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是中国古代官职贵族家里左右亲信或门客,后来成为官职,前冠以头衔,名称及职权不同。

舍人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是国君的亲近属官[1]太子舍人中书舍人内史舍人,唐初也有内史舍人,后改中书舍人。《唐书‧职官志》列有中书舍人、太子中舍人、太子舍人、起居舍人、通事舍人、太子通事舍人。宋、元时称显贵人家的子弟为“舍人”。[2]明代称应袭卫所职位的武官子弟[3]为“舍人”或中书舍人。

宋朝以后,以“舍人”及“舍”称官宦世族士绅地主之家的子弟,类似员外台湾[4]中国大陆福建闽南以及广东潮汕一带。则冠以“阿”字为首,故称“阿舍”。

注释 编辑

  1. ^ 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也。”
  2. ^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教张千伏侍舍人,在一路上休教他胡行。”
  3. ^ 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小人姓贾,名石,是宣府卫一个舍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那舍人北边出身,从小晓得些弓马。”
  4. ^ 台南小吃算什么!这27道“阿舍菜”,才是台湾味的极致 - 天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