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在江西省清江县筑卫城[1][2]樊城堆[3][4]等遗址发掘出一种颇具特色的铜石并用至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后来被命名为樊城堆文化。

樊城堆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江西赣中新余、樟树一带
分类考古学文化
时代铜石并用至青铜时代早期

同类遗存见于新余拾年山遗址三期(第3A层)[5][6],清江(樟树)樊城堆遗址一期(第7─3层)、筑卫城遗址一期(第3层)、龚门山遗址,永丰尹家坪遗址一期(第3层)[7]等,因樊城堆遗址遗存较丰富,更具代表性,所以将这类遗存定名为樊城堆文化。

地理环境 编辑

 
樊城堆文化分布图

樊城堆文化遗址分布地域较广阔,主要沿着赣江及其主要支流的两侧分布。拾年山、樊城堆、筑卫城等遗址同处于丘陵与狭窄的河谷冲积平原相间区域内的山岗台地上(图一)。几处遗址均处在区域内地理位置较高的地方,周边低处为水田,比较适合稻作生产,遗址所处台地适合当地人群定居、生活。赣中平原有很大的盐矿,对此,《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里有提及[8]。矿区位于现今新余——丰城中生代断陷盆地的中南侧,系第三纪湖泊相沉积型矿床。矿体长18公里,宽9公里,分布面积达133平方公里,矿蕴藏的深度不一致,部分很浅,有利于开采 。此外,赣江中游水系是良好的交通网络,便利于贸易的发展。

文化的年代与特征 编辑

 
樊城堆文化盘形鼎和有棱座豆

樊城堆遗址没有碳十四测年数据,仅筑卫城遗址和拾年山遗址有几组碳十四数据;其之前拾年山文化的年代为距今约5200~4300年左右;其之后的吴城文化年代为距今3700~3000年[9][10],据此可推知樊成堆文化的年代为距今约4300~3700年左右。[10]

该地区在拾年山文化时期,其生活空间的背景为作猎民的人群下山,开始定居生活并试种稻。在拾年山文化的相关遗址发现有房址,并且发现有稻秆和谷壳痕迹。樊城堆文化从拾年山文化继承稻作、房屋结构以及长方形竖穴土坑烧壁墓葬。本地区流行的土坑烧壁墓的葬法也是该地较为独特的丧葬方式,反映出当地人群的丧葬信仰观念可能受火的影响较大。拾年山文化和樊城堆文化的墓葬里基本上没有留下人骨,但经过详细比较,学界普遍认为原来墓葬的头向为向西;另外,从墓圹的尺寸推论,这两种文化均保留有南方山地猎民的肢解葬法[10][11]

拾年山与樊城堆两个文化各方面都非常接近,但拾年山文化发展为樊城堆文化的关键指标有二:人口迅速发展而出现很多遗址,全面开拓赣中平原;大量出现盘形鼎和有棱座豆(图二)。该文化中常见的盘形鼎,多为夹砂陶,有几位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当地晒盐的工具。樊城堆文化取代拾年山文化的重点可能在于赣中先民发现盐矿,开始开采并发展盐业贸易。樊城堆文化发现几座瓮棺葬可能是因为该地与石家河文化人群有密切联系,这种葬法明显属于石家河人的习俗,所外地来到此地的石家河人留下的。贸易的发展使赣中地区在樊城堆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吴城国家文明,学界认为该文明是商周时期势力强大的虎国。[12][10][13][14]

社会状况和历史意义 编辑

樊城堆文化所处区域从拾年山时期仍以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为主,辅以稻作,从这种生计基础开始发展。从拾年山时期猎民下山从事稻作,到樊城堆文化时期全部开拓赣中地区。 樊城堆文化由拾年文化发展而来,可能是因为发现盐矿,所以获得很重要的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充分利用其资源和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后来形成吴城国家文明。[12][10][1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李仰松、余家栋. 清江築衛城遺址發掘簡報. 考古1976年第6期.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2. ^ 李家添、吴绵吉、钟礼强、吴广、熊海棠、彭适凡. 江西清江築衛城遺址第二次發掘. 考古1982年第2期.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3. ^ 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清江县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清江樊城堆遺址發掘簡報. 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2期.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4. ^ 熊海堂. 清江樊城堆遺址試掘記. 江西历史文物1980年第1期.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5. ^ 刘诗中、李家和. 江西新餘市拾年山遺址. 考古学报1991年第3期.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6. ^ 李家和、徐长青、王强、李小平. 新餘市拾年山遺址第三次發掘. 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7. ^ 刘林、李家和. 永豐縣尹家坪遺址試掘簡報. 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2期.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8.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 樟树市博物馆编著出版社. 2005. 
  9.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國考古學中碳十四年代數據集(1965-1991). 文物出版社. 1992: 129.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沈江. 拾年山遺址研究——兼談拾年山與樊城堆文化的關係.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 2016: 12、76、83–84、等. 
  11. ^ Fa-jun Li; et al. Dismembered Neolithic burials at the Ding Si Shan site in Guangxi, southern China. Antiquity, Vol.087, Issue 337, September 2013. 
  12. ^ 12.0 12.1 郭静云. 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384、等. 
  13. ^ 13.0 13.1 郭静云. 上古虎國之本:贛江流域早期文明的進展概要. 
  14. ^ 彭明瀚. 商代虎方文化初探. 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 101—108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