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羲(426年—492年),字幼𬴊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北魏官员,荥阳郑氏北祖第六房始祖。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郑羲是曹魏将作大匠郑浑的八世孙,曾祖郑豁是后燕太常卿,父亲郑晔没有做官,娶长乐潘氏为妻,生有六子,粗野有心志气力。郑羲是郑晔的第六子,文学才能出色,和平年间,被举荐为秀才,尚书李孝伯把女儿嫁给他,魏文成帝拓跋濬末年,郑羲出任中书博士[1][2]

平定淮北 编辑

天安元年(466年)九月,刘宋司州刺史常珍奇占据汝南投降北魏,魏献文帝拓跋弘诏令殿中尚书西河公拓跋石担任都将前往纳降,同时抚慰淮汝地区,派遣郑羲担任拓跋石的参军事。到达上蔡后,常珍奇率领文武官属三百人前来迎接,双方相见后,商议将北魏援军驻扎于汝水北面,没有立即进城。郑羲对拓跋石说:“军机大事贵在速决,现今常珍奇虽到,他的意图不可估量,不如直接入城,夺取城门钥匙,占据官府仓库,虽然这样做并非我们的初衷,关键是以完全控制局面为上。”拓跋石听从了郑羲的话,于是策马直入汝南城[3]。城中还有常珍奇亲兵数百人,在常珍奇的住宅中。拓跋石占据城池后,思想日益傲慢懈怠,设酒宴嬉戏,没有警戒防卫的准备。郑羲对拓跋石说:“我看常珍奇有非常不满的神色,应整肃军队设防,防备突发事件。”当天晚上,常珍奇果然派人烧官府的厢房,想趁着救火时的混乱发难,因为拓跋石有准备才停止。第二天早晨,郑羲带着白虎幡去安抚城中居民,民众的心才安定下来[4][5][6]

天安二年春季(467年)二月,北魏军队向东进攻汝阴,刘宋汝阴郡太守张超坚守不出,拓跋石率领精锐进攻,未能攻克,便退兵至陈城项城,商议撤兵回长社,等到秋天再攻击。将领们心中乐于早早回兵,都称赞是好主意。郑羲说:“如今张超驱赶市人,背负百斤的粮食,如同蚂蚁聚集在穷苦的城中,性命不能延续一个月,应当安心困守。张超粮食已耗尽,不投降就会逃走,可以抬起脚来等着他们成为囊中之物。如果放弃敌人撤回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必定会修整城池加深城壕,聚集粮草,将来恐怕难以谋取。”拓跋石不听,撤回长社[7]。到冬天,拓跋石又去进攻张超,张超果然已经设好防备,拓跋石无功而返。过了一年,张超死去,杨文长代替他防守汝阴郡,粮食耗尽城防崩溃,北魏才攻克,最终如同郑羲谋划时所预计。淮北平定后,郑羲升任中书侍郎[8][9]

安抚河南 编辑

延兴五年(475年),年仅十五岁的阳武人田智度妖言蛊惑煽动民众,扰乱京索,北魏朝廷认为郑羲为黄河以南地区众人所仰望,被州郡百姓信任,就派遣郑羲乘驿车前往抚慰劝谕。郑羲到达后,宣告祸福利害,增加招募赏金,一旬之中,民众都分散归家。田智度逃到颍川,不久就被擒获斩首。郑羲因为功劳获赐平昌男,加号鹰扬将军[10][11]

