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辞职

一种工作价值观

宁静辞职(英语:Quiet quitting[1],又称无声离职在职躺平在职离职静默辞职,不是指字面上“不出任何声音辞去工作”,而是表示说只到准点整才开始动作,并在工作期间能不管事就少主动(虽然如此,但并非鼓励玩忽职守[2]),即是直到被指自己认为需要进行应该做的事情才上班[3],待到工作时间一完结,就立刻丢下工作准时下班,不再为公司加班,并将请假时数发挥到极限,当然代价是放弃升职加薪的机会[4]。但一些年长的社会专栏与作家则批评,年轻人与其将就于职位上不做事,不如早点换工作[5]

此概念Z世代中兴起,是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上班族突然需要在家工作,引致人民反思平常生活时间与工作时间失衡,但同时却没有因为这样获得相应回报,为此而不想为公司进行更多分量的工作,抱着“不多做、不加班、不升职”的心态面对。汉语圈与该词相近的概念有躺平佛系

由来

编辑

宁静辞职的由来可追溯到2009年时,有位名为Mark Boldger美国经济学家在一次经济座谈会上提出[6],之后由经济学家Thomas Sowell、作家Nick Adams继续推广研究此现象,但当时还不流行。但直到2021年,中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再加上中国自身存在着各类社会问题,躺平在抖音等社群网络上兴起。至2022年7月底传递至海外,一位二十多岁名为Zaid Khan的工程师,于抖音上发布一段短片,表示“我学到一个叫宁静辞职的概念,这并不是辞职不工作了,而是辞去那个在职场上奋斗的你。你可以继续工作,但不需要觉得工作是你生活必需的一部分,毕竟你的人生不只是只有工作”[7]。有关影片有17秒而已,却引起了各大网友的回响与反思,宁静辞职亦在后来经常与“躺平”比较[8]

成因

编辑

新冠疫情打乱社会运作模式

编辑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有上班族被迫缩短工时丶停工离职,亦有上班族被迫在家工作。有高工时工作者虽然被缩短工时,但因为这样而不需天天加班,多出了许多休息时间;相反地,一些遥距工作的工作者由于需要在家工作,许多公司上的事情也转到去了家里工作,因此有人即便平时的工作时间过了,也被迫继续工作,直到有关项目完成为止,私人生活的时段大打折扣。

对于这些疫情期间工作与生活的模式,工作者开始反思是否值得 ── 一些平时高工时工作者觉得即使被扣减工时工薪却没有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相反一些平时不需要把工作带回去家里的却要加时做公司的事情并且未必获得超时薪金。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编辑

有工作者在入职时会抱着充满干劲的心态去面对,希望自己早日升职加薪。受到老板的鼓舞下,作为员工会更努力为公司奋斗。然而,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开始浮现各种问题,例如遭到上司谩骂丶安慰一些客户的不满情绪,这些遭遇亦改变了工作者的价值观。尤其在新一代,越年轻的人会降低对于自己在公司的价值,不在乎是否能出人头地。Gallup, Inc.的一项调查显示了,年轻工作者(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敬业度在众多年龄层中最低,只有31%,反映这群人不想再活在奋斗文化[9]之中。

过度发展加剧阶级固化及社会矛盾

编辑

在经济仍在发展阶段时,当时物质不丰裕,婴儿潮人力经争激烈,一般的人仍能到处谋求机会工作,使生活变得更好。不过,由于正正生活变好丶物质丰裕起来了,同时迈入少子化,因此可以较为轻松生活,加上大量机会已被上一代“剥夺”,后代也因此发现到越来越少机会,房价物价涨了多倍,工资仍然差不多,这种情况不但造成阶级固化,亦引起了社会矛盾

例如在香港,由于贫富问题严重,再加上社会运动的发生等,年轻一代将矛头指向一些上流社会的中年老年人,当时参与社运的年轻人被中年老年一辈戏称作“废青”并觉得这些人只懂“搞破坏”,年轻一辈因而于网络反击并以在职场上拥有以下特征且作为上司的中老年人,称作“废老”丶“废中”[10]

1. 他们经常诉说自己的经历,像是“我以前几乎没有休息去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时”;

