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

(重定向自忌諱

禁忌忌讳等(英语:Taboo),是基于文化观念对某种言论或行为的禁止,认为它对普通人来说过于令人反感或过于神圣。[1][2] 这种禁令几乎存在于所有社会,是普世文化通则之一。不过尽管多数文化都把杀人强奸和母子乱伦等视为禁忌,所有的文化也都有自己的禁忌语(例如脏话)和饮食禁忌,禁忌的实际内容通常是因文化而异的。[1]

“禁忌”一词的含义在社会科学中有所扩展,严格禁止与基于道德判断、宗教信仰或文化规范的神圣或禁止的人类活动或习俗的任何领域有关。[3]经济学家 Chaim Fershtman 所言:“一个禁忌只有在背离他时有潜在的私人利益才有意义”。换句话说,对人直接有害的行为,本来就不会有人想要去做,也不算是禁忌。[4]

字源 编辑

大多数西方语言中,禁忌称为“Taboo”,这个词来自波利尼西亚语,字面意思是“明确识别”。 航海家兼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在他的航海日志中描述了波利尼西亚人的行为,他们使用“tapu”这个词来表示任何被禁止做、看或触摸的事情。

概述 编辑

禁忌是一个社群基于一套共同认定的社会规则或文化改革的协议,以基本的方式命令或禁止某些行为。禁忌通常被认为是不需且不可怀疑的、严格的、无条件的,它们是普遍存在的,它们经常是正常运转的人类社会的一部分。禁忌作为社会规范仍然不言而喻,或者透过间接主题化(例如反讽)或雄辩的沉默来表示:在这方面,被禁忌所覆盖的东西被排除在任何合理的辩护和批评之外。正是由于它们的共同认定、隐含的特性,禁忌不同于成文法律领域中带有正式处罚的明示禁令。[5] 几乎所有进入人类视野的生物、物体或情况都可以成为禁忌。禁忌可以涉及语言、事物(例如食物禁忌)、行为(例如乱伦禁忌)、冲突话题、植物和动物、资源的使用、个人或社会群体等。

成因 编辑

禁忌有时是为了保护人类个体,但它们存在的可能原因还有很多。有些禁忌都有明显的生态医学背景,例如对排泄物的禁忌[6]。包括一些在原始出处被视为与宗教灵性有关者,背后也可能有生物学解释。禁忌可以帮助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但是当仅应用于社群的一个子部分时,它们也可以被用于压制目的。被特定群体或部落承认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的禁忌有助于该群体的团结,帮助该特定群体在他人面前脱颖而出并保持其认同,从而创造一种“归属感”。[3]

因为人类都有避险的本能,且当灾害发生时人类无法处理时,人类会在往后的社会生活中避开这些行为,并认为这些行为会对人类生活带来不可逆的灾祸。这些行为与灾祸的因果,导致人类主动形成避免这些灾难发生的意识或行为,禁忌便是人类透过这种思维模式产生出来。[7]

禁忌和宗教是同时产生的,西方学者认为宗教始于惊奇,而从东方的文化中能看出对神灵的祭拜和敬畏之心,与对神灵力量产生出的惊奇情感是有密切关联的。惊奇是人类对不可抗拒之物产生出的心理反应,如果人们将这些情感与某些行为产生固定的关联,此种意识和心态会趋使人类做应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于是,禁忌和崇拜的心里便会同时产生。[8]

禁忌也是社会身份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当接受某个社会身份,就表示你接受了那个社会的道德标准、规范以及禁忌,对于想要维持这种社会身份的渴望,会驱使人们对于有违反禁忌的想法进行惩罚。因此能使人们达到对自我行为跟想法的管制,达到有效的社会控制。[9]

饮食禁忌 编辑

饮食禁忌广乏存在于各地社会,包括对食物类型、进食方式、进食时间的禁忌。许多饮食禁忌和宗教有关。例如在许多徒手进食的文化中,往往要求只能用右手进食,使用左手是一个禁忌。

在同一个社会中,对于不同族群可能有不同的禁忌。例如印度教的婆罗门种姓不能接触、食用肉鱼蛋等食物,也不吃或烹饪洋葱和大蒜,但另外三个种姓没有此禁忌,只在特定宗教场合或是成为寡妇时,禁止吃蛋、鱼、肉类。