晚年任职 编辑

魏孝文帝初年,郑羲兼任员外散骑常侍,署理宁朔将军、阳武子,太和二年冬十月壬辰(478年11月28日),郑羲奉诏出使刘宋[12][13][14],刘宋主客郎孔道均在客馆中设置宴会招待郑羲,喝酒奏乐之后,孔道均对郑羲说:“音乐如何?”郑羲回答说:“悲伤凄楚有余,典雅方正不足,太过细微,怎么能持久?”宴会上的人都一笑了之,次年萧氏就灭了刘宋[15]。中山王王叡当时非常受到宠信,太和四年(480年)设置王府官吏,郑羲担任中山王王傅[16][17][18]。郑羲此后多年没有升官,资产也匮乏,因而请假回归故乡,逗留家中不回朝。等到李冲显贵受宠时,李冲与郑羲结为姻亲,朝廷遣使前往郑羲家中征召他担任中书令文明太后为父亲燕宣王冯朗在长安建立庙宇,庙宇建成后,命令郑羲兼任太常卿,署理荥阳侯,配备官属,前往长安祭拜新庙,刊刻石碑立于庙前。回朝后,因为出使有功,就赐予郑羲荥阳侯,加给事中,外任安东将军兖州刺史,署理南阳公。郑羲多有受贿行为,办事以受贿数量而定,他的个性又啬吝,百姓送来礼物的,连一杯酒一块肉的犒劳都不给,西门接受送来的羊和酒,随即就拿到东门去卖。因为郑羲是李冲的姻亲,法官也不纠察检举。酸枣县县令郑伯孙、鄄城县县令童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都任职清廉正直廉贞,爱护抚恤百姓,郑羲都上表称道推荐,当时的舆论褒扬他。文明太后为魏孝文帝元宏娶郑羲的女儿为嫔,征召他担任秘书监[19][20][21]

去世议谥 编辑

太和十六年(492年),郑羲去世,虚岁六十七,朝廷赐予布帛五百匹。尚书奏报谥号,魏孝文帝诏令说:“盖上棺材确定谥号,先前典章制度已有条例,惩恶扬善,所以何曾幼年孝顺,贤良的史官不改他‘缪丑’的谥号;贾充晋朝受宠,正直的士大夫还是确定了‘荒公’的称呼。郑羲虽然久有文事的功劳,但处理政务缺乏清廉。研习古史的效果,未能使朝廷的政策生光;贪昧钱财的议论,已传扬在民众之间。给以美善的谥号,很违背谥号的初衷。而且他前年的选任,并非由于具备才行而得到举荐,自担任职责时,勋劳也没有彰显。尚书何故遗弃公正的情怀,违反明确的典章制度?根据谥法,博闻多见称‘文’,不见贤思齐放任本性称‘灵’。可以赠给郑羲原有官职,加谥号文灵。”[22][23][24],以太牢祭祀[15],太和十七年四月廿四日(493年5月25日),郑羲归葬于荥阳郡石门东南十三里,三皇山南面[25]。故吏主簿东郡人程天赐等六十人为传扬郑羲的德行,于永平四年(511年)刻碑石铭记[15]

家庭 编辑

高祖 编辑

  • 郑略,后赵给事黄门侍郎、侍中、尚书,赠扬州刺史[15]

曾祖 编辑

  • 郑豁,后燕中山尹、太常卿、济南贞公[15]

祖父 编辑

父亲 编辑

兄弟姐妹 编辑

  • 郑白𬴊
  • 郑小白,北魏中书博士
  • 郑洞林
  • 郑叔夜
  • 郑连山
  • 郑氏,嫁刘宋魏郡弋阳郡二郡太守、豫州刺史韦肃
  • 郑氏,嫁北魏建武将军、东兖州刺史、始丰懿侯李璨

夫人 编辑

子女 编辑

  • 郑懿,北魏平东将军、齐州刺史、荥阳穆伯
  • 郑道昭,北魏平南将军、秘书监
  • 郑嫔,魏孝文帝妃嫔
  • 郑氏,嫁北魏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崔逸[26]
  • 郑氏,嫁北魏司空、文恭公李韶[27]
  • 郑氏,嫁北魏振威将军、南征别将、彭城镇副将、始丰顺子李元茂[28]

延伸阅读 编辑

[]

