币厂[40],尼萨也可能设有一所造币厂[24]。从立国开始到衰亡,安息帝国生产的德拉克马的重量大多在3.5克至4.2克之间[201]。安息帝国出产的第一种四德拉克马是在米特拉达梯一世征服美索不达米亚后铸造的,而且全部都在塞琉西亚铸造,重约16克[202]

社会及文化 编辑

希腊文化与伊朗复兴 编辑

 
夫人宫展示的安息骑兵。

希腊化时代,塞琉古人的希腊文化已广受近东民众接纳,而安息帝国时期却见证了宗教、艺术甚至服饰上的伊朗文化复兴[203]。安息君王们意识到他们的祖先与希腊人和波斯人相关,他们坚称自己是“亲希腊”(Philhellenism)[204]。到阿尔达班二世统治时期为止,安息帝国的硬币上都印有“亲希腊”一词[205],而不再使用这个词汇也意味着伊朗文化已在波斯复兴[206]。沃洛吉斯一世是第一位在铸币上添加安息字母语言的君王,这些字母和语言还伴随着如今已难以辨认的希腊文字一起出现[207]。不过,伊朗文化复兴并没有影响硬币上的希腊字母,这些字母一直延续使用到帝国衰亡[208]

 
源于公元一世纪或二世纪的安息帝国陶制人面喷水器。

希腊的文化影响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在安息帝国,有证据显示安息人喜爱古希腊戏剧。当克拉苏的首级被送到奥罗德斯一世面前的时候,他与亚美尼亚国王阿尔塔瓦斯德斯二世正在欣赏欧里庇得斯的剧作《酒神的女祭司们》(The Bacchae),演出人决定使用克拉苏严重损伤的头颅替代彭透斯(Pentheus)的道具[209]

阿尔沙克一世的硬币上可见他身穿与阿契美尼德王朝总督相似的服饰。据沙赫巴齐所述,阿尔沙克一世的硬币“刻意背离塞琉古帝国的硬币,以强调他的民族主义及皇室志向,他自称为卡尔内,这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最高将军的称号,如小居鲁士”[210]。安息人跟随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传统,把历任安息君王的石雕都刻在贝希斯敦山(Mount Behistun),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86年在位)也在该处刻上铭文[211]。另外,安息人以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公元前404年-公元前358年在位)家族后裔自居,以提升他们统治曾经是阿契美尼德王朝领土的合法性,成为古伊朗“光荣帝王们的合法继承人”[212]。阿尔达班三名的一名儿子取名为大流士,以取得居鲁士二世的继承权[210]。根据卢科宁所述,安息君王会为自己取上传统的祅教名字,有些名字是来自《波斯古经》里的英雄人物[213]。安息人采用巴比伦尼亚历法,并借用阿契美尼德王朝伊朗历的名称,以取代塞琉古人所用的古马其顿历法[214]

宗教 编辑

 
位于伊朗胡齐斯坦省、源自公元二世纪的安息帝国许愿浮雕。

安息帝国由不同成分的政治和文化所组成,其宗教信仰和体制繁多,当中以希腊伊朗教派最为盛行[215]。除了少数的犹太人基督徒之外[216][217],大多数波斯人是信奉多神教[218]。希腊和伊朗的神祇时常混杂在一起,例如宙斯相当于阿胡拉·马兹达哈底斯相当于安格拉·曼纽阿芙罗黛蒂希拉相当于阿娜希塔阿波罗相当于密特拉赫耳墨斯相当于沙马什[219]。除了这些主要的神灵,每个民族和城市都有各自的神祇[218]。安息君王与塞琉古帝国的统治者一样自视为神[220],这种君主崇拜最为普遍[221]

安息人对祆教的崇拜程度仍是现代学术界争论的问题[222]。血祭伊朗神祇对于安息帝国的祆教信奉者大概是不可接受的[215],但是有证据表示沃洛吉斯一世鼓励祆教的麻葛进入宫廷,并资助祆教文献的著作,促成了日后的《波斯古经[223]。祆教在后来更成为了萨珊王朝的国教[224]

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在公元229年之前都没有透露他的宗教神示,但是比瓦尔认为他的新宗教信仰包含“曼达教信仰的元素、伊朗的宇宙进化论甚至是基督教的回响……这反映出安息帝国晚期宗教信条的结合,萨珊人的正统祅教很快便把它们扫地出门”[225]

现时缺乏考古证据证明佛教贵霜帝国传入伊朗[226],但是一些中国的来源表示一名叫安世高的安息贵族及僧人远赴中国汉朝的洛阳,将多部佛经翻译成中文[227]

艺术与建筑 编辑

 
伊朗哈特拉一处古迹的入口,可见建于约公元50年筒形拱顶设计的穹顶门廊

安息艺术可区分为三个区域:安息正统艺术、伊朗高原艺术及安息美索不达米亚艺术[228]。安息正统艺术主要在尼萨一带,结合了希腊和伊朗的艺术元素及阿契美尼德王朝和塞琉古传统[228]。伊朗高原艺术与阿契美尼德王朝艺术相通,位于贝希斯敦山米特里达梯二世接受授权的浮雕便是一例[229]。安息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在安息帝国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后才渐渐出现[229]