2. 他们以自己的经历来“教训”后辈,像是“我以前这么努力工作了,你也应该学我一样,那么你将来就会很成功”;

3. 他们犯错了,会用各类借口来美化,反倒后辈犯错,则会说三道四;

4. 他们已经对社会没有产出,但一直占据着社会的大量资源,甚至是权力;

5. 他们总是停留在自己的年代,以为用自己年代的工作模式跟现在年代的工作模式一样。

躺平世界化

编辑

上面情况不但只出现在香港的职场里面,现实是世界各地许多公司的职场上已经存在着这种现象,那就是作为上司的中年老年一辈一昧指责后一辈,加深后一辈不满的情绪。年轻人不满的情绪只能在虚拟世界上发泄,导致成群结对地职业倦怠,令新一代支持“宁静辞职”的心态容易产生。

Gallup民调公司在发现Z世代敬业度下降同时,由于概念的全球爆红,调查中亦显示出美国已经有50%员工会改采取相关态度,主动提出辞职的有6%。采取宁静辞职态度的员工主要对雇主感到不满,认为雇主不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令雇主和工作者产生矛盾,临床心理学家Rebecca Holt指出员工需要一定的私人时间,而高德纳咨询公司主管Josh Bittinger则指宁静离职并不是鼓励人懒惰,而是让人们有喘息的空间。有些工作者更说明自己在采取有关态度后,工作照样完成,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自己不再像以前一样挣扎和有压力[11]

影响

编辑

反对的持份者

编辑

在概念爆红后,各持份者抱着不同的意见。《创智赢家》的主持人Kevin O'Leary批评“这种思想很糟糕,更是一种输家才会做的”;《赫芬顿邮报》创办人则认为“工作可以赋予我们意义和目的,是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元素之一”,所以不应抱持这种态度;而且亦有仍在职场上奋斗的员工表示这对于他们不公平,因为看到其他人敷衍了事,自己还要努力工作,大家却领着相同的薪水,反倒是如果觉得工作没意义的话,唯一方法是直接辞职或换部门,也许大家都会有更好的发展。

宁静开除

编辑

在宁静辞职兴起的同时,作为雇主的一方出现了“宁静开除”的概念。宁静开除主要的原因也是受到疫情影响,就算员工的工作已转移到家中,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公司资源,例如电费丶纸张丶水费方面的资源。然而有些员工的效率在开始在家工作后下降,于是雇主选择让一些员工不好过,不但不给员工加薪与福利,而且以各类要求刁难工作者,刻意使人感到挫败及主动离职。有些公司雇主甚至以疫情作为理由故意辞退相对较高薪的工作者,然后在一段时间过后再以类似职位的最初起薪点聘请被辞退的员工。

参考文献

编辑
  1. ^ Quiet quitting: why doing the bare minimum at work has gone global. the Guardian. 2022-08-06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英语). 
  2. ^ 【職場領悟】Quiet Quitting:按章工作定揸流攤?. 
  3. ^ 「安靜離職」是什麼?團隊出現這種心態時該如何應對?|職場熱議. vip.104.com.tw. [2024-11-25]. 
  4. ^ 不是失業,只是在職期間悄悄辭去了工作:什麼是寧靜辭職?它有正面意義嗎?|cacao 可口. 2022-11-02 [2024-11-25] (中文(台湾)). 
  5. ^ 「安靜離職」過來人:我後悔到現在. 2022-08-30. 
  6. ^ Latest Trend: 'Quiet Quitting' - Should You Worry?. blog.whistleblowersecurity.com. [2022-09-10] (美国英语). 
  7. ^ The economics behind 'quiet quitting' — and what we should call it instead. 2022-09-13 [202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美国英语). 
  8. ^ What Is "quiet Quitting" (and Should You Join The Trend) | Office Topics. 2022-08-16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美国英语). 
  9. ^ Hustle Culture: How “Every Day I’m Hustlin’” Became a Mantra. [202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0) (美国英语). 
  10. ^ 廢老定廢青?職場目標價值觀原來大不同. 2022-02-09 [2022-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9) (中文). 
  11. ^ 美式躺平|美國大辭職潮後 流行「寧靜辭職」不做多不加班 僱主批生產力放緩. 2022-09-10 [202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