 魏书·卷56》,出自魏收魏书
 北史·卷035》,出自李延寿北史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郑羲,字幼𬴊,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八世孙也。曾祖豁,慕容垂太常卿。父晔,不仕,娶于长乐潘氏,生六子,粗有志气,而羲第六,文学为优。弱冠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书博士。
  2. ^ 《北史·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八世孙也。曾祖豁,慕容垂太常卿。父晔,不仕。娶长乐潘氏,生六子,粗有志气,而羲第六,文学为优。弱冠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文成末,拜中书博士。
  3. ^ 《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常珍奇者,汝南人也。为刘骏司州刺史,亦与薛安都等推立刘子勋。子勋败,遣使驰告长社镇请降,显祖遣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率众赴之,中书博士郑羲参右军事。进至上蔡,珍奇率文武来迎,羲说石令径入城,语在《羲传》。
  4.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天安初,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显祖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赴之,并招慰淮汝,遣羲参石军事。到上蔡,珍奇率文武三百人来迎,既相见,议欲顿军于汝北,未即入城。羲谓石曰:“机事尚速,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籥,据有府库,虽出其非意,要以全制为胜。”石从羲言,遂策马径入其城。城中尚有珍奇亲兵数百人,在珍奇宅内。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羲谓石曰:“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以待非常。”其夜,珍奇果使人烧府厢屋,欲因救火作难,以石有备,乃止。明旦,羲赍白虎幡慰郭邑,众心乃定。
  5. ^ 《北史·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天安初,宋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献文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赴之,遣羲参石军事。到上蔡,珍奇率文武三百人来迎。既相见,议欲顿军汝北,未即入城。羲谓石曰:“机事尚速,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籥,据有府库。虽出珍奇非意,要以全制为胜。”石从羲言,遂策马径入其城。城中尚有珍奇亲兵数百人,在珍奇宅内。石既克城,意益㤭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羲劝严兵设备,以待非常。其夜,珍奇果使人烧府,欲因救火作难,以石有备,乃止。明旦,羲赍白武幡安慰郭邑,众心乃定。
  6.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一·宋纪十三》:西河公石至上蔡,常珍奇帅文武出迎。石欲顿军汝,北即入城,中书博士郑羲曰:“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籥,据有府库,制其腹心,策之全者也。”石遂策马入城,因置酒嬉戏。羲曰:“观珍奇之色甚不平,不可不为之力求。”乃严兵设备。其夕,珍奇使人烧府屋,欲为变,以石有备而止。羲,豁之曾孙也。
  7.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宋纪十四》:二月,魏西河公石自悬瓠引兵攻汝阴太守张超,不克;退屯陈项,议还长社,待秋击之。郑羲曰:“张超蚁聚穷命,粮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也。今弃之远去,超修城浚隍,积薪储谷,更来恐难图矣。”石不从,遂还长社。
  8.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明年春,又引军东讨汝阴。刘彧汝阴太守张超城守不下,石率精锐攻之,不克,遂退至陈项,议欲还军长社,待秋击之。诸将心乐早还,咸称善计。羲曰:“今张超驱市人,负担石,蚁聚穷城,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成擒物也。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至冬,复往攻超,超果设备,无功而还。历年,超死,杨文长代戍,食尽城溃,乃克之,竟如羲策。淮北平,迁中书侍郎。
