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翳(?—?),中国秦朝军事人物。陈胜吴广起义后,以都尉的身份辅佐章邯讨伐各支起义军。巨鹿之战后,降楚。秦朝灭亡,项羽分封诸侯,封为翟王,统治上郡,定都高奴[1](今陕西延安)。

董翳
翟王
董翳
连环画《楚汉相争》中的司马欣和董翳画像
都尉→翟王
时代秦朝西楚汉朝
主君秦二世项羽刘邦
董姓
姓名董翳
出生不详
逝世不详

生平 编辑

秦二世二年冬,陈胜部将周文(又名周章)等人率兵十万人逼近秦都咸阳章邯建议二世赦免骊山刑徒,于是秦二世便任命章邯为将,率领骊山徒编成的军队以对抗楚军。后又增派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辅佐章邯作战[2]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章邯率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把赵王赵歇围困于钜鹿。楚将项羽率兵救赵,在钜鹿之战中大败秦军王离。章邯派司马欣向咸阳请求援兵,但赵高不允,并派人追杀司马欣。

董翳于是劝说章邯投降,章邯亦担心赵高迫害,遂率兵向项羽投降,二十余万秦国降兵不久便被项羽下令坑杀。

受封翟王 编辑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秦岭以南的汉中,而另封原秦朝三位降将为王,统治关中地区,以遏制刘邦。由此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管辖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管辖上郡。《史记》、《汉书》等书将此三位秦将称为“三秦”。

汉王二年,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降汉[3]

后事 编辑

董翳墓,位于韩城金城北。墓碑称,董翳降楚,封吴王,后又降汉。晚年董翳迁韩城吴王寨,死后葬伏蓬川(即今龙湾川)[4]。墓碑文字和《史记》等作品有较大出入。

董翳曾为都尉、翟王,而司马欣曾为长史、塞王[5];但在汉王四年曹咎战败的成皋之战出现“大司马咎、长史翳、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大司马咎者,故蕲狱掾,长史欣亦故栎阳狱吏,两人尝有德于项梁,是以项王信任之。”(史记·项羽本纪)、“大司马咎、长史欣皆自刭汜水上。项羽至睢阳,闻海春侯破,乃引兵还。”(史记·高祖本纪)两种史记版本,依内容和背景推定后者的记载较为准确。

家世 编辑

春秋晋国太史董狐后裔。[来源请求]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史记·项羽本纪》,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
  2. ^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
  3. ^ 《史记·高祖本纪》,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
  4. ^ 陕西地方志,文物志 第四章 古陵墓 第一节 墓冢
  5.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都尉董翳者,本劝章邯降楚。故立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