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龙属

(重定向自藏龙

藏龙属学名Kryptodrakon)是翼手龙亚目翼龙已灭绝的一个属,生存于距今约1.627亿年的侏罗纪晚期[1]其所知于单一模式种先驱藏龙Kryptodrakon progenitor)。化石时期使本属成为迄今已知最原始的翼手龙亚目。[1][2]

藏龙属
化石时期:晚侏罗世162.7 Ma
复原图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翼龙目 Pterosauria
演化支 长爪翼龙类 Macronychoptera
演化支 新翼龙类 Novialoidea
演化支 短四跖骨类 Breviquartossa
演化支 翼手龙形态类 Pterodactylomorpha
演化支 单窗孔类 Monofenestrata
演化支 翼手龙型类 Pterodactyliformes
演化支 天龙类 Caelidracones
亚目: 翼手龙亚目 Pterodactyloidea
属: 藏龙属 Kryptodrakon
Andres, Clark & Xu, 2014
模式种
先驱藏龙
Kryptodrakon progenitor

Andres, Clark & Xu, 2014
先驱藏龙复原图

发现与命名

编辑

2001年,克里斯·斯隆(Chris Sloan)在新疆发现翼龙骨骼。这些骨骼最初鉴定为属于兽脚类,后来古生物学家詹姆斯·克拉克(James Clark)将其确认为翼龙。[3]

2014年,布里安·安德烈斯(Brian Andres)、克拉克和徐星命名并描述了模式种先驱藏龙(Kryptodrakon progenitor)。属名意为“隐匿之龙”,取自希腊语κρυπτός/kryptos(隐藏的)及δράκων/drakon(龙)。此名致敬部分取景于模式产地附近的电影《卧虎藏龙》。种名progenitor拉丁语中意为“祖先”或“家族建立者”,指该动物作为翼手龙亚目最原始成员之地位。[1]

正模标本IVPP V18184出土于石树沟组的一层中,该地层可追溯至卡洛维阶牛津阶,横跨至少1.61亿年的时间。标本由缺少颅骨的部分骨骼组成,含有包括第四右掌骨、部分肩带及第二骶椎在内的双翼骨骼碎片。骨骼业已脱节,但发现于30平方厘米(4.7平方英寸)的小区域内,离其它化石遗骸相当远,故可能代表单具个体。这些骨骼大体呈三维状态保存,未被强烈压缩。正模标本可能是只成年个体。[1]

描述

编辑

估计藏龙翼展宽1.47米(4.8英尺)。第四掌骨相对细长,强烈表明藏龙属于翼手龙亚目。第四掌骨最小长度为72.2厘米(2.37英尺),肱骨长度估计介于75厘米(2.46英尺)至86厘米(2.82英尺)之间。这些相对比例处在翼手龙亚目的范围内。桡骨具有一项自衍征,即前外部下侧有一额外突起。骨骼未显示出气腔化的迹象。[1]

种系发生学

编辑

主要作者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这是迄今发表的有关翼龙目的最广泛分析,并为以前未定义的大多数翼龙类群提供了演化支定义。分析显示,藏龙是所有其它已知翼手龙亚目共同组成的冠饰翼龙类姐妹群,故按帕迪安2004年翼手龙亚目定义,即包含所有掌骨长度至少占肱骨80%的翼手龙同源物种,则本属应为已知最原始的翼手龙亚目。该物种生存时间较过去发现的最古老翼手龙亚目提前了大约500万年。据称英国中侏罗世一块归入梳颌翼龙科的部分颌骨疑似为更古老的翼手龙亚目。[4]然而此标本可能代表一种真蜥鳄科的基干鳄目而非翼龙。[1]

以下分支图展示了朗里奇、马提尔及安德烈斯2018年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5]

 天龙类 Caelidracones 

蛙嘴龙科 Anurognathidae

 翼手龙亚目 Pterodactyloidea 

藏龙 Kryptodrakon

冠饰翼龙类 Lophocratia
古翼手龙下目 Archaeopterodactyloidea

德国翼龙科 Germanodactylidae

真梳颌翼龙类 Euctenochasmatia

真翼手龙下目 Eupterodactyloidea

郝氏翼龙 Haopterus

鸟掌翼龙超科 Ornithocheiroidea

大鸟翼龙 Piksi

无齿翼龙超科 Pteranodontoidea

神龙翼龙超科 Azhdarchoidea

古生物学

编辑

藏龙生存于远离海岸的陆地或内陆栖息地。安德烈斯等人认为,这表明翼手龙亚目有着陆生起源。藏龙相对较短的翅膀证实了这一假设,因为现代鸟类中的长翅物种及长翅翼龙往往栖息于海岸,短翅物种则通常栖息于森林[1]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Andres, B.; Clark, J.; Xu, X. The Earliest Pterodactyloid and the Origin of the Group. Current Biology. 2014, 24 (9): 1011–6. PMID 24768054. doi:10.1016/j.cub.2014.03.030 . 
  2. ^ Chachere, Vicki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Team Discovers, Names Oldest Pterodactyloid Species. USF News. April 24, 2014 [April 25,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26, 2014). 
  3. ^ Dell'Amore, Christine. Meet Kryptodrakon: Oldest Known Pterodactyl Found in China. National Geographic, Daily News. April 2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25, 2014). 
  4. ^ Buffetaut, E. and Jeffrey, P. (2012). "A ctenochasmatid pterosaur from the Stonesfield Slate (Bathonian, Middle Jurassic) of Oxfordshire, England." Geological Magazin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17/S0016756811001154
  5. ^ Longrich, N.R.; Martill, D.M.; Andres, B. Late Maastrichtian pterosaurs from North Africa and mass extinction of Pterosauria at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PLoS Biology. 2018, 16 (3): e2001663. doi:10.1371/journal.pbio.200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