安息帝国时期常见的基本图案包括皇室狩猎的情景和历代君王的授权情况[230],也会结合地方统治者的肖像使用[228]。石雕、湿壁画涂鸦都是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段[228]。灰泥墙上会使用几何图案和格式化的植物图案[229]。两名骑兵以长矛对战的图案在萨珊王朝时期盛行,这种图案最早出现在贝希斯敦山的安息帝国浮雕上[231]

安息人偏好肖像画,而且强调肖像正面,人物的油画、雕像及硬币上的浮雕都是面向前方,而不是展示侧面[232]。虽然正面肖像画在安息帝国时代已经是过时的艺术技巧,但是考古学家丹尼尔·施伦贝格尔(Daniel Schlumberger)却指出了安息正面肖像画的创新之处[233]

 
杜拉-欧罗普斯犹太教堂里的壁画展示了《以斯帖记》的一个场景,源于公元245年,柯蒂斯和施伦贝格尔形容这是“安息正面肖像”的范例[234][235]

萨珊王朝所带来的文化和政治转变令安息艺术对正面肖像的独特利用遭到抛弃[236]。不过,罗马帝国在165年攻占杜拉-欧罗普斯以后,杜拉-欧罗普斯对安息正面肖像的应用仍然盛行,三世纪初一所当地用作供奉帕尔米瑞拉神祇及当地太阳神的杜拉-欧罗普斯犹太教堂里的壁画便是范例[237]

安息建筑揉合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希腊建筑的元素,但是仍保持其独特性。尼萨的建筑可以表明它的建筑风格[238],尼萨的圆亭与希腊的宫廷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内部的方形空间采用圆形和拱顶的设计[238]。不过,包括大理石像及象牙角状杯上的雕刻在内的尼萨艺术作品无疑受到希腊艺术的影响[239]

穹顶门廊是安息建筑的特征,大殿由拱门或筒形穹顶支援,打通一侧[240]。筒形穹顶的利用取代了希腊的圆柱来支撑天花[229]。穹顶门廊其实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便知名,更早的穹顶门廊规模较小和较隐蔽,规模巨大的穹顶门廊是安息人首先建造的[240]。安息帝国最早的筒形穹顶位于塞琉西亚,在约公元一世纪建成。一些规模宏大的穹顶门廊在哈特拉的古殿当中较常见[241],这些穹顶门廊可能就是安息帝国穹顶门廊的雏形,最大的穹顶门廊礅距达15米(50英尺)[242]

衣着服饰 编辑

 
一个年轻的巴尔米拉人穿着上好的安息裤子,这个石像是源自公元三世纪初巴尔米拉的一个

在埃利迈斯沙米发现的著名安息贵族铜像可以作为例子说明安息人的骑马装束。那个高1.9米的石像身穿V形上衣、以腰带束紧的V形束腰外衣、以吊袜带固定的宽松折叠裤子,在整理过的短发上戴上王冕或头箍[243]。在前1世纪中,安息硬币上的雕刻常见这种装束[206]

伊拉克西北哈拉特挖掘出来的雕刻品是受到安息衣着服饰激发的例子,竖立的雕像展示出典型的安息衬衫、裤子及饰物[244]。哈拉特的贵族人物也接纳了安息宫廷贵族的短发、头巾及束腰外衣的装束[241]。硬币上的图像显示安息君王也会穿着裤套装[245],安息帝国的裤套装与安息正面肖像的艺术一同授到巴尔米拉和叙利亚[246]

安息帝国的雕刻品描述富有的女子在穿着的裙子上盖上长袖长袍,戴上颈项、耳饰及以珠宝修饰的头巾[247],折叠裙子由单肩上的饰针固定[241],她们的面纱垂挂在头巾后面[241]

从安息帝国的硬币上可见,安息君王穿戴的头巾会随着时间而转变。最早的安息帝国硬币显示统治者头戴拉下了帽边的软帽子,称为风帽连防寒头巾[248],这可能是从阿契美尼德王朝总督所戴的头巾及贝希斯敦和波斯波利斯的浮雕上展示的尖帽演变而成的[249]。米特里达梯一世最早的硬币显示他头戴软帽子,但是后来的硬币却见他戴上了希腊的王冕[250]。米特里达梯二世是第一位在硬币上展示头戴饰有珠宝和珍珠的安息三重冕的君王,他所穿戴的头巾受到安息帝国晚期和萨珊王朝君王的欢迎[251]

文学 编辑

在安息帝国统治时期,宫廷的吟游诗人伴随着音乐朗诵诗词式的口承文学,但是这些诗词并没有流传到萨珊王朝[252]。事实上,在经历了多个世纪以来,现今没有任何安息语的文学原作存在[253]。虽然时代相去甚远,但是凯扬王朝的爱情故事《维斯与朗明》 (Vis and Rāmin)和史诗相信是安息帝国时代口承文学文集的一部分[254]。虽然安息文学没有在书面上体现出来,但有证据显示安息人认可和重视成文的希腊文学[255]