  9. ^ 《北史·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明年,又引军东讨汝阴。宋汝阴太守张超城守不下,石攻之不克,议欲还军长社,待秋击之。羲曰:“今超驱市人,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而欲弃还长社,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至冬,复往攻超,超果设备,无功而还。历年,超死,杨文长代戍,食尽城溃,乃克之,竟如羲策。淮北平,迁中书侍郎。
  10.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延兴初,阳武人田智度,年十五,妖惑动众,扰乱京索。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羲到,宣示祸福,重加募赏,旬日之间,众皆归散。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以功赐爵平昌男,加鹰扬将军。
  11. ^ 《北史·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延兴初,阳武人田智度年十五,妖惑动众,扰乱京索。以羲河南人望,为州郡所信,遣乘传慰喻。羲到,宣示祸福,众皆散,智度寻见禽斩。以功赐爵泰昌男。
  12. ^ 《魏书·卷七上·帝纪第七》:冬十月壬辰,诏员外散骑常侍郑羲使于刘准。
  13. ^ 《北史·卷三·魏本纪第三》:冬十月壬辰,诏员外散骑常侍郑羲使于宋。
  14.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四·宋纪十六》:魏员外散骑常侍郑羲来聘。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全后魏文·卷五十八·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草》:公讳羲,字幼𬴊,司州荥阳开封人也。肇洪源于有周,胙母弟以命氏。桓以亲贤司徒,武以善职并歌。《缁衣》之作,诵乎奕世。逮郑君当时,播节让以振高风;大夫司农,创解诂以开经义。扬州渊谋,以“十策”匡时;豫州司空,以勋德著称。高祖略,恢亮儒素,味道居真。赵石之兴,征给事黄门侍郎,迁侍中、尚书,赠扬州刺史。曾祖豁,以明哲佐世,后燕中山尹、太常卿、济南贞公。祖温,道协储端,燕太子瞻事。父晔,仁结义徒,绩著宁边。拜建威将军、汝阴太守,绵荣修载,联光千世。公禀三灵之纯气,应五百之恒期。乘和载诞,文明冠世。笃信乐道,据德依仁。孝弟端雅,寡言愍行。六籍孔精,百氏备究。阴阳律历,尤所留心。常慕平仲、子产之为人也,蕴斯文于衡泌,延德声乎州闾。举秀才,答策高第,擢补中书博士。任清务简,遂乘闲述作,注诸经论,撰《话林》及诸文赋诏策,辞清雅博。迁中书侍郎,假员外散骑常侍,南使宋国,宋主客郎孔道均就邸设会,酒行乐作,均谓公曰:“乐其何如?”公答曰:“哀楚有馀而雅正不足,其细已甚,而能久乎?”均嘿然而罢,移年而萧氏灭宋。虽延陵之观昔诗,郑公之听宋乐,其若神明矣。朝廷以公使协皇华,原隰斯光,迁给事中、中书令。总司文史,敷奏惟允,国之律令,是所议定。公长子懿,邕容和令,器望兼资。早综铨衡,能声徽著。敦诗悦礼,尤精易理。季子道昭,博学经书,才冠秘颖。研注图史,文侍紫幄。每在朝堂,公行于前,吏部、秘书随其后,凡厥庶寮,莫不钦其人也。于时有识,比之三陈。后年不盈纪,懿:给事黄门侍郎、太常卿、使持节平东将军、齐州刺史;道昭:中书侍郎、国子祭酒、通直散骑常侍、秘书监、司州大中正、使持节平东将军、光州刺史。父官子宠,才德相承,海内敬其荣也。太和初,除公使持节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公。德政宽明,化先仁惠。不严之治,穆如清风。太和中,征秘书监。春秋年六十有七,寝疾薨乎位。凡百君子莫不悲国秀之永沉,哀道宗之长没。皇上振悼,痛百常往,遣使赠襚,策赠有加,谥曰文,祭以大牢,以太和十七年四月廿四日归葬乎荧阳石门东南十三里三皇山之阳。于是故吏主簿、东郡程天赐等六十人,仰道坟之缅邈,悲鸿休之未刊,乃相与钦述景行,铭之玄石,以扬非世之美,而作颂曰: 爰鉴往纪,稽览前徽,有贤有圣,靡弗应时。繇实契姒,旦亦协姬,于穆郑公,诞应期。伊昔桓武,并美司徒;恭维我君,世监秘书。三坟克阐,五典允敷,文为辞首,学实宗儒。德秀时哲,望高世族。灼灼独明,亭亭孤 。式胄三雍,邹风再烛。作岳河兖,泽移草木。庆灵长发,继叶传光。君既挺发,胤亦含章。文义袭轨,朱绂相望。刊石铭德,与日永扬。 魏永平四年,岁在辛卯刊。
  16. ^ 《魏书·卷九十三·列传恩幸第八十一》:四年,迁尚书令,封爵中山王,加镇东大将军。置王官二十二人,中书侍郎郑羲为傅,郎中令以下皆当时名士。
  17. ^ 《北史·卷九十二·列传第八十》:四年,迁尚书令,进爵中山王,加镇东大将军,置王官二十二人,中书侍郎郑羲为傅,郎中令以下,皆当时名士。
