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 (大西洋)
北海(挪威語:Nordsjøen;瑞典語:Nordsjön;丹麥語:Nordsøen / Vesterhavet;德語:Nordsee;荷蘭語:Noordzee;法語:Mer du Nord;英語:North Sea)是北大西洋的一部分,位於大不列顛島以東,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南和歐洲大陸以北。北海海底有豐富的石油儲藏,作為布蘭特原油指數的基礎。
北海 | |
---|---|
位置 | 大西洋 |
座標 | 56°N 03°E / 56°N 3°E |
類型 | 海 |
主要流入 | 波羅的海、易北河、威悉河、埃姆斯河、萊茵河/瓦爾河、默茲河、斯海爾德河、斯佩河、泰河、福斯河、泰恩河、蒂斯河、亨伯河、泰晤士河 |
所在國家 | 挪威、丹麥、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及英國 |
最大長度 | 960公里(600英里) |
最大寬度 | 580公里(360英里) |
表面積 | 750,000平方公里(290,000平方英里) |
平均深度 | 95公尺(312英尺) |
最大深度 | 700公尺(2,300英尺) |
水體體積 | 94,000立方公里(23,000立方英里) |
鹽度 | 3.4至3.5% |
最高溫度 | 17℃ |
最低溫度 | 6℃ |
參考 | 海上安全及皇家比利時自然科學院 |
位置 | |
北海向西南通過多佛爾海峽(法國稱加來海峽)和英吉利海峽(法國稱拉芒什海峽)與凱爾特海相通,向東通過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與波羅的海相連,向北是挪威海。
斯凱爾特河、默茲河、萊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和泰晤士河是注入北海的主要河流。重要的島嶼或群島有北弗里西亞群島、黑爾戈蘭島、東弗里西亞群島和西弗里西亞群島。
北海周邊的國家有英國、挪威、丹麥、德國、荷蘭、比利時和法國。重要城市有阿伯丁、愛丁堡、加來、奧斯坦、鹿特丹、海牙、哈勒姆、威廉港、不來梅哈芬、庫克斯港、埃斯比約、卑爾根、哥德堡等等。此外倫敦、不來梅哈芬和漢堡是北海重要的內陸港城。
地理
編輯北海的西邊是英國的奧克尼群島及英國本士東岸[1],東邊和南邊是北歐及中歐等國,包括挪威、丹麥、德國、荷蘭、比利時和法國[2],南邊在越過多佛爾海峽後,北海以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相連[1][2],北海東邊以斯卡格拉克海峽及卡特加特海峽和波羅的海相連[2],海峽一邊是丹麥,另一邊是挪威和瑞典[1]。北海的北邊有昔德蘭群島,和大西洋東北邊的挪威海相連[1][3]
北海長超過970公里(600英里),寬超過580公里(360英里),總面積750,000平方公里(290,000平方英里),體積94,000立方公里(23,000立方英里)[4]。在北海邊緣有許多島嶼及群島,包括設德蘭群島、奧克尼群島及弗里西亞群島[2]。從歐洲大陸及不列顛群島有許多淡水流進北海英倫,大部份歐洲的河最後會流到北海及波羅的海。其中最大的河是易北河,最重要的河則是萊茵河-馬士河水體[5]有約一億八千萬人住在流往北海的河流流域中,其中也包括一些高度工業化的地區 [6]。
經濟
編輯政治地位
編輯北海周邊國家宣稱擁有12海浬的領海,各國對於該區域有排除他國的捕魚權利[7]。而歐盟共同漁業政策協調各國捕魚權及歐盟國家間和歐盟國家與挪威間的爭端[8]。
石油及天然氣
編輯早於1859年,在北海的沿岸地區已經發現了石油,而在1910年則發現了天然氣[9]。自1966年,周邊的國家便開採石油及天然氣。
試鑽油井自1966年啟用,其後在1969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發現Ekofisk油田,其中含有低硫的原油[10][11]。1971年商業開發正式開始,以油輪運輸原油。1975年後,Ekofisk油田與英國的輸油管接通,到1977年輸油管伸延到德國[12]。
1973年的石油危機之後,國際油價攀升使開採北海石油儲量更具有吸引力[13],自此以後石油公司大量投資開發北海油田。雖然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但油品品質高,周邊地區政治穩定,貼近西歐市場,使北海成為重要產油區[11]。
除了Ekofisk的油田,Statfjord油田由於有第一條跨越挪威海溝的油管而聞名[14]。北海最大的天然氣領域,巨魔(Troll)氣田,位於挪威海溝,設有一個深度超過300米(980英尺)的巨大Troll油井平台,抽取原油。
從北海中提取的布倫特原油,它的價格被視為世界標準價格之一[15]。北海是西歐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藏區,是世界非OPEC地區的主要產油區之一[16] 。
漁業
編輯北海是歐洲最大的漁場,在全球商業捕撈的魚量中超過5%[1],集中在南部沿海水域,主要是用拖網方式進行[17]。1995年,在北海捕獲的魚類和貝類的總量約350萬公噸[18]。除了魚,意外捕撈,被棄置的漁獲物每年約有100萬公噸。
近幾十年來,過度捕魚導致許多漁業活動不能持續、破壞海洋食物鏈和成本上升[19]。當中鯡魚、鯖魚、鱈魚和鰈漁因為捕撈而可能很快大幅減少。現時已在北海進行歐盟共同漁業政策,當中的目標是盡量減少浪費魚類資源、減少棄魚對環境的影響、提高漁業生產力、穩定漁業和水產品加工的市場,並提供價格合理的魚給消費者[20]。
旅遊業
編輯北海沿海水域及海灘,例如比利時、荷蘭、德國和丹麥的海岸,是遊客熱門目的地。北海步道是連接北海周圍7個國家的長途步道。因為當地的強風,帆板和帆船成為流行運動。而在泥灘遠足、休閒垂釣和觀鳥等亦是其他受歡迎的活動之一。
北海沿岸的氣候條件,亦成為療養勝地。早在19世紀,旅客已經在北海沿岸的療養和休假。據說當地海風帶來的空氣、溫度、風、水和陽光,激活人體的防禦系統,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免疫系統的有益,並對癒合皮膚和呼吸道系統有幫助。
海運業
編輯另見:北海港口名單
北海是非常重要的海上要點,並且是世界最繁忙的航道[7]。鹿特丹是以貨物吞吐噸位計算下,歐洲最繁忙的港口,也是世界第四個最繁忙的港口,其他沿海主要港口包括:安特衛普(第16名)、漢堡(第27名),不來梅/費利克斯托及菲力斯杜港(二個都是30名)[21]。
另一方面,漁船、船離岸產業、體育賽艇、遊艇以及從北海或波羅的海港口的上落的商船都使用到北海。當中多佛爾海峽每天都有超過400個商業船隻經過。北海沿岸亦連續無數的運河系統、河流、人工港口等,以方便交通。而連接北海與波羅的海的基爾運河,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人工航道,在2009年平均每天89船隻使用(不包括運動艇和其他小型船隻)。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L.M.A. Europe. University of Chicago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Macropædia 18 Fifteenth. U.S.A.: Encyclopadia Britannica Inc.: 832–835. 1985. ISBN 0-85229-423-9.
- ^ 2.0 2.1 2.2 2.3 Ripley, George; Charles Anderson Dana. The American Cyclopaedia: A Popular Dictionary of General Knowledge (Digitized 2007-10-11 by Google Books online).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883: 499 [2008-12-26].