君主列表 编辑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阿尔沙克一世 前247年-前217年
阿尔沙克二世 前217年-前191年
弗里阿帕提乌斯 前191年-前176年
弗拉特斯一世 前176年-前171年
米特里达梯一世 前171年-前132年
弗拉特斯二世 前132年-前127年
阿尔达班一世 前127年-前124年
米特里达梯二世 前124年-前91年
戈塔尔泽斯一世英语Gotarzes I 前91年-前87/80年
米特里达梯三世英语Mithridates III of Parthia 前87年-前80年 §
奥罗德斯一世 前80年-前75年
萨纳特鲁斯 前75年-前69年
弗拉特斯三世 前69年-前57年
米特里达梯四世 前57年-前54年
奥罗德斯二世 前57年-前38年
弗拉特斯四世 前37年-前2年
梯里达底二世英语Tiridates II of Parthia 前32年 §
穆萨 公元前2年-公元4年 共治者
弗拉特斯五世 公元前2年-公元4年 共治者
奥罗德斯三世英语Orodes III of Parthia 4年-6年
沃诺奈斯一世 6年-12年
阿尔达班二世 12年-35年
梯里达底三世 35年-36年
阿尔达班二世 36年-38/41年 复位
瓦尔达内斯一世英语Vardanes I 40年-46年
戈塔尔泽斯二世英语Gotarzes II of Parthia 40年-51年
美赫尔达特斯英语Meherdates 49年-51年 §
沃诺奈斯二世 51年
沃洛吉斯一世 51年-78年
瓦尔达内斯二世英语Vardanes II 55年-58年 §
帕科罗斯二世 78年-110年
沃洛吉斯二世英语Vologases II of Parthia 78年-80年 §
阿尔达班三世 79年-81年 §
奥斯罗埃斯一世英语Osroes I 109年-129年 §
沃洛吉斯三世 110年-147年
帕尔塔马斯帕提斯英语Parthamaspates of Parthia 116年-117年 §
萨纳特鲁斯二世英语Sinatruces II of Parthia 116年 §
米特里达梯五世英语Mithridates V of Parthia 129年-140年 §
沃洛吉斯四世 147年-191年
奥斯罗埃斯二世英语Osroes II 191年 §
沃洛吉斯五世 191年-208年
沃洛吉斯六世 208年-228年
阿尔达班四世 213年-224年

§:篡夺者或竞争对手

图例
蓝色
安息帝国王中之王
黄色
安息帝国国王
绿色
安息帝国国王(争位者)
弗里阿帕提斯
Phriapites
安息帝国国王
阿尔沙克一世
不明
安息帝国国王
阿尔沙克二世
不明
安息帝国国王
弗里阿帕
提乌斯
安息帝国国王
弗拉特斯一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米特里达梯
一世
安息帝国国王
阿尔达班一世
安息帝国公主
罗多古娜
安息帝国国王
弗拉特斯二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米特里达梯
二世
安息帝国国王
(争位者)

米特里达梯
三世
英语Mithridates III of Parthia
安息帝国国王
戈达斯一世
安息帝国国王
奥罗德斯一世
图例
白色
安息帝国君主
蓝色
安息帝国公主/驸马
绿色
安息帝国君主/王子(争位者)
黄色
其他王国国王(安息帝国王子)
紫色
安息帝国王子(共治者)
红色
其他王国国王(非安息帝国王子;仅)
安息帝国国王
萨纳特鲁斯
亚美尼亚
王国
国王

提格兰二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弗拉特斯三世
索菲尼
王国
国王
亚美尼亚
王国
王子

小提格兰英语Tigranes the Younger
佚名公主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米特里达梯
四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奥罗德斯二世
安息帝国王子
(共治者)

帕科罗斯一世英语Pacorus I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弗拉特斯四世
安息帝国
女王中之女王

穆萨
大益人王子佚名公主安息帝国王子
(争位者)

弗拉特斯英语Phraates (son of Phraates IV)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亚美尼亚
王国
国王

沃诺奈斯一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弗拉特斯五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阿特罗帕特尼
王国
国王

阿尔达班二世
安息帝国国王
阿特罗帕特尼
王国
国王

沃诺奈斯二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争位者)

美赫尔达特斯英语Meherdates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瓦尔丹一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戈塔尔泽斯
二世
英语Gotarzes II of Parthia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沃洛吉斯一世
阿特罗帕特尼
王国
国王

帕科罗斯英语Pacorus of Media Atropatene
亚美尼亚
王国
国王

梯里达底一世英语Tiridates I of Armenia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争位者)

阿尔达班三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争位者)

沃洛吉斯二世英语Vologases II of Parthia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帕科罗斯二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争位者)

瓦尔丹二世英语Vardanes II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沃洛吉斯三世
亚美尼亚
王国
国王

阿克西达瑞斯英语Axidares of Armenia
亚美尼亚
王国
国王

帕尔塔马
西里斯
英语Parthamasiris of Armenia
卡剌肯涅
王国
国王

米里达梯英语Meredates of Characene
图例
白色
安息帝国王中之王
绿色
安息帝国王中之王(争位者)
蓝色
亚美尼亚王国国王(仅)
黄色
高加索伊比利亚王国国王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争位者)

