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舒誥(1475年—1526年),字欽之,號西泉,又號浯池湖廣長沙府攸縣人,站籍,治《易經》,明朝政治人物。

易舒誥
大明翰林院檢討
籍貫湖廣長沙府攸縣
出生成化十一年(1475年)九月二十日
湖廣攸縣
逝世嘉靖五年(1526年)十二月十三日
湖廣攸縣
配偶蕭氏
親屬曾祖易耀,祖易顒
易萬福,母劉氏
出身
  • 弘治十一年戊午科舉人
  • 弘治十八年乙丑科同進士出身

生平

編輯

湖廣鄉試第四十七名。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會試第八十二名,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一名進士[1][2]。選翰林院庶吉士。正德三年(1509年),任翰林院檢討,修纂《明實錄》。因忤逆劉瑾和權臣焦芳,調戶部主事。次年,劉瑾敗,官復原職。請終養獲准,鄉居14年。嘉靖朝屢召不起。[3]

著作

編輯

有《浯池文集》30卷。

家族

編輯

曾祖父易耀;祖父易顒;父易萬福,遇例冠帶。母劉氏[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嚴嵩《鈐山堂集·翰林院檢討易君墓誌銘》:君長沙攸縣人,易氏諱舒誥,字欽之。弘治乙丑進士,選為翰林庶吉士,三年授國史檢討。君始業進士,不工為古文辭,既入翰林,始盡棄其前所學,慨然慕古人所為,而力追之。取左氏先秦西漢之書,晝誦夜思,鈎玄致隱,沈浸酣郁,久之,於文大有得也,為詩妙悟超詣,上逼晉唐,而書體尤工,由是名譽暴耀振發聞,海內儕輩屈伏莫與之京矣,蓋君所自力者如此。為檢討逾年,以忤逆瑾意調南京戶部主事,瑾誅乃復為檢討,謁告歸省念二親年高,留侍不忍去,臥家十有四年,絕意榮利,隱操沉靖,台臣部使交章薦之,既而居親之喪,將釋服,人以謂君自是可出而仕,且顯用矣。竟以嘉靖丙戌十二月十三日寢疾,終於家,年五十有二云。嗚呼,天之生夫人也,既畀之才矣,而不副之以須臾之壽,使少待以酬斯人之望,竟何意哉,竟何意哉。予往歲奉使桂林,與君會南嶽下,今少宰甬川張先生,時督學湖南,適偕會與憩,浹旬窮岳之勝,而別餘三人者,同為庶吉相好也。及予桂林還,則又問道於攸,攀磴緣崖歷險遠,以造君之廬,款語再宿乃別,然孰意自此而訣也。悲夫,君甞生二男子,皆殤卒,以無嗣,今治君之葬,而來請銘者壻陳惟健也。曾祖諱耀,祖諱顒,考諱萬福,贈如君之官,母劉氏,配蕭氏封皆孺人。君卒之明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葬在母墳高山之陽,蕭孺人祔。銘曰:蹇於仕不憗施以年,而且無子,嗚呼,欽之行過乎,古人而文高乎,當世其傳,在此抑又奚悲邪。
  4.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