  18.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齐纪一》:是岁,魏尚书令王睿进爵中山王,加镇东大将军;置王官二十二人,以中书侍郎郑羲为傅,郎中令以下皆当时名士。
  19.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高祖初,兼员外散骑常侍,假宁朔将军、阳武子,使于刘准。中山王叡,宠幸当世,并置王官,羲为其傅。是后历年不转,资产亦乏,因请假归,遂磐桓不返。及李冲贵宠,与羲姻好,乃就家征为中书令。文明太后为父燕宣王立庙于长安,初成,以羲兼太常卿,假荥阳侯,具官属,诣长安拜庙,刊石建碑于庙门。还,以使功,仍赐侯爵,加给事中。出为安东将军、西兖州刺史,假南阳公。羲多所受纳,政以贿成。性又啬吝,民有礼饷者,皆不与杯酒脔肉,西门受羊酒,东门酤卖之。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童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并在任廉贞,勤恤百姓,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文明太后为高祖纳其女为嫔,征为秘书监。
  20. ^ 《北史·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孝文初,兼员外散骑常侍、宁朔将军、阳武子,使于宋。中山王叡宠幸当世,并置王官,羲为其傅。是后历年不转,资产亦乏,因请假归,遂盘桓不返。及李冲贵宠,与羲昏姻,乃就家征为中书令。文明太后为父燕宣王立庙于长安,初成,以羲兼太常卿,假荥阳侯,具官属,诣长安拜庙,建碑于庙门。还,以使功,仍赐侯爵。
  21. ^ 《北史·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出为西兖州刺史,假南阳公。羲多所受纳,政以贿成。性又啬吝,人有礼饷者,不与杯酒脔肉,而西门受羊酒,东门沽卖之。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董腾、别驾贾怀德、中从事申灵度并在任廉贞,勤恤百姓,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文明太后为孝文纳其女为嫔,征为秘书监。
  22.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太和十六年卒,赠帛五百匹。尚书奏谥曰宣,诏曰:“盖棺定谥,先典成式,激扬清浊,治道明范。故何曾幼孝,良史不改‘缪丑’之名;贾充宠晋,直士犹立‘荒公’之称。羲虽宿有文业,而治阙廉清。稽古之效,未光于朝策;昧货之谈,已形于民听。谥以善问,殊乖其衷。又前岁之选,匪由备行充举,自荷后任,勋绩未昭。尚书何乃情遗至公,愆违明典!依谥法:博闻多见曰‘文’,不勤成名曰‘灵’。可赠以本官,加谥文灵。”
  23. ^ 《北史·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太和十六年卒,尚书奏谥曰宣。诏曰:“盖棺定谥,先典成式;激扬清浊,政道明范。羲虽宿有文业,而政阙廉清。尚书何乃情遗至公,愆违明典?依谥法,博闻多见曰文,不勤成名曰灵,可赠以本官,加谥文灵。”
  24.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七·齐纪三》:魏南阳公郑羲与李冲婚姻,冲引为中书令。出为西兖州刺史,在州贪鄙。文明太后为魏主纳其女为嫔,征为秘书监。及卒,尚书奏谥曰宣。诏曰:“盖棺定谥,激扬清浊。故何曾虽孝,良史载其缪丑;贾充有劳,直士谓之荒公。羲虽宿有文业,而治阙廉清。尚书何乃情遗至公,愆违明典!依《谥法》:‘博闻多见曰文,不勤成名曰灵。’可赠以本官,加谥文灵。”
  25. ^ 《金石录·卷二十一》:右《后魏郑羲碑》。《魏史·列传》与此《碑》皆云:“羲,荥阳开封人。”《碑》又云:“归葬于荥阳石门东十三里三皇山之阳。”而碑乃在今莱州南山上,磨崖刻之。盖道昭尝为光州刺史,即今莱州也。故刻其父碑于兹山。余守是州,尝与僚属登山,徘徊碑下久之。《传》云:“羲卒,尚书奏谥曰宣。诏以羲虽宿有文业,而治阙廉清,改谥为文灵。”今碑首题云“荥阳郑文公之碑”,其末又云“加谥曰文”。《传》载赐谥诏书甚详,不应差误,而碑当时所立,必不敢讳其一字,皆莫可知也已。
  26. ^ 陶, 钧, 《北魏崔宾媛墓志考释》, 《收藏家》 (06期), 2012年, (06期): 25–34 [2015-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7. ^ 周晓薇,王其祎. 《贞石可凭 新见隋代墓志铭疏证》. 北京市: 科学出版社. 2020年8月: 68–70. ISBN 978-7-03-063746-8 (中文(繁体)). 
  28.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赞皇西高北朝赵郡李氏家族墓地》. 科学出版社. 2021.09: 110–142. ISBN 9787030698766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