语言禁忌 编辑

有些词汇或语言在特定的场合被禁止,例如汉字文化圈以及波利尼西亚文化的避讳,需避免说出尊长或所尊敬的人之名字。新几内亚一些民族在采集露兜树果实时,必须使用露兜树语。在一些犹太教和基督教教派中,神的名字过于神圣,不可说出。

在汉字文化圈中,有许多源自谐音的禁忌,例如四的禁忌,因为数字“四”读音与“死”字相近,被视为不吉利。送礼时如果“送钟”,因为和和“送终”同音而忌讳。

政治因素 编辑

禁忌的背后有时有政治因素。在威权国家,对政府的批评往往是禁忌。在德国和奥地利,纳粹相关的事物为禁忌,并且任何对纳粹的支持都是明文禁止的犯罪行为。近年来,对政治正确的追求造成一些字词被认为有歧视性,而成为禁忌。[10]

宗教禁忌 编辑

除了宗教经典规定的禁忌之外,近代新出现的事物亦会因宗教因素所禁忌。例如,电视犹太教哈雷迪派、中国部分穆斯林[11]、部分佛教徒所禁忌。

伊斯兰教 编辑

日常生活中,除了食品、服饰等方面的禁忌。随着瓦哈比派的兴起,世俗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伊斯兰国家新的禁忌。瓦哈比派的观点,音乐(除手鼓)、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皆为禁忌[12]。在中国穆斯林社群中,受泛清真化的影响,居住政府资助建设的住宅、收看电视等亦成为禁忌[11]

犹太教 编辑

除了一直以来的犹太教严格的食品规定外。各犹太教派对现代文化、事物有不同的禁忌。犹太教哈雷迪派家中通常无电视电脑,严格禁止孩子接触互联网,但并不拒绝现代科技产品与家电,如电话烤箱冰箱微波炉等。

佛教 编辑

部分佛教人士认为看电视、电影等会影响修行,因此,修行之人不能看电视。[13][1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Tabo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12. Retrieved 21 Mar. 2012
  2. ^ "tabo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erriam-Webster's Online Dictionary, 11th Edition.
  3. ^ 3.0 3.1 Meyer-Rochow, Victor Benno. Food taboos: their origins and purposes. 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 2009, 5–18: 18. PMC 2711054 . PMID 19563636. doi:10.1186/1746-4269-5-18.  This article contains quotations from this source, which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2.0 Generic (CC by 2.0) license.
  4. ^ Fershtman, Chaim; Gneezy, Uri; Hoffman, Moshe. Taboos and Identity: Considering the Unthinkable.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 2011-05-01, 3 (2). ISSN 1945-7669. doi:10.1257/mic.3.2.139. 
  5. ^ Tabubegriff. Kulturwissenschaftliche Fakultät. Europa-Universität Viadrina Frankfurt (Oder). [2019-09-08] (德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副本. [2021-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9). 
  6. ^ 什麼是社會禁忌? - 工具城市. tools.city. [202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5). 
  7. ^ 原始宗教习俗中的禁忌文化与满语相关同族词
  8. ^ 原始宗教习俗中的禁忌文化与满语相关同族词
  9. ^ TreeholeHK, 树洞-. 禁忌心理學:那個不能説出名字的人.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21-11-13 [2023-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5) (中文(台湾)). 
  10. ^ Vgl. z.B: Matthias Dusini, Thomas Edlinger: In Anführungszeichen – Glanz und Elend der Political Correctness. Suhrkamp, Berlin 2012, ISBN 978-3-518-12645-5. (Rezens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Die Zeit. 8. September 2012)
  11. ^ 11.0 11.1 作者:未知,编辑:孙亭文. 正确认识“清真”涵义警惕和防范“泛清真化”现象. 中国新闻网,来源:新疆日报. 2017-04-27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简体中文). 
  12. ^ 作者:宁二. 谁禁止伊斯兰歌唱?披着伊斯兰外衣的列宁主义. 搜狐网,来源:东方历史评论. 2015-11-20 [2016-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1) (简体中文). 
  13. ^ 藏在深山中的佛学院 禁看电视可用手机. 凤凰网佛教.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简体中文). 
  14. ^ 修行人为何不能看电视. 学佛网.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简体中文).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