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覿(1081年—1169年),字仲益,號鴻慶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武進)人。

生於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辛酉[1],八歲時曾見過蘇軾[2][3],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進士[4]。政和四年(1114年)中博學宏詞科[5],爲秘書省校書郎[6]。欽宗即位時,由國子司業擢為侍御史。當時蔡京等亂政,「挾繼志述事之名,建蠹國害民之政,祖宗法度,廢移幾盡。」,後因爭論太學生伏闕事,出知和州。不久,召試中書舍人靖康之變時,金兵破汴京,曾草擬降書,有「三里之城,遂失籬藩之守;十世之廟,幾為灰燼之餘。既干汗馬之勞,敢緩牽羊之請……上皇負罪以播遷,微臣捐軀而聽命 」之語[7]。高宗即位後,因寫降書事被罷斥。因擅文詞,又命為中書舍人。

建炎二年(1128年),知平江府(今江蘇蘇州)。建炎三年(1129年),出知溫州,改知平江府,因擾民革職。紹興元年(1131年),起知臨安府(南宋都城杭州),又因盜用軍錢被除名,操守屢遭非議,遭象州羈管。紹興四年(1134年),始放還,後居太湖二十餘年[8]。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卒[9]。有《鴻慶居士集》、《內簡尺牘》傳世。

逸事

編輯
  • 一說孫覿是蘇軾之子[10]馮夢禎在《跋孫覿尚書尺牘》一文表示孫覿為「東坡遺體」。光緒《武進陽湖縣誌》亦稱「蘇軾見孫冶原愨,贈以孕妾,七月生子」。趙翼《陔餘叢考》卷四十一《孫覿為東坡子》則力斥其非,「城中有觀子巷,云是棄婢生(孫)覿,以(孫)覿見(東)坡之遺蹟。王阮亭則力辨之,謂(東)坡往陽羨,見一童子頗聰慧……(東)坡甚喜之。據此,則(孫)覿非(東)坡子明矣。」。

注釋

編輯
  1. ^ 《武進陽湖縣誌》卷十九
  2. ^ (東)坡歸宜興,道由無錫洛社,嘗至孫仲益家。仲益年在齠齔。(東)坡曰:「孺子習何藝?」孫(覿)曰:「學對屬。」 (東)坡曰:「試對看。」徐曰:「衡門稚子璠璵器,」孫(覿)應聲云:「翰苑神仙錦繡腸。」(東)坡撫其背曰:「真璠璵器也,異日不凡!」(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三)
  3. ^ 玉照新志》載「仲益以辛酉生,是年八歲矣」
  4. ^ 清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一九
  5. ^ 《重修毗陵志》卷一一
  6. ^ 《鴻慶居士集》卷三二《與吳世範帖》
  7. ^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
  8. ^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五、六、一○、一二、一六、一八、二二、二七、四一、五三
  9. ^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
  10. ^ 堯山堂外紀》卷五十六·宋:「孫覿,字仲益。相傳東坡南遷時,一妾有娠不得偕往,出嫁吾常孫氏,比歸覓之,則仲益生六七齡矣。命名曰覿,謂賣見也。後官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