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文制
双文制(英语:digraphia)是一个社会语言学的术语,指一个语言使用多种文字的现象,[1]有的学者又将它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共时性双文”,即一个语言同时有多种文字。第二种则是“历时性双文”,即一个语言转换文字的过渡时期。[2] 另外,因为双文制并不一定是一语双文的,所以也有学者把它翻译为“多文制”或“多文字”。
术语
编辑词源
编辑美国汉学家、语言学家约翰·德范克(John DeFrancis)于1984年曾用了digraphia一词,又将之翻译到中文,从而得出“双文制”一词。德范克将该词定义为“同一个语言中使用一或更多种文字”,并且用了“双文制”一词说明现代汉语中拼音、汉字并用的现象。[4] 至于英语digraphia一词,则和法语digraphie同源,都是从希腊语的前缀δι-(双、二)和词根-γραϕία(文字)衍生而出的。
历史
编辑新词提倡者
编辑分别有四个不同的作者以diglossia一词为参考,并类推出了digraphia这个词的。
研究桑海语的语言学家切赫·泽玛(Petr Zima)于1974年初次用了“双文制”一词来描述豪萨语中一语双文的现象,即拉丁字母与阿拉伯字母两者并用。[5]另外,泽玛又分别定义了双文制(digraphia)和单文多形(diorthographia)两种文字现象:
- 双文制:“一个语言中有两种文字共存……”
- 单文多形:“一个语言中只有一种文字,而差别则仅在于书写形体上。”[6]
用法
编辑共时性双文
编辑库尔德语
编辑地处中东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国交界处之库尔德族所使用的库尔德语,由于不同国家的库尔德族人所使用的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库尔德语在土耳其境内采用的是跟土耳其语相同的拉丁字母,而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境内的库尔德族人仍以传统的阿拉伯字母书写库尔德语。
蒙古语
编辑蒙古国与内蒙古自治区两地的蒙古族人,最早在元朝建立之前使用了从回鹘字母改良的蒙古文字;而外蒙古独立后,由于外蒙曾在苏联势力范围内,苏联当局在外蒙境内使用西里尔字母,并成为今日蒙古国的官方文字。现今内蒙的蒙族人使用的蒙古语以回鹘式蒙古文书写,而外蒙的蒙族人使用的蒙古语则以西里尔字母书写,但两种版本的蒙古语可共通。然而,由于蒙古字母是纵排书写,其在互联网上的使用不如西里尔蒙古文广泛。
日语
编辑日语书写系统是有一个十分复杂的双文制的。威廉·C·汉纳斯(William C. Hannas)将日文的双文制区别为两种:即并不常用的日罗混排(日文、罗马字)和现代日文中的“一语三文”。日罗混排,也就是日文、罗马字母并用,通常见于外来语,如DVD一词。日文的书写系统,则是同时使用汉字、片假名、平假名三者。汉字用于汉语词,平假名用于日语词,片假名则用于外来词和强调文意。[7] 譬如说,“日本”的日语发音是Nihon(IPA:/ni.ho.ɴ/),正常来说都会用汉字写作“日本”,但是偶尔也会用平假名写作“にほん”,片假名写作“ニホン”,或者甚至用日语罗马字写作“Nihon”。写日文是有多种选择的,而不同的写法也各有含义。[8]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编辑南斯拉夫时期,领导人狄托为了解决民族和语言问题,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为官方语言,并同时以拉丁字母(适用于今日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与科索沃)与西里尔字母(适用于今日马其顿),而相当于今日的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山等地区都有西里尔与拉丁字母混用的情形;后来在南斯拉夫内战后,各民族先后脱离贝尔格莱德中央政权纷纷独立,并回复了各民族的语言;目前仍只有塞尔维亚语同时使用拉丁字母与西里尔字母书写,并可相互转换。
北非的阿拉伯语
编辑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仍会将阿拉伯字母与拉丁字母一起并列使用,其中摩洛哥当地自2003年又将柏柏尔语的提非纳字母纳入官方文字一起使用。
历时性双文
编辑土耳其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土耳其语以阿拉伯文书写;后来在一次大战后,凯末尔为求土国现代化并与国际接轨,引进了拉丁字母转写系统,后来拉丁字母取代了阿拉伯文,成为土国的官方文字。
中亚的哈萨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塔吉克、阿塞拜疆等国,早年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曾以阿拉伯文书写当地语言;后来并入了苏联控制范围,苏联当局也向这些国家推广西里尔字母;最后在苏联解体后,各国回复了自己的语言,阿塞拜疆、乌兹别克与土库曼改用了拉丁字母,而哈萨克、塔吉克和吉尔吉斯则使用西里尔字母。
越南曾在早期从中国引入了汉字并依照越南国情改良为喃字,后来在法国殖民时期,法国殖民当局将原本的越南喃字全面改良为拉丁化书写方式,并成为今日的越南文。
满族人与其前身女真人,先后建立了金国与满清。在完颜阿骨打创立的金国时期,使用了模仿汉字的女真文,后来于蒙古人消灭金国后逐渐没落;女真人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并采用了改良自蒙古文字的满文做为女真人自女真文之后的书写方式,而北京的清朝古迹,如紫禁城、雍和宫等地,都有满汉双语并列书写的牌匾。
朝鲜半岛在李氏朝鲜末期一直到二战分裂前,曾将谚文与汉字一同混写,但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半岛北方的朝鲜将汉字彻底废除,并实现纯谚文的书写系统;而半岛南方的韩国,一直到1976年前都以谚文与汉字的混写为主,直到朴正熙上台后才慢慢实现纯谚文的书写系统,但韩国至今仍会使用少量的汉字写在谚文旁边来解释歧意。
现代标准汉语的双文制
编辑繁简中文是否双文制尚有争议,辩论者认为繁简中文属于多中心语言或双字形(diglyphia),而非双文制[9]。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国共内战在中国大陆的全面胜利,后来在1950年代末,为了解决教育水平偏低的农工阶层识字率不足的问题,当局提出了“汉字简化方案”,并创立了简体中文;后来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曾试办了“二简字”的推广,但二简字并没有得到普及,最后仍未被接受。相反,当时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制外的香港、澳门与台湾则通用繁体中文(台湾官方称作“正体中文”),并沿用至今。不过随着两岸三地交流频繁,部分的书面和影视出版品、电脑软件都可相容于繁简体中文,以供两岸不同文字用户使用。
参考
编辑- ^ Dale, Ian R.H. Digraph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1980, 26: 5–13.
- ^ Cheung, Yat-Shing.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digraphia: the case of Chinese. K. Bolton and H. Kwok (编). Sociolinguistics Today: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1992.
- ^ 张学谦.《行向多文字ê台语文——─文字态度kap政策论文集》[永久失效链接]. 睿煜出版社
- ^ DeFrancis, John (1984). "Digraphia." Word 35, 59–66.
- ^ Zima, Petr. 1974. Digraphia: The case of Hausa. Linguistics 124, 57–69.
- ^ Zima (1974), p. 58.
- ^ Hannas, William C. (1997). Asia's Orthographic Dilemm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pp. 299-300.
- ^ Sebba, Mark (2009).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writing systems research." Writing Systems Research 1.1, p. 38.
- ^ Xieyan Hincha (2004). Two Steps Toward Digraphia in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no-Platonic Papers 134.
外部链接
编辑- New Perspectives on Digraph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lena Berlanda
- Biscriptality – Sociolinguistic and Cultural Scenarios Confere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eidelberg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Writing Systems and Society, "Scripts become flags", Ozideas
- Diglossia as a Sociolinguistic Situation, Harold F. Schif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