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中国和法国的历史事件
(重定向自留法勤工俭学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法语:Mouvement Travail-Études直译:勤工俭学运动)是1912年至1927年的一场组织穷学生留法勤工俭学的运动。发起者有李石曾吴稚晖汪精卫等,得到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支持。这项运动从俭学开始,后来发展为勤工俭学。

其中不少参加者后来在法国组织了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1921年旅法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培养了一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包括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

起源与暂停 编辑

 
豆腐公司夜班,李石曾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创办的夜校

1912年4月在北京,李石曾吴稚晖汪精卫等人组织了留法俭学会,得到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支持,并设定留法预备学校,四川和上海也有俭学会成立。此后一年间送了80学生赴法,也有自由组织前往法国留学者约40人。[1][2]

李石曾吴稚晖是最早期的留法学生,他们在法国接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想,这是最早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之一,1907年他们在法国办《新世纪》杂志,宣传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提倡个人自由与互助[1]。李石曾在法国创办豆腐公司,实业与思想共同发展。汪精卫曾留学日本,在辛亥革命以后有志于教育,此后自己也于1912年8月-1913年6月,1913年9月-1915年赴法学习。蔡元培曾留学德国,此后自己也于1913年9月-1916年10月旅居法国,与汪精卫比邻而居,与李石曾也来往密切。他们几个人在办留法俭学会之前有办进徳会,之后有办世界会,合作甚多。这些活动的核心人物是李石曾与吴稚晖。

赴法俭学会的宗旨是:

改良社会首重教育,欲输世界文明于国内,必以留学泰西为要图,惟西国学费宿称耗大,其事至难普及。曾经同志筹思,拟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今共和初立,欲造成新社会新国民,更非留学莫济,而尤以民气先进之国为最宜。兹由同志组织‘留法俭学会’,以兴尚俭乐学之风,而助其事之实行也。又如女学之进化,家庭之改良,与社会关系尤切,而尤非留学莫济,故同时组织‘女子俭学会’与‘居家俭学会’。时在民国元年。[2]

 
吴稚晖张静江李石曾

这项运动开始只是俭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很多学生的生活受到影响,陷入困境。1915年,李石曾等人编印《勤工俭学传》,宣传勤工俭学的精神,并成立勤工俭学会[3]。俭学活动就变成了勤工俭学活动,后来很多前来的学生大半时间都在工作。

1914年留法俭学会被袁世凯取消,这事在国内暂告一段落。

有一件与留法勤工俭学相关的事是华工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法国劳动力短缺,从1916年开始,招募大量华工赴法工作。1917年法国雇佣了4万中国工人,英国雇佣了10万,到1919年,总数增加到20万。留法俭学会的蔡元培等人做了很多的联络工作促成了这件事。[1]

1916年6月蔡元培等与法国合作成立了华法教育会(法语:Société Franco-Chinoise d'éducation),蔡元培与巴黎大学的欧乐(法语:Alphonse Aulard)分任中方和法方的会长,工作涉及勤工俭学的学生,也涉及华工,比如为华工开办华工学校等。

留法的华工和勤工俭学的学生工人,渐渐吸收一些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1916年11月至1918年7月之间,在法国工厂的中国工人一共罢工25次。[1]

重启与纠纷 编辑

1917年留法俭学会重新开办,1919年到1920年达到高潮,两年间全国有1600-2000人赴法勤工俭学,其中包括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李富春等日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参加者中以四川、湖南最多,四川是吴玉章组织,一个统计显示有492人赴法。湖南一个统计显示有346人赴法,是新民学会出力最多,最早是1918年蔡和森与蔡元培联系,在北京开办了为湖南学生的预备班,然后毛泽东率领一行25人来京,毛泽东于1918年9月至1919年3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半工半读,但自己没有赴法。

1920年初李石曾、蔡元培等在北京成立中法大学,蔡元培任校长,李石曾任董事长。1920年冬在里昂设立分部里昂中法大学,吴稚晖任校长,资金由双方共同筹集,后来1924年获得法国以庚子赔款退款捐助,此校到1947年结束,前后有131人获得博士学位,60人获得工程师文凭。

1920年欧洲经济衰退,勤工俭学生生活困难,很多人放弃学习全时间工作。据1920年8、9月调查,有400多人在工作,600多人在学习。很多人依靠华法教育会的救济,教育会的财政有限,难以负担。1920年12月,蔡元培来法处理这一问题。此时教育会负债60余万法郎。整个留法勤工俭学活动本来是一个自费活动[4],1月,华法教育会于1921年1月发出通知,宣告与勤工俭学生“脱卸一切经济上之责任,只负精神上之援助”。勤工俭学学生对华法教育会的通告反应不一,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3]

学生们成立了很多自助组织,于1921年2月28日发起了“争取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的“二八运动”,向中华民国驻法公使馆请愿。驻法公使陈箓答应拨款,维持勤工俭学生的最低生活费用。周恩来在国内天津的《益世报》上发表文章,抨击驻法公使陈箓和华法教育会李石曾。[5]

9月里昂的中法大学建成,勤工俭学学生要求入学,校长吴稚晖要求考试。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勤工俭学生发起了“以开放里昂大学为唯一目标”的决定,发动“入学运动”,提出“誓死争囘里大”的口号。9月21日,100多人的先锋队冲入学校,占领住房。法国警察将他们逮捕。10月13日,将104名学生遣送回中国,包括蔡和森李立三陈毅[5]

1922年6月,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等人在巴黎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秋冬之际,旅法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1923年开始,大批人转向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1960年
  2. ^ 2.0 2.1   北京留法儉學會簡章. 维基文库. 原载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2号 (中文). 
  3. ^ 3.0 3.1 张晓雅,《蔡元培评传》,1992年
  4. ^   北京留法儉學會簡章. 维基文库. 原载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2号 (中文). 俭学会之性质 俭学会乃一自由传达之机关,而非规章严密之组织于义务能者为之,无会长等名目,经济由同志筹集,入会者无纳费之必须,凡欲自费留学,每年至少筹五六百元者,皆得为本会之同志。会之对于会员既不助资,亦不索偿,惟以言论或通信指导旅行、介绍学校之义务而已。 
  5. ^ 5.0 5.1 《评述1921年周恩来与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原载于2021年4月7日《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