米特里达梯
五世
英语Mithridates V of Parthia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争位者)

奥斯罗埃斯
一世
英语Osroes I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争位者)

萨纳特鲁斯
二世
英语Sinatruces II of Parthia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沃洛吉斯四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争位者)

帕尔塔马斯
帕提斯
英语Parthamaspates of Parthia
亚美尼亚
王国国王

帕科罗斯英语Pacorus of Armenia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沃洛吉斯五世
亚美尼亚
王国国王
沃洛吉斯二世
高加索伊比利亚
王国国王

勒夫一世英语Rev I of Iberia
亚美尼亚
王国国王

霍斯罗夫一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沃洛吉斯六世
安息帝国
王中之王

阿尔达班四世
高加索
伊比利亚
阿萨希德王朝
亚美尼亚
阿萨希德王朝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Sheldon 2010,第231页
  2. ^ Waters 1974,第424页
  3. ^ Brosius 2006,第84页
  4. ^ Bickerman 1983,第6页
  5. ^ Curtis & Stewart 2007,第12页
  6. ^ Lockard 2010,第172页
  7. ^ Mommsen & Dickson 1887,第88页
  8. ^ Nigosian 1993,第31页
  9. ^ Yarshater 1993,第483页
  10. ^ Brent 2009,第86页
  11. ^ Jones 2011,第125页
  12. ^ Bunson 2002,第47页
  13. ^ Yarshater 1993,第1261-1283页
  14. ^ Katouzian 2010,第41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7页Brosius 2006,第83-84页
  15. ^ Bivar 1983,第24页Brosius 2006,第84页
  16. ^ Bivar 1983,第24-27页Brosius 2006,第83-84页
  17. ^ Curtis & Stewart 2007,第7-8页Brosius 2006,第83-84页
  18. ^ Bivar 1983,第28-29页
  19. ^ 19.0 19.1 Curtis & Stewart 2007,第7页
  20. ^ 20.0 20.1 20.2 Katouzian 2010,第41页
  21. ^ Garthwaite 2005,第67页
  22. ^ 22.0 22.1 Brosius 2006,第85页
  23. ^ Bivar 1983,第29-31页
  24. ^ 24.0 24.1 Curtis & Stewart 2007,第8页
  25. ^ 25.0 25.1 Brosius 2006,第86页
  26. ^ Bivar 1983,第36页
  27. ^ Bivar 1983,第98-99页
  28. ^ Ashrafian 2011,第557页
  29. ^ Brosius 2006,第85-86页
  30. ^ Bivar 1983,第29页Brosius 2006,第86页Kennedy 1996,第74页
  31. ^ Bivar 1983,第29-31页Brosius 2006,第86页
  32. ^ Bivar 1983,第31页
  33. ^ Bivar 1983,第33页Brosius 2006,第86页
  34. ^ Curtis & Stewart 2007,第10-11页Bivar 1983,第33页Garthwaite 2005,第76页
  35. ^ Curtis & Stewart 2007,第10-11页Brosius 2006,第86-87页Bivar 1983,第34页Garthwaite 2005,第76页
  36. ^ Garthwaite 2005,第76页Bivar 1983,第35页
  37. ^ Brosius 2006,第103、110-113页
  38. ^ Kennedy 1996,第73页Garthwaite 2005,第77页
  39. ^ Garthwaite 2005,第77页Bivar 1983,第38-39页
  40. ^ 40.0 40.1 Brosius 2006,第103页
  41. ^ Bivar 1983,第34页
  42. ^ Brosius 2006,第89页Bivar 1983,第35页
  43. ^ Bivar 1983,第36-37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1页
  44. ^ Garthwaite 2005,第76-77页Bivar 1983,第36-37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1页
  45. ^ Bivar 1983,第37-38页Garthwaite 2005,第77页Brosius 2006,第90页Katouzian 2009,第41-42页
  46. ^ Torday 1997,第80-81页
  47. ^ Garthwaite 2005,第76页Bivar 1983,第36-37页Brosius 2006,第89、91页
  48. ^ Brosius 2006,第89页
  49. ^ Bivar 1983,第38页Garthwaite 2005,第77页
  50. ^ Bivar 1983,第38-39页Garthwaite 2005,第77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1页Katouzian 2009,第42页
  51. ^ Bivar 1983,第38-39页
  52. ^ Bivar 1983,第40-41页Katouzian 2009,第42页
  53. ^ Garthwaite 2005,第78页
  54. ^ Bivar 1983,第40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1-12页Brosius 2006,第90页
