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
禅定,或称禅观[1],即是禅那(梵语:Dhyāna,巴利语:Jhāna),简称禅,汉传佛教的译词。简称为“禅”的禅那是音译,“定”是禅那的意译[2],因此“禅定”是音义并举的梵汉合体译词。
辨义
编辑梵语有七个名词皆与汉译佛典之“定”有关,但它们之间有细微不同。这七名词分别为:三摩地/三昧(Samādhi)[4]、三摩钵底(Samāpatti)、三摩呬多(Samāhita)、驮演那(Dhyāna,又译禅那)[2]、奢摩他(Śamatha)、现法安乐(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a)、质多医迦阿羯罗多(Cittaikāgratā,心一境性)等。
在印度佛教传统中,禅那与三昧各有其定义,不会被混淆。据《大毘婆沙论》,禅那专指色界四禅;三摩地则涵盖所有类型的定境。换言之,印度佛教认为,只要心不散乱,制心一处,都可以称为三昧。在一切三昧境界中,佛教特别重视的是能作为正观与断结基础的定,也就是四种色界的禅定境界,称为禅那。
在汉译佛典的译语中,禅定多半是指禅那,如禅定波罗蜜,对译dhyāna pāramī。另外,禅定一词也可能用来对译pratisaṃlāna,这是指禅坐、打坐、燕坐[5]。
修行
编辑人要透过佛教行法、修行、读经,了解现象世界是众生一念无明爱染心五毒所造,慢慢修行才能走向觉悟,详见龙树菩萨大智度论里头有写佛教修行方式。
《楞严经》中提到在修定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奇境,或许是随禅定功夫(定功)深入而渐得的神通。
三昧
编辑- 三昧(Samādhi),梵文称三摩地,意为等持,只要心不散乱,专注于所缘境,皆可称为三摩地[6]。
- 三摩钵底(Samāpatti),意为等至,指心至平和之境,范围较三摩地为广,包含一切有心定、无心定、甚至片刻的定心。三摩半那(samāpanna)则指已入定中[7]。
- 三摩呬多(Samāhita),意为等引,指摄心至于安定平和之境[8]。
- 心一境性(Cittaikāgratā)。[9][10]
禅那
编辑- 禅那(Dhyāna),与三昧(Samādhi)两者的分别在于,禅那的范围窄而定的范围宽。禅那专指色界以上的四种禅境界,而欲界诸定因智慧狭小,不能称为禅[11]。佛陀与其弟子多以四禅力证入涅槃。
- 奢摩他(Śamatha,又译为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意思是止、寂静、能灭等。止息一切杂念、止息诸根恶不善法,所以能够熄灭一切散乱烦恼。
- 以四禅为基础,远离妄想,身心寂灭,安住在现前的法乐之中,就是现法安乐,或称现法乐住(梵: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a,巴:Diṭṭhadhammasukhavihārā)。
禅定的层次
编辑- 欲界禅定
- 粗心住
- 细心住
- 欲界定
- 未到地定
- 色界禅定
- 初禅(离生喜乐)
- 二禅(定生喜乐)
- 三禅(离喜妙乐)
- 四禅(舍念清净)
- 无色界禅定
- 空无边处定
- 识无边处定
- 无所有处定
- 非想非非想处定
- 灭尽定(想、知灭尽)
禅定的种类
编辑法华玄义卷四上记载禅可以分为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等三种禅。
- 出世间禅:小乘禅、大乘禅、金刚乘禅、最上乘禅(祖师禅)(如来清净禅)、如来禅。
禅定的姿势
编辑禅定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姿势与结手印来修练,佛教将其分成行、住、坐、卧四者,其中又以坐禅为传统并最为流行。
- 行姿
- 住姿
- 坐姿
- 单跏趺坐:俗称单盘。
- 双跏趺坐:最常见的禅坐姿势,俗称双盘、莲花坐。
- 如意坐:左脚在上,俗称方便坐。
- 金刚坐:右脚在上,俗称吉祥坐。
- 散盘:
- 至善坐
- 缅甸坐
- 卧姿
- 狮子卧
- 吉祥卧
- 手印
- 禅定印
汉传发展
编辑中国禅宗所说禅的意义就是在心得决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定。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对上根利智者而言,禅定并无一定之形式。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十字街头好参禅。”“如来于二六时中常起观照。”只要念念觉照,当下“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时时刻刻保任,修无修修,行无行行,修一切善而不执著所修之善,断一切恶且故不为一切恶所缚,当下这念心便是归于中道。
