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特·馮·施萊謝爾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2年3月21日) |
庫爾特·馮·施萊謝爾 (德語:Kurt von Schleicher 1882年4月4日—1934年6月30日) 是一位德國將軍,也是魏瑪共和國的最後一任總理。
庫爾特·馮·施萊謝爾 Kurt von Schleicher | |
---|---|
德國總理 | |
任期 1932年12月3日—1933年1月30日 | |
總統 | 保羅·馮·興登堡 |
前任 | 法蘭茲·馮·巴本 |
繼任 | 阿道夫·希特勒 |
普魯士自由邦內閣首長 | |
任期 1932年12月3日—1933年1月30日 | |
前任 | 法蘭茲·馮·巴本 |
繼任 | 法蘭茲·馮·巴本 |
德國國防部長 | |
任期 1932年6月1日—1933年1月30日 | |
總理 | 法蘭茲·馮·巴本 自己 |
前任 | 威廉·格勒納 |
繼任 | 維爾納·馮·勃洛姆堡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Kurt Ferdinand Friedrich Hermann von Schleicher 1882年4月7日 德意志帝國普魯士王國布蘭登堡省哈非爾河畔布蘭登堡 |
逝世 | 1934年6月30日 德意志國 波茲坦巴伯爾斯貝格 | (52歲)
配偶 | Elisabeth von Schleicher(1931年結婚) |
母校 | 普魯士戰爭學院 |
職業 |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德意志帝國 威瑪共和國 |
服役 | 德意志帝國陸軍 國家防衛陸軍 |
服役時間 | 1900–1932 |
軍銜 | 步兵上將 |
參戰 | 一戰 |
生平
編輯施萊謝爾在勃蘭登堡省哈弗爾河畔勃蘭登堡出生,父親是普魯士官員,母親是船主的女兒。他在軍官學校畢業後,1900年加入德軍成為陸軍少尉。
一戰期間,上司是威廉·格勒納。1920年代,施萊謝爾在國家防衛軍扶搖直上,成為了軍隊與文官政府之間的重要中介人。他通常喜歡在幕後策劃調查,讓與軍隊友好的報章編造文章,並不時利用告密者了解政府部門的行動。故此,他的才能令他能夠領導部長事務辦公室 (Ministeramt) 。雖然他抱着普魯士式的權威態度看待秩序、紀律和所謂魏瑪時代的腐敗,但他相信軍隊應該令社會各方面團結,實踐它的社會義務。而且,他也反對為易北河以東、同為容克的人提供援助 (Osthilfe)。故此,他在經濟政策方面比較溫和。
德國聯邦大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委任海因里希·布呂寧為總理,開始總統內閣制。布呂寧於1930至1932年執政期間,施萊謝爾在前者的總統內閣背後扮演重要角色,作為當時國防部長威廉·格勒納將軍的副手。
後來施萊謝爾與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交好,並與布呂寧和格勒納有衝突。施萊謝爾的計謀是布呂寧內閣在1932年5月崩潰的主要原因。
弗朗茨·馮·帕彭接任總理,委任施萊謝爾為國防部長。然而施萊謝爾並非跟帕彭一樣保守。在該年一次電台訪問中,他模糊表示反對軍事獨裁或是由軍隊支持的傀儡政權。最後,施萊謝爾與帕彭發生衝突。1932年11月議會大選後,政府未能保持有效的議會大多數,於是帕彭被迫辭職。施萊謝爾接任為德國總理。
為了重獲議會大多數,施萊謝爾的計劃就是組成一個由他領導的工黨政府 (Querfront),團結德國數方難以應付的勢力於一個非議會、專政但又有參與性的政府。於是,他就拉攏社民黨工會聯盟、天主教工會聯盟和納粹黨左翼。然而,斯特拉瑟當時在與希特勒的權力鬥爭中漸漸處於下風。
這個計劃最初略有成果,但最後施萊謝爾遭到兩方的抵制。另一方面,先前被迫下台的帕彭知道,總統興登堡開始懷疑施萊謝爾想實踐議會政治,也鄙視他願意與社民黨合作。於是帕彭多番勸諭年老的興登堡總統任命希特勒為新總理,並由右派政黨德國國家人民黨在議會做執政黨。按照計劃,該黨會與帕彭控制納粹黨的擴張。施萊謝爾並不知道,帕彭其實分別與希特勒和興登堡在秘密談判。之後,興登堡拒絕為施萊謝爾使用緊急法令和解散議會。總統興登堡免去施萊謝爾職務,任命希特勒在1933年1月30日接任總理,至此成為魏瑪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理。
1934年6月30日長刀之夜中,施萊謝爾與他的妻子伊麗莎白在波茨坦別墅被納粹黨人槍殺,有指是希特勒下令。他十六歲的繼女首先發現他們的屍體。
參考
編輯- Bracher, Karl Dietrich Die Aufloesung der Weimarer Republik; eine Studie zum Problem des Machtverfalls in der Demokratie Villingen: Schwarzwald,Ring-Verlag, 1971.
- Turner, Henry Ashby Hitler's thirty days to power : January 1933, Reading, Mass. : Addison-Wesley, 1996.
- Wheeler-Bennett, Sir John The Nemesis of Power: German Army in Politics, 1918-1945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1932年12月-1933年1月施萊謝爾的內閣
編輯- 庫爾特·馮·施萊謝爾 – 總理
- 康斯坦丁·馮·諾伊拉特 - 外交部長
- 弗朗茨·布拉赫特 - 內政部長
- 約翰·路德維希·什未林·馮·克羅西克伯爵 - 財政部長
- 赫爾曼·瓦姆博爾德 - 經濟部長
- 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卡爾·西魯普 - 勞工部長
- 庫爾特·馮·施萊謝爾 - 國防部長 (Reichswehrministerium)
- 弗朗茨·居特納 (人民黨) - 司法部長
- 保羅·馮·埃爾茨-呂貝納赫男爵 - 郵政部長和交通部長
- 馬格努斯·馮·布勞恩男爵 (人民黨) - 農業部長
- 京特·格雷克 - 國家就業及東部援助專員 (Reichskommissar für Arbeitsbeschaffung
und Ostsiedlungskommissar)
官銜 | ||
---|---|---|
前任: 威廉·格勒納 |
德國國防部長 1932-1933 |
繼任: 費迪南德·馮·布雷多 (代理) |
前任: 弗朗茨·馮·帕彭 |
德國總理 1932-1933 |
繼任: 阿道夫·希特勒 |
普魯士總理 1932-1933 |
繼任: 弗朗茨·馮·帕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