  55. ^ Curtis & Stewart 2007,第11-12页
  56. ^ Brosius 2006,第91-92页Bivar 1983,第40-41页
  57. ^ 57.0 57.1 Bivar 2007,第26页
  58. ^ Bivar 1983,第41页
  59. ^ Brosius 2006,第90-91页Watson 1983,第540-542页Garthwaite 2005,第77-78页
  60. ^ Garthwaite 2005,第78页Brosius 2006,第122-123页
  61. ^ Brosius 2006,第123-125页
  62. ^ Wang 2007,第100-101页
  63. ^ Kurz 1983,第560页
  64. ^ Ebrey 1999,第70页
  65. ^ Brosius 2006,第92页
  66. ^ Kennedy 1996,第73-78页Brosius 2006,第91页Sheldon 2010,第12-16页
  67. ^ 67.0 67.1 Kennedy 1996,第77-78页
  68. ^ Bivar 1983,第41-44页Garthwaite 2005,第78页
  69. ^ Brosius 2006,第91-92页
  70. ^ Bivar 1983,第44-45页
  71. ^ Bivar 1983,第45-46页Brosius 2006,第94页
  72. ^ Bivar 1983,第48-49页Katouzian 2009,第42-43页
  73. ^ Bivar 1983,第48-49页Brosius 2006,第94-95页
  74. ^ Bivar 1983,第49页
  75. ^ Bivar 1983,第49-50页Katouzian 2009,第42-43页
  76. ^ Bivar 1983,第55-56页Garthwaite 2005,第79页
  77. ^ Bivar 1983,第52-55页
  78. ^ Bivar 1983,第52页
  79. ^ Bivar 1983,第52-55页Brosius 2006,第94-95页Garthwaite 2005,第78-79页
  80. ^ Katouzian 2010,第42-43页Garthwaite 2005,第79页Bivar 1983,第52-55页Brosius 2006,第96页
  81. ^ Bivar 1983,第52-55页Brosius 2006,第96页
  82. ^ Kennedy 1996,第80页
  83. ^ Kennedy 1996,第78-79页Bivar 1983,第56页
  84. ^ Bivar 1983,第56-57页Strugnell 2006,第243页
  85. ^ 85.0 85.1 85.2 Bivar 1983,第57页Strugnell 2006,第244页Kennedy 1996,第80页
  86. ^ Syme 1939,第214-217页
  87. ^ Bivar 1983,第57页
  88. ^ Bivar 1983,第57-58页Strugnell 2006,第239、245页Brosius 2006,第96页Kennedy 1996,第80页
  89. ^ Bivar 1983,第58页Brosius 2006,第96页Kennedy 1996,第80-81页Strugnell 2006,第239、245-245页
  90. ^ Garthwaite 2005,第79页
  91. ^ Bivar 1983,第58-59页Kennedy 1996,第81页
  92. ^ Bivar 1983,第58-59页
  93. ^ Bivar 1983,第60-63页Garthwaite 2005,第80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3页Kennedy 1996,第81页
  94. ^ Bivar 1983,第64-65页
  95. ^ Redgate 2000,第78页
  96. ^ Bivar 1983,第65-66页
  97. ^ Garthwaite 2005,第80页Strugnell 2006,第251-252页
  98. ^ Bivar 1983,第66-67页
  99. ^ Brosius 2006,第96-97、136-137页Bivar 1983,第66-67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2-13页
  100. ^ Bivar 1983,第67页Brosius 2006,第96-99页
  101. ^ Bivar 1983,第68页Brosius 2006,第97-99页Garthwaite 2005,第80页
  102. ^ Bivar 1983,第68-69页Brosius 2006,第67-99页
  103. ^ Bivar 1983,第69-71页
  104. ^ Bivar 1983,第71页
  105. ^ Bivar 1983,第71-72页
  106. ^ Bivar 1983,第72-73页
  107. ^ Brosius 2006,第137-138页
  108. ^ Bivar 1983,第73页
  109. ^ Bivar 1983,第73-74页
  110. ^ Bivar 1983,第75-76页
  111. ^ Bivar 1983,第76-78页
  112. ^ 112.0 112.1 Watson 1983,第543-544页
  113. ^ Watson 1983,第543-544页Yü 1986,第460-461页de Crespigny 2007,第239-240页Wang 2007,第101页
  114. ^ Wood 2002,第46-47页Morton & Lewis 2005,第59页
  115. ^ Yü 1986,第460-461页de Crespigny 2007,第600页
  116. ^ Bivar 1983,第79页
  117. ^ Bivar 1983,第79-81页Kennedy 1996,第81页
  118. ^ Garthwaite 2005,第82页Bivar 1983,第79-81页
  119. ^ Bivar 1983,第81页
  120. ^ Bivar 1983,第81-85页
  121. ^ Bivar 1983,第83-85页
  122. ^ Brosius 2006,第99-100页Bivar 1983,第85页
  123. ^ Bivar 1983,第86页
  124. ^ Kennedy 1996,第67、87-88页
