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

(重定向自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毕沅撰。《续资治通鉴》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成书二二〇卷,展示了宋、辽、金、元四朝兴衰治乱的历史,其中北宋部分较为精确(一百八十二卷),元代部分较为简略(三十八卷)。

编纂过程 编辑

毕沅以四朝正史为经,以徐干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参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叶隆礼契丹国志》及各家说部、文集约百数十种,历时二十年撰写《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在毕沅生前仅初刻一〇三卷,后因毕家涉贪污遭籍没而止,书稿散佚,桐乡冯集梧买得全稿补刻成二二〇卷。[1]《续资治通鉴》跟《资治通鉴》撰写风格差异极大,《续通鉴》大量引用旧史原文,叙事详而不芜;虽有取舍剪裁,但无类似温公的改写熔炼,亦无“毕沅曰”等史论,梁启超说“读一二次便不愿再读了”。[2]

《续资治通鉴》作者虽挂名毕沅,然名家钱大昕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均参预其事,此书实成于众人之手,加之编书时断时续,难免脱讹衍倒,参差抵牾。[3]

张之洞书目答问》在毕沅书下注:“朱元明人续《通鉴》甚多,有此皆可废。”梁启超虽读来乏味,仍称:“盖自此书出而诸家《续鉴》可废矣!”[4]

目录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续资治通鉴》卷首冯集梧《序》称:“经营三十余年,延致一时轶才达学之士,参订成稿;复经余姚邵二云学士核定体例付刻,又经嘉定钱竹汀詹事逐加校阅。然刻未及半,仅百三卷止。集梧于去岁买得原稿全部及不全板片,惜其未底于成,乃为补刻百十七卷,而二百二十卷之书居然完好。”
  2. ^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3. ^ 陈垣称“毕沅《续通鉴》成于幕僚之手,本非精湛之书,《书目答问》推许之,实为过当。关于宋元史事,吾人用他作参考,未尝不可,至于引证,则原书具在,我们应引原书,不应根据《续通鉴》。除非他的议论或他的考证有用。”(《陈垣来往书信集》第782页)
  4. ^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页274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