禅定与禅宗
编辑一般调养身心为主的数息禅坐、安般禅定并不等于禅宗,因为禅宗虽然也鼓励参禅、或修打坐禅定,以先期调适身心,但是更重视般若智慧的开悟,并且明白的说世间禅定并不能让人解脱生死的烦恼。佛教将禅定分成世间定与出世间定二者。世间定,亦即四禅八定,这是任何外道、凡夫甚至畜生道众生都可能达到的境界。已能进入四禅八定的众生,经由修学可能会得到一些神奇的能力,也就是神通,也可以暂时止息身处五浊恶世欲界的种种身心痛苦。但是一旦定力散失,离开定境,很快又回到世间烦恼中。
因此佛教并不专注于世间禅定的修练,而是将世间禅定当成追求解脱的辅助方法之一,最终目的在于追求能究竟解脱一切世间烦恼的出世间定:“解脱无明与无始无明烦恼”。
六祖大师指导别人时曾说:“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禅宗目的不是禅定。 如枯木一般的枯心静坐乃至灭尽定,禅宗都不给予肯定。古训“死水不养蛟龙”者是。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于夏四月,寂止一处,修悲禅观”(《Mahāgovindasutta》:“vassike cattāro māse paṭisallīyituṃ, karuṇaṃ jhānaṃ jhāyituṃ”)
太虚. 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 (PDF).所以,禅那虽可名定,而定中有观、有慧,方为禅那之特义,故禅那亦云禅观。
- ^ 2.0 2.1 智𫖮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禅是外国之言,此间翻则不定,今略出三翻。……二、举例往翻,如檀波罗蜜此言“布施度”。禅波罗蜜此言“定度”,故知用“定”以翻禅。……翻禅为定者,此可对果。何以故?定名静默,行人离散求静,既得静住,酬本所习故以对果。”
竺法护译《弘道广显三昧经》:“何谓五枝?施度无极,戒度无极,忍度无极,进度无极,定度无极,是为五枝” - ^ 禅源诸诠集都序:「禪是天竺之語,具云禪那。中華翻為思惟修,亦名靜慮,皆定慧之通稱也。源者是一切眾生本覺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稱為禪那。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
- ^ 《长阿含·游行经》:“戒定慧解上,唯佛能分别”
《长部·大般涅槃经》:“戒、定与慧,以及无上解脱,这些法被有名声的乔达摩领悟。(Sīlaṃ samādhi paññā ca, vimutti ca anuttarā; Anubuddhā ime dhammā, gotamena yasassinā. )。”
《六门教授习定论》:“于所缘处,令心善住,名之为定(Samādhi)。由不散乱、不动摇故。……“有依”谓是三定:一有寻有伺定(savitarka-savicāra-samādhi)、二无寻唯伺定、三无寻无伺定。” - ^
《杂阿含968经》:给孤独长者作是念:“我今出太早,世尊及诸比丘禅思未起,我宁可过诸外道住处。”
《别译杂阿含202经》:(给孤独长者)复作是念:“我若往彼,日时故早,如来犹未从禅定起,我今应先至彼外道所住之处。”
《增支部10集93经》:那时,屋主给孤独这么想:“这大概不是见世尊的适当时机,世尊在独坐(Paṭisallīno bhagavā);也不是见值得尊敬的比丘们的适当时机,值得尊敬的比丘们在独坐,让我前往其他外道游行者们的园林。” - ^ 《大智度论》说:“一切禅定摄心,皆言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
- ^ 《一切经音义》:“欲入定时名三摩钵底,正在定中名三摩半那。”
- ^ 《瑜伽师地论》:“若有获得九相住心中第九相住心,谓三摩呬多。”
- ^ 《俱舍论颂疏》:“心一境性,名之为定。”“问:何等名心一境性;答:谓能令心专注一所缘。”
- ^ 《清净道论》:“善心一境性〈Cittekaggatā〉为定……以等持(Samatha)之义为定。为什么名为等持呢?即对一所缘而平等的平正的保持与安置其心与心所;是以那法的威力而使心及心所平等与不散乱不杂乱的住于一所缘中,便是等持……这里的定是以不散乱为(特)相,以消灭散乱为味(作用),以不散动为现起(现状)……故知乐为定的足处(近因)。”
- ^ 《大智度论》卷28:“四禅亦名禅,亦名定,除四禅,诸馀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