  125. ^ Kennedy 1996,第87页
  126. ^ Sheldon 2010,第231-232页
  127. ^ Sheldon 2010,第9-10、231-235页
  128. ^ Bivar 1983,第86-87页
  129. ^ Bivar 1983,第88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3页Lightfoot 1990,第117页
  130. ^ Lightfoot 1990,第117-118页Bivar 1983,第90-91页
  131. ^ Bivar 1983,第88-89页
  132. ^ Bivar 1983,第88-90页Garthwaite 2005,第81页Lightfoot 1990,第120页Katouzian 2010,第44页
  133. ^ Bivar 1983,第90-91页
  134. ^ Lightfoot 1990,第120页Bivar 1983,第90-91页
  135. ^ Bivar 1983,第91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3页Garthwaite 2005,第81页
  136. ^ Mommsen 2004,第69页
  137. ^ Bivar 1983,第90-91页Brosius 2006,第137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3页
  138. ^ Lightfoot 1990,第120-124页
  139. ^ Brosius 2006,第100页Lightfoot 1990,第115页Garthwaite 2005,第81页Bivar 1983,第91页
  140. ^ Bivar 1983,第92-93页
  141. ^ Bivar 1983,第93页
  142. ^ Brosius 2006,第100页Bivar 1983,第93-94页
  143. ^ Curtis & Stewart 2007,第13页Bivar 1983,第93-94页
  144. ^ Brosius 2006,第100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3页Bivar 1983,第94页Katouzian 2010,第44页
  145. ^ 145.0 145.1 Bivar 1983,第94-95页
  146. ^ Brosius 2006,第100-101页Katouzian 2010,第44页
  147. ^ 147.0 147.1 Brosius 2006,第100-101页Bivar 1983,第95-96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4页Katouzian 2010,第44页
  148. ^ Bivar 1983,第95-96页
  149. ^ Frye 1983,第173-174页
  150. ^ Widengren 1983,第1261-1262页
  151. ^ Yarshater 1983,第359页
  152. ^ Widengren 1983,第1261页
  153. ^ Garthwaite 2005,第75-76页
  154. ^ Boyce 1983,第1151-1152页
  155. ^ Garthwaite 2005,第76页Widengren 1983,第1262页Brosius 2006,第79-80页
  156. ^ 156.0 156.1 Widengren 1983,第1262页
  157. ^ Widengren 1983,第1265页
  158. ^ Garthwaite 2005,第75-76页Widengren 1983,第1263页Brosius 2006,第118-119页
  159. ^ Widengren 1983,第1263页Brosius 2006,第118-119页
  160. ^ Garthwaite 2005,第67、75页Bivar 1983,第22页
  161. ^ Garthwaite 2005,第75页Bivar 1983,第80-81页
  162. ^ Kurz 1983,第564页
  163. ^ Widengren 1983,第1261、1264页
  164. ^ Widengren 1983,第1264页
  165. ^ Widengren 1983,第1265-1266页
  166. ^ 166.0 166.1 Widengren 1983,第1265、1267页
  167. ^ Brosius 2006,第80页Posch 1998,第363页
  168. ^ Posch 1998,第358页
  169. ^ Watson 1983,第541-542页
  170. ^ Wang 2007,第90页
  171. ^ Wang 2007,第88页
  172. ^ Wang 2007Brosius 2006,第90-91、122页
  173. ^ Brosius 2006,第118页Wang 2007,第90页
  174. ^ Garthwaite 2005,第67-68页
  175. ^ Widengren 1983,第1263页
  176. ^ 《自然史·第六章》. [2011-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3) (拉丁语). 
  177. ^ Lukonin 1983,第701页
  178. ^ Lukonin 1983,第701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9-21页
  179. ^ Brosius 2006,第113-114页
  180. ^ Brosius 2006,第115-116页
  181. ^ Brosius 2006,第114-115页
  182. ^ 182.0 182.1 Brosius 2006,第103-104页
  183. ^ Brosius 2006,第119页
  184. ^ Lukonin 1983,第699-700页
  185. ^ Lukonin 1983,第700-704页
  186. ^ Brosius 2006,第99-100、104页
  187. ^ Brosius 2006,第104-105、117-118页
  188. ^ Lukonin 1983,第704-705页
  189. ^ Lukonin 1983,第704页Brosius 2006,第104页
  190. ^ Brosius 2006,第116、122页Sheldon 2010,第231-232页
