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定向自

,又称,是东亚古代度量衡的一种质量及货币单位,中国唐朝之前已经出现。一枚铜制铸币(方孔钱)为一,一千文用绳子从中间的孔里穿起来,称为一贯或一吊。在中国用作质量单位时,主要是计算货币的质量,较少涉及其他事物,但传到日本后,除了是货币单位和计算货币质量外,还用作计算重量的度量衡(一贯等于100,大约为3.75公斤,旧时用来计算体重,现时则多为计算大体积物品的重量,例如刨冰用的冰块),亦可当作计算握寿司的量词。

西汉海昏侯国遗址出土,五铢钱一贯。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发行的纸币大明宝钞,其面值之一也叫“一贯”。开始是相当于一千文。不过后来由于贬值,最低降到价值一文左右。

历史上,铜钱的购买力由其和黄金白银贵金属的兑换价决定,例如:

注释 编辑

  1. ^ 清朝钱币铸行. [2006-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