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苹果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12月31日) |
沿革
编辑清朝末期,静宁地区淘汰本土柰果,推广种植西方改良苹果品种。早年当地民众主要采用自发零星种植果园,其管理和收益均较为落后。1988年,静宁县政府调查后,提出《关于发展果树生产的决定》,在全县掀起建苹果园的热潮,广泛种植日本红富士品种,从当年2.4万亩提高到2002年的20万亩。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划定静宁为苹果优势产区,当地政府趁机鼓励民众继续扩大优势,组建静宁县果业局,将果品产业定位为全县第一产业[1]。2006年9月4日,提交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静宁县也成为甘肃省苹果出口第一县。截至2013年,静宁县苹果面积达到101.2万亩,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苹果种植面积之首[2]。
静宁苹果以着色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脆为特点。主要以李店河流域的仁大、李店、治平、深沟,以及葫芦河流域的甘沟、古城、城关、城川等地区为主[3]。
参考
编辑- ^ 杨俊虎主编. 党办党校 党校为党 甘肃省平凉市党校系统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文集.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06: 106–108. ISBN 978-7-5112-1309-9.
- ^ 刘英著.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研究.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5-07: 133–134. ISBN 978-7-226-04810-8.
- ^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编;杜灵通撰. 中国地理百科 陇中黄土地.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2015-11: 147. ISBN 7-5100-8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