  191. ^ 191.0 191.1 Kennedy 1996,第84页
  192. ^ Wang 2007,第99-100页
  193. ^ 193.0 193.1 Brosius 2006,第120页Garthwaite 2005,第78页
  194. ^ Brosius 2006,第120页Kennedy 1996,第84页
  195. ^ Brosius 2006,第116-118页Garthwaite 2005,第78页Kennedy 1996,第84页
  196. ^ Brosius 2006,第120页Garthwaite 2005,第78页Kurz 1983,第561页
  197. ^ Brosius 2006,第122页
  198. ^ 198.0 198.1 Kennedy 1996,第83页
  199. ^ Curtis & Stewart 2007,第9、11-12、16页
  200. ^ Curtis & Stewart 2007,第7-25页Sellwood 1983,第279-298页
  201. ^ Sellwood 1983,第280页
  202. ^ Sellwood 1983,第282页
  203. ^ Curtis & Stewart 2007,第14-15页Katouzian 2010,第45页
  204. ^ Garthwaite 2005,第85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4-15页
  205. ^ Curtis & Stewart 2007,第11页
  206. ^ 206.0 206.1 Curtis & Stewart 2007,第16页
  207. ^ Garthwaite 2005,第80-81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21页Schlumberger 1983,第1030页
  208. ^ Schlumberger 1983,第1030页
  209. ^ Bivar 1983,第56页
  210. ^ 210.0 210.1 Shahbazi 1987,第525页
  211. ^ Garthwaite 2005,第85页Brosius 2006,第128-129页
  212. ^ Lukonin 1983,第697页
  213. ^ Lukonin 1983,第687页Shahbazi 1987,第525页
  214. ^ Duchesne-Guillemin 1983,第867-868页
  215. ^ 215.0 215.1 Katouzian 2010,第45页
  216. ^ Neusner 1983,第909-923页
  217. ^ Asmussen 1983,第924-928页
  218. ^ 218.0 218.1 Brosius 2006,第125页
  219. ^ Garthwaite 2005,第68、83-84页Colpe 1983,第823页Brosius 2006,第125页
  220. ^ Duchesne-Guillemin 1983,第872-873页
  221. ^ Colpe 1983,第844页
  222. ^ Katouzian 2010,第45页Brosius 2006,第102-103页
  223. ^ Brosius 2006,第85-86页Garthwaite 2005,第80-81页Duchesne-Guillemin 1983,第867页
  224. ^ Garthwaite 2005,第67页Asmussen 1983,第928、933-934页
  225. ^ Bivar 1983,第97页
  226. ^ Emmerick 1983,第957页
  227. ^ Demiéville 1986,第823页Zhang 2002,第75页
  228. ^ 228.0 228.1 228.2 228.3 Brosius 2006,第127页
  229. ^ 229.0 229.1 229.2 229.3 Brosius 2006,第128页
  230. ^ Brosius 2006,第127页Schlumberger 1983,第1041-1043页
  231. ^ Brosius 2006,第129、132页
  232. ^ Brosius 2006,第127页Garthwaite 2005,第84页Schlumberger 1983,第1049-1050页
  233. ^ 233.0 233.1 Schlumberger 1983,第1051页
  234. ^ Curtis 2007,第18页
  235. ^ Schlumberger 1983,第1052-1053页
  236. ^ Schlumberger 1983,第1053页
  237. ^ Curtis & Stewart 2007,第18页Schlumberger 1983,第1052-1053页
  238. ^ 238.0 238.1 Brosius 2006,第111-112页
  239. ^ Brosius 2006,第111-112、127-128页Schlumberger 1983,第1037-1041页
  240. ^ 240.0 240.1 Garthwaite 2005,第84页Brosius 2006,第128页Schlumberger 1983,第1049页
  241. ^ 241.0 241.1 241.2 241.3 Brosius 2006,第134-135页
  242. ^ Schlumberger 1983,第1049页
  243. ^ Brosius 2006,第132-134页
  244. ^ Bivar 1983,第91-92页
  245. ^ Curtis & Stewart 2006,第15页
  246. ^ Curtis & Stewart 2006,第17页
  247. ^ Brosius 2006,第108、134-135页
  248. ^ Brosius 2006,第101页
  249. ^ Curtis & Stewart 2006,第8页Sellwood 1983,第279-280页
  250. ^ Brosius 2006,第101-102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9页
  251. ^ Brosius 2006,第101-102页Curtis & Stewart 2007,第15页
  252. ^ Brosius 2006,第106页
  253. ^ Boyce 1983,第1151页
  254. ^ Boyce 1983,第1158-1159页
  255. ^ Boyce 1983,第1154-1155页Kennedy 1996,第74页