- ^ Helland-Hansen, Bjørn; Fridtjof Nansen. IV. The Basin of the Norwegian Sea.. Report on Norwegian Fishery and Marine-Investigations Vol. 11 No. 2. Geofysisk Institutt. 1909 [2009-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4).
- ^ About the North Sea: Key facts. Safety at Sea project: Norwegian Coastal Administration. 2008 [200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9).
- ^ Ray, Alan; G. Carleton; Jerry McCormick-Ray. Coastal-marine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Policy (Digitized by Google Books online) illustrate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262 [2009-01-21]. ISBN 0-632-05537-5.
- ^ Chapter 5: North Sea (PDF). Environmental Guidebook on the Enclosed Coastal Seas of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Enclosed Coastal Seas. 2003 [2008-11-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12-17).
- ^ 7.0 7.1 Barry, M.,, Michael; Elema, Ina; van der Molen, Paul. Governing the North Sea in the Netherlands: Administering marine spaces: international issues (PDF). Frederiksberg, Denmark: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urveyors(FIG). 2006: 5–17, Ch. 5 [2009-01-12]. ISBN 879090755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2-05).
- ^ About the Common Fisheries Policy. European Commission. 2008-01-24 [200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5).
- ^ Glennie, K. W. Petroleum Geology of the North Sea: Basic Concepts and Recent Advances.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8: 11–12. ISBN 978-0-632-03845-9.
- ^ Pratt, J. A. Ekofisk and Early North Sea Oil. T. Priest, & Cas James (編). Offshore Pioneers: Brown & Root and the History of Offshore Oil and Gas. Gulf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1997: 222 [2008-12-08]. ISBN 0-88415-138-7.
- ^ 11.0 11.1 Lohne, Øystein. The Economic Attraction. The Oil Industry and Government Strategy in the North Sea. Taylor & Francis. 1980: 74. ISBN 0-918714-02-8.
- ^ TOTAL E&P NORGE AS – The history of Fina Exploration 1965–2000. About TOTAL E&P NORGE > History > Fina. [2009-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07).
- ^ McKetta, John J. The Offshore Oil Industry. Guy E. Weismantel (編). 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Processing and Design: Volume 67 –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tective Coating Systems to Zeolite. CRC Press. 1999: 102. ISBN 0-8247-2618-9.
- ^ Statpipe Rich Gas. Gassco. [200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4).
- ^ North Sea Brent Crude. Investopedia ULC. [200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6).
- ^ North Sea. Country Analysis Brief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January 2007 [2008-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9).
- ^ Sherman, Kenneth; Lewis M. Alexander; Barry D. Gold. Large Marine Ecosystems: Stress, Mitig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3, illustrated.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3: 252–258 [2009-01-12]. ISBN 0-87168-506-X.
- ^ MUMM – Fishing. Royal Belgian Institute of Natural Sciences. 2002–2008 [2008-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2).
- ^ Clover, Charles. The End of the Line: How overfishing is changing the world and what we eat. London: Ebury Press. 2004. ISBN 0-09-189780-7.
- ^ Olivert-Amado, Ana. The common fisheries policy: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European Parliament Fact Sheets. 2008-03-13 [2007-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2).
- ^ World Port Rankings (PD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ort Authorities. 2008 [2010-07-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