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朝鲜战争后发生的第四次大规模战役。在联合国军反攻后,战线重新回到三八线

第四次战役
朝鲜战争的一部分

第四次战役形势地图
日期1951年1月25日-1951年4月21日
地点
朝鲜半岛“三八线”至“三七线”及附近地区
结果 联合国军收复汉城,朝中联军从“三七线”退回至“三八线”附近
参战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朝鲜

联合国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彭德怀 联合国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美国 马修·李奇微
美国 尼德·阿尔蒙德
法国 拉尔夫·蒙克拉尔英语Ralph Monclar
大韩民国 李承晚
参战单位

第26军
第38军
第39军
第40军
第42军
第50军
第66军
炮兵第1师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第1军团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第2军团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第3军团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第5军团

美国 第八集团军

美国 第一军
美国 第九军
美国 第十军

兵力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地面部队总兵力35.5万人, 一线兵力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21万余、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7万余[1] 中方估计:
联合国军的总兵力50.7万人,地面部队总兵力37.7万人; 一线部队23万余[1]
伤亡与损失
5.3万余[1] 总数不详,已知2.2万以上[1][注 1]
中方估计:
7.8万

战役第一阶段是1月25日-2月16日,联合国军发动进攻。第二阶段是2月17日-4月21日,包括横城反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攻势在砥平里战斗后几乎达到极限,开始边战边撤[1],1951年3月,联合国军发动“开膛手行动”攻势,收复汉城(今称“首尔”),但战线也无力继续向北推进。

战前背景与部署 编辑

中朝联军设立三个集团(指挥所):

  • 韩(先楚)集团/韩指:位于西线
    • 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
    • 第50军: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第一副军长蔡正国。军部驻下溪里
    • 人民军第一军团:军长李权梧。攻占汉城后,军部进驻韩国财政部长官邸。韩指驻其后院。韩指机要科与一军团机要科合署办公。
  • 邓(华)集团/金(雄)集团/邓指:位于东线

战役经过 编辑

第三次战役结束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相当疲劳,亟待休整和补充,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马修·李奇微根据以往的作战资料得出志愿军的攻势,最长的延续时间是8天,志愿军物资运输的手段接近原始的状态,到了第8天随身携带的武器弹药和口粮用完,不撤也不行了。李奇微称之为“礼拜攻势”[来源请求]

1951年1月15日,李奇微下令反攻,1月25日,“霹雳行动”开始。1951年2月1日,法美联军在双子隧道战役中战胜了志愿军,1951年2月17日,志愿军从东线和西线开始全线撤退,同时进行坚决的阻击战,以迟滞联合国军的行动。在志愿军阻击下,美军平均每天的北进速度仅为数公里,志愿军撤退了100公里。志愿军原本落后的后勤运输依旧困难,部队弹药缺乏和饥饿十分普遍,另外美军以海陆空立体火力,在汉江南岸迫使志愿军王牌“万岁军”38军在承受了极大伤亡后撤退,这也是唯一的一次。

西线美军向汉城大举进攻。美军针对志愿军迂回穿插的战术,改采紧密靠拢,抢占山头,逐步前推的打法。西线的志愿军认为可能会陷入被动,1951年3月14日,志愿军放弃汉城。美国空军实行地毯式轰炸。仅志愿军一个团的阵地就落下近十万颗炸弹。美军火炮由炮兵校正机指挥发射,命中率高。空中有几百架飞机盘旋轰炸以封锁志愿军的后方补给线。志愿军为了保护后勤线的畅通,付出了较大的伤亡。美军坦克突入志愿军的后方纵深进行炮击。

1951年2月11日晚,志愿军发起横城反击战,在志愿军牵制住了砥平里的联合国军的情况下,志愿军计划进攻横城西北的韩国第八师,由此打开缺口,向原州的美军防线进击。志愿军取得胜利,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七师创造了朝鲜战争中一个师在一次战斗中歼敌最多、缴获最多的记录,歼灭敌人3,350名,击毁和缴获汽车和坦克200余辆、各种火炮100多门。志愿军通过横城反击战迫使韩国第三、第五、第八师以及美军第二师一部和空降一八七团开始后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志愿军在整个战场上面临的压力。横城反击战后,东线联合国军出现了全线动摇的迹象,除砥平里的守军外开始不同程度的后退[2]

2月13日,志愿军发起砥平里战斗,是晚,中国人民志愿军由温玉成将军指挥第39、第40、第42军五个师中的八个团约6,000人,向横城以西砥平里的一团联合国军发动猛攻,美军第二师23团(弗里曼团)外加一个法国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坦克中队,约4,500人[3]以装备和火力优势压制志愿军的军事行动,志愿军8个团进攻屡遭挫败,蒙受较重伤亡,此战志愿军方面的伤亡竟是联合国军的两倍多,因失利放弃进攻撤出战斗而结束[4]

砥平里战斗后,为了避免志愿军陷入不利局面,彭德怀果断下令志愿军全线后撤。之后,美军再发动“开膛手行动”攻势。志愿军弹药不足,炮损严重。美军乘志愿军后撤之时,又空降部队到志愿军后方,企图抢占咽喉要道,攻占重要高地,但由于志愿军的果断后撤,不仅目的没有达成,空降部队还受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打击。志愿军节节阻击,在每一个高地与联合国军激战,对联合国军造成重大杀伤,同时有效迟滞了联合国军的前进,为志愿军的顺利撤退提供了保证。

4月20日,志愿军完成撤退,开始构筑工事,等待联合国军到来。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也停止了前进,第四次战役结束。

后续 编辑

这次的战役毛泽东体会到战争有长期化的可能,3月1日给约瑟夫·斯大林电报说:“从目前朝鲜战场最近进行的战役中可以看出,敌人不被大部消灭,是不会退出朝鲜的,而要大部消灭这些敌人,则需要时间,因此,朝鲜战争有长期化的可能,至少我应作两年的准备。”3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汉城。4月11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解职,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4月21日,第四次战役结束,历时87天。

注释 编辑

  1. ^ 汉江南岸防御战美军伤亡2,228至7000人,同时参战的韩军英军土耳其军伤亡不详(中方估计伤亡总数为20,000人);双隧道战役法军死亡23人、美军死亡22人;横城战斗伤亡11,862人;砥平里战斗伤亡343人;开膛手行动美军伤亡3,766+人,其余国家不详;屠夫行动英语Operation Killer韩军伤亡980人(美军第9军和第1军为屠夫行动联合国军主力,但除韩国外其他国家伤亡均不详)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军事历史研究部 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抗美援朝战史”第二章第四节“小结”附件“抗美援朝战争重要战役战斗一览表”。
  2. ^ 王树增 著 《朝鲜战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出版 ISBN 978-7-02-006920-0
  3. ^ Timmons, Robert. "Allies mark 60th anniversary of Chipyong-ni vic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国第8集团军.
  4. ^ 王洪光. 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砥平里战斗的得与失--文史--人民网. web.archive.org. 人民网. 2015-11-25 [2021-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