来源 编辑

书籍
  • (英文)Sheldon, Rose Mary, Rome's wars in Parthia: blood in the sand, Vallentine Mitchell, 2010, ISBN 085303981X 
  • (英文)Brosius, Maria, The Persians: an introduction, Taylor & Francis, 2006, ISBN 0415320895 
  • (英文)Bickerman, Elias J., The Seleucid Period,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Vallentine Mitchell: 3–20,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Curtis, Vesta Sarkhosh; Stewart, Sarah, The age of the Parthians, I.B.Tauris, 2007, ISBN 184511406X 
  • (英文)Lockard, Craig A., Societies, Networks, and Transitions, Volume I: To 1500: A Global History, Cengage Learning, 2010, ISBN 1439085358 
  • (英文)Mommsen, Theodor; Dickson, William Purdie, The history of Rome 2, C. Scribner's sons, 1887 
  • (英文)Nigosian, Solomon Alexander, The Zoroastrian faith: tradition and modern research, McGill-Queen's Press, 1993, ISBN 077351144X 
  • (英文)Yarshate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Brent, Allen, A political history of early Christianity,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9, ISBN 0567031756 
  • (英文)Jones, Curtis F, Divide and Perish: Second Edition, AuthorHouse, 2011, ISBN 1463410131 
  • (英文)Bunson, Matthew, Encyclopedia of the Roman empire, Infobase Publishing, 2002, ISBN 0816045623 
  • (英文)Katouzian, Homa, The Persians: Ancient, Mediaeval and Modern Ira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0300169329 
  • (英文)Bivar, A.D.H.,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Iran Under the Arsacids,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Vallentine Mitchell: 21–99,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Garthwaite, Gene Ralph, The Persians, Wiley-Blackwell, 2005, ISBN 1557868603 
  • (英文)Kennedy, David, Parthia and Rome: eastern perspectives, The Roman Army in the East, Journal of Roman Archaeology: 67–90, 1996, ISBN 1887829180 
  • (英文)Torday, László, Mounted archers: the beginning of Central Asian history, Durham Academic Press, 1997, ISBN 1900838036 
  • (英文)Bivar, A.D.H., Gondophares and the Indo-Parthians, Curtis, Vesta Sarkhosh; Stewart, Sarah (编), The Age of the Parthians: The Ideas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I.B. Tauris & Co Ltd.: 26–36, 2007, ISBN 9781845114060 
  • (英文)Watson, William, Iran and China,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37–558,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Wang, Tao, Parthia in China: a Re-examination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s, Curtis, Vesta Sarkhosh; Stewart, Sarah (编), The Age of the Parthians: The Ideas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I.B. Tauris & Co Ltd.: 87–104, 2007, ISBN 9781845114060 
  • (英文)Kurz, Otto, Cultural Relations Between Parthia and Rome,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59–567,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Ebrey, Patricia Buckley,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52166991X 
  • (英文)Syme, Ronald, The Roman Revolu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9 
  • (英文)Redgate, Anne Elizabeth, The Armenians, Wiley-Blackwell, 2000, ISBN 0631220372 
  • (英文)Yü, Ying-shih, Han Foreign Relations, Twitchett, Denis; Loewe, Michael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the Ch'in and Han Empires, 221 B.C. – A.D. 22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77–462, 1986, ISBN 0521243270 
  • (英文)de Crespigny, Rafe,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Later Han to the Three Kingdoms (23–220 AD), Koninklijke Brill, 2007, ISBN 9004156054 
  • (英文)Wood, Frances, The Silk Road: Two Thousand Years in the Heart of As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ISBN 0520243404 
  • (英文)Morton, William S.; Lewis, Charlton M., China: Its History and Culture, McGraw-Hill, 2005, ISBN 0071412794 
  • (英文)Mommsen, Theodor, The Provinces of the Roman Empire: From Caesar to Diocletian 2, Gorgias Press, 2004, ISBN 159333026X 
  • (英文)Widengren, Geo, Sources of Parthian and Sasanian History,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61–1283,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Yarshater, Ehsan, Iranian National History,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58–480,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Boyce, Mary, Parthian Writings and Literature,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51–1165, 1983, ISBN 052120092X 
  • (德文)Posch, Walter, Chinesische Quellen zu den Parthern, Das Partherreich und seine Zeugnisse 122, Franz Steiner: 355–364, 1998 
  • (英文)Lukonin, V.G., Political,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Taxes and Trade,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81–746,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Sellwood, David, Parthian Coins,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79–298,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Schlumberger, Daniel, Parthian Art,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27–1054,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Shahbazi, Shahpur A., Arsacids. I. Origin, Encyclopaedia Iranica 2, 1987, ISBN 085303981X 
  • (英文)Duchesne-Guillemin, J., Zoroastrian religion,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66–908,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Neusner, J., Jews in Iran,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09–923,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Asmussen, J.P., Christians in Iran,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24–948,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Colpe, Carsten,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Thought,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19–865,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Emmerick, R.E., Buddhism Among Iranian Peoples, Yarshater, Ehsan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49–964, 1983, ISBN 052120092X 
  • (英文)Demiéville, Paul,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from Han to Sui, Twitchett, Denis; Loewe, Michael (编),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the Ch'in and Han Empires, 221 B.C. – A.D. 22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08–872, 1986, ISBN 0521243270 
  • (英文)Zhang, Guanuda, The Role of the Sogdians as Translators of Buddhist Texts, Juliano, Annette L.; Lerner, Judith A. (编), Silk Road Studies: Nomads, Traders, and Holy Men Along China's Silk Road 7, Brepols Publishers: 75–78, 2002, ISBN 2503521789 
期刊文章
  • (德文)Waters, Kenneth H., The Reign of Trajan, part VII: Trajanic Wars and Frontiers. The Danube and the East, Aufstieg und Niedergang der römischen Welt. Principat. II (Walter de Gruyter), 1974, 2 
  • (英文)Strugnell, Emma, Ventidius' Parthian War: Rome's Forgotten Eastern Triumph, Acta Antiqua (Akadémiai Kiadó), 2006, 46 (3), doi:10.1556/AAnt.46.2006.3.3 
  • (英文)Lightfoot, C.S., Trajan's Parthian War and the Fourth-Century Perspective,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1990, 80: 115–126, JSTOR 300283, doi:10.2307/300283 
  • (英文)Ashrafian, Hutan, Limb gigantism, neurofibromatosis and royal heredity in the Ancient World 2500 years ago: Achaemenids and Parthians,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11, 64 (4): 557, doi:10.1016/j.bjps.2010.08.025 

外部链接 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安息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史记/卷123》,出自司马迁史记
 后汉书·卷88》,出自范晔后汉书
 魏书·卷102》,出自魏收魏书
 周书·卷50》,出自令狐德棻周书
 北史·卷097》,出自李延寿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