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越中国三国时期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交界处附近山区生活的部族人群统称。是南蛮的一支。[1]

山越
繁体字 山越
简化字 山越
山越族之大致地理位置分布

山越相传是百越人的一支,[2]长年生活于山区,依山险而居。[3]三国时,孙吴立足江南,区内的山越反抗不断,他们往往与各地的“宗部”联合作战,成为孙吴长期的内患。[4]袁术一度想借助山越的力量阻止孙吴,反为孙策所破。自建安五年起,孙权派遣将领周瑜潘濬吕蒙潘璋黄盖等多次对山越用兵。在镇抚山越后,往往掳掠大量的人口,用以补充兵源,剩下的部分成为编户,即“强者为兵,羸者补户 ”。[5]建安八年(203年)﹐孙权西征黄祖之际,山越趁机复起,严重威胁孙吴后方,迫使孙权撤兵。[6]建安十三年(208年),吴将贺齐讨伐丹阳地区的山越,“凡斩首七千”。嘉禾三年(234年),以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诸葛恪使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围山三年,使山越降伏,得四万壮丁加入军队,六万百姓从事农业生产。

注释 编辑

  1. ^ 关于山越的分布,学界至今仍众说纷纭。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认为山越分布在“长江以南今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境内。”叶国庆〈三国时代山越分布之区域〉认为,山越分布于会稽郡、新都郡、丹阳郡、豫章郡、吴兴郡、鄱阳郡、东阳郡、吴郡、庐陵郡等九郡,跨有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2. ^ 山越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孝灵帝纪》:“丹阳山越贼围太守陈夤,夤击破之”。清人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山越条》认为:“山越者,自周秦以来,南蛮总称百越,伏处深山,故名山越”。陈国强等著《百越民族史》将三国文献中称呼百越、扬越、夷越、东瓯、闽越、南越、山贼、山寇、山民、宗民、山夷者,都视为山越。
  3. ^ 吕思勉、刘芝祥、唐长孺、陈可畏等学者认为山越的组成还包括许多汉人因避税、逃亡等因素而潜入山区者。
  4. ^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众议咸以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时观闲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蠡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皆以为难。”
  5. ^ 《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
  6. ^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载建安八年(203):“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会稽)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为剧县令长。”

参考文献 编辑

  • 唐长孺:《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北京﹐1955。
  • 黄倬汉译 (1983年),中国印度见闻录,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29444
  • 何高济译 (1981年),海屯行纪;鄂多立克东游录;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35568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