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培理

美国汉学家(1919—2017)
(重定向自狄百瑞教授

威廉·西奥多·德·巴里(英语: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年8月9日—2017年7月14日),汉名狄培理[1]美国一位汉学家。专长在东亚宗教、中国思想儒学,并将新儒学带入美国。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第二届唐奖汉学奖得主。

狄培理
原文名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出生(1919-08-09)1919年8月9日
 美国纽约布朗克斯
逝世2017年7月14日(2017岁—07—14)(97岁)
 美国纽约州塔潘英语Tappan, New York
国籍 美国
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硕士(1948年)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1951年)
知名于中国思想、儒学、东亚宗教
奖项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974年)
美国哲学会院士(1999年)
圣罗伦斯大学英语St. Lawrence University荣誉博士(1968年)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荣誉博士(1970年)
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1994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汉学
机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及文化系教授

生平 编辑

狄培理生于1919年,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曾与著名天主教神秘主义者托马斯·默顿同学[2],1941年毕业。二战期间服役于美国海军后备(情报)部队,官至少校;战后再回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分别于1948年和1951年取得硕士与博士学位。1948年远赴中国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前身)求学,受教于钱穆,钱穆以deBary的音译,为他取了一个富有哲理的中文名字“狄培理[3]

1949年起狄培理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投入东亚研究,并开始大量发表关于东亚宗教文学思想的文章。1960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及文化系系主任,并成为国防语言及地区研究中心的首位主任,1990年再以特任教授回到东亚语言及文化系讲学。1969年担任了亚洲研究学会主席一年,同时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务会议理事会首任主席,并于1971年出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1978年成为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的主席[4]

1982年香港新亚书院翻译出版狄培理著作时,误译为狄百瑞,当时人在美国的狄培理并不知情,此后在华文圈就通用狄百瑞,直至2016年狄培理才透过台湾唐奖教育基金会正名回狄培理。

他的学术成就使他先后在1974年和1999年获选为美国文理学院美国哲学会院士,并先后获得圣罗伦斯大学、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而他所获得的奖项,则包括美国历史协会的华图莫尔奖、教育出版社联会的费斯本奖、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出教师奖、哥伦比亚学院的约翰.杰伊奖、哥伦比亚大学的莱纳.屈林书籍奖和范多伦奖、谭能邦纪念奖、汉密尔顿奖(两届)以及三等旭日章等。

2017年7月14日,狄培理在位于纽约的家中去世,享年98岁[5]

著作 编辑

获得奖项 编辑

  • 美国历史协会华图莫尔奖(1958)
  • 美国教育新闻协会(The Educational Press Association)费斯本奖(1964)
  • 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974)
  • 哈佛大学赖肖尔讲座客座教授(1986)
  • 美国哲学协会院士(1999)
  • 日本旭日中绶章
  • Philolexian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Literary Achievement(2010)
  • 国家人文奖章英语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2013)
  • 唐奖汉学奖(2016)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