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森貝格
丹森貝格(德語:Dansenberg)是德國萊茵蘭-普法茲州凱沙羅頓市的城區,位於普法茨森林。
丹森貝格 Dansenberg | |
---|---|
坐標:49°24′17″N 7°43′41″E / 49.4047°N 7.7281°E | |
國家 | 德國 |
聯邦州 | 萊茵蘭-法爾茲 |
政府 | |
• 市長 | 弗蘭茨·萊茵海默 (Franz Rheinheimer) |
面積 | |
• 總計 | 4.92 平方公里(1.90 平方哩) |
海拔 | 369 米(1,211 呎) |
時區 | CET(UTC+01:00) |
• 夏時制 | CEST(UTC+02:00) |
郵政編碼 | 67661 |
電話區號 | 0631 |
網站 | www.www.dansenberg.de |
地理
編輯地理
編輯丹森貝格位於凱沙羅頓盆地東南部一座400多米高的與之同名的山上[註 1],位於濟金根山(Sickinger Höhe) —— 一座能清楚地在該地看到的山 —— 以東。
該地西臨霍恩埃肯,東臨默爾施巴赫,皆為凱沙羅頓市的城區。與該地相鄰的市鎮是特里普施塔特和施泰爾岑貝格。
當地被森林包圍,南部和西南部為較小的農業用地,主要用於私人養馬。
氣候
編輯降水
編輯丹森貝格位於溫帶地區,四季都有降水。與德國其他地區相比,丹森貝格氣候溫暖,陽光充足。由於其位於洪斯呂克山和艾費爾山的背風處,降水會有所消減。因該地地處相對較高的位置,其降雨量甚至少於凱沙羅頓,且通常不受暴風雨的影響。由於該地的突出位置,風暴通常會以高於平均風速的高速襲來並對建築物和森林造成嚴重的風暴損害。
丹森貝格年降雨量為840 mm,4月最為最乾燥,12月降水最多,降水最多的月份比最乾燥的月份降水量多1.4倍。季節性降水波動在十分之一以下。
氣溫
編輯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最高氣溫 | 4 °C | 5 °C | 10 °C | 13 °C | 19 °C | 22 °C | 25 °C | 25 °C | 20 °C | 15 °C | 9 °C | 5 °C |
最低氣溫 | −1 °C | −2 °C | 2 °C | 3 °C | 8 °C | 12 °C | 14 °C | 13 °C | 9 °C | 6 °C | 3 °C | 1 °C |
景觀
編輯丹森貝格今天的形狀為正八邊形。該地南部和西南部為上述提到的農業用地,其西部邊界為「山井嵴」(Bergbrunner Kopf) —— 一個帶有周末度假小屋的小區域。該地南部農業用地的北部邊界由一個新開發區構成,其占當地面積的50%以上。豬玀山(Sauberg)構成了西部農業用地的北部邊界,此處通有林間小路。林間小路和上述新開發區的北部鄰接主幹道 —— 丹森貝格街(Dansenberger Straße),它將新開發區與舊區分開。
有着老學校、幼兒園、食肆和各種其他基礎設施的鎮中心區就位於丹森貝格街。丹森貝格街的東端是墓園和體育館;該街以北區域是一個在山坡上的古老居民區,其含兩個教堂和教區樓。最北部是近幾十年來開發的建築,此處斜坡的坡度較低。
丹森貝格的小鎮景觀以一戶和兩戶式樓房為特色。多戶式樓房和排屋也能偶爾見到,其多位於在鎮中心區。公寓樓位於鎮中心區以南的水窪路(Wasserlochstücke)和刺李路(Schlehweg)。值得一提的是,當地北部邊緣有幾座帶有寬闊花園的大房子。即使在舊居民區,也有幾個佔地超過1500平方米的大型花園。然而,它們當中大部分都被改為建築用地。基礎設施均位於鎮中心周圍的單層建築區。
地名
編輯該地地名Dansenberg意為「松山」,因當地過去茂密的松林而得名(在方言中該地名常作Dooseberch,Doose / Danse意為「松樹」),而今松林已被混交林所取代,但像「松嵴上」(Am Kiefernkopf)這樣的街道名字仍然證明着過去存在的松林。
歷史
編輯重要歷史時間點 | |
---|---|
時間 | 事件 |
約公元前23000年(舊石器時代) | 人類首次定居 |
約公元前2000年(新石器時代) | 充足文物證明的人類定居點在此建立 |
約公元前900年 | 凱爾特人在此定居 |
1618年–1648年 | 一個居民點於三十年戰爭期間在此建立 |
1631年 | 利克賽姆的胡格諾派教徒流亡至此 |
1635年 | 居民點被克羅地亞人破壞 |
1700年左右 | 伐木工定居點在此建立 |
1793年 | 平民被法國人殺害 |
1800年左右 | 老學校建立 |
1894年10月21日 | 新教教堂落成 |
1949年 | 天主教臨時教堂落成 |
1967年10月22日 | 新天主教教堂落成 |
1969年6月7日 | 丹森貝格成為凱沙羅頓市的城區 |
1990年 | 新學校落成 |
早期歷史
編輯在大約2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丹森山上首次有人類定居,地下2.5米深處有這一時期的爐灶和遺骸被發掘出來。而新石器時代文物的發現,證明了大約在4000年前這裏同樣有人類定居。凱爾特人於公元前900年左右在此定居,他們用石柱標記交通路線,這些石柱中的一條在今天的墓園區域被發現。由於這些道路也被羅馬人使用,所以這裏同樣也被羅馬人知曉,他們的道路當中的一條從凱沙羅頓一直通到瓦爾德菲施巴赫(Waldfischbach),途經丹森山。
村鎮歷史
編輯人口
編輯下圖顯示了丹森貝格從1705年到2001年的人口發展情況。自併入凱沙羅頓以來,人口顯著增加。
丹森貝格的年齡結構均衡。在2877名居民中,452名是15歲以下的兒童,614名是60歲以上的老人。
宗教
編輯1469名新教徒居住在丹森貝格,構成了丹森貝格的主要教團。教團有一棟牧師樓、一棟新建的教區樓以及一座1894年建成的教堂。
當地有着980名教徒的天主教教團自1950年以來一直作為自己的教會基金會(Kirchenstiftung)存在。此前一年,一座臨時教堂建成,後來改建為現今仍存的教區樓。現在的教區教堂建於1967。丹森貝格的教團是霍恩埃肯教區的一個分教團。
政治
編輯鎮長與鎮議會:
編輯1969年併入凱沙羅頓以來的歷任及現任鎮長:
姓名 | 上任時間 | 擔任至 |
---|---|---|
海因里希·施密特
(Heinrich Schmitt, SPD) |
1969年7月9日 | 1974年4月26日 |
卡爾·蘭布雷希特
(Karl Lambrecht, CDU) |
1974年4月26日 | 1979年8月22日 |
恩斯特·瓦格納
(Ernst Wagner, SPD) |
1979年8月22日 | 1986年12月17日 |
莫妮卡·齊格勒
(Monika Ziegler, CDU) |
1986年12月17日 | 1989年9月4日 |
1994年9月12日 | 2004年9月20日 | |
胡戈·克拉默
(Hugo Kramer, CDU) |
1989年9月4日 | 1994年9月12日 |
弗蘭茨·萊茵海默
(Franz Rheinheimer) |
2004年9月20日 | 至今 |
(註:弗蘭茨·萊茵海默於1999年至2007年6月30日屬於FDP,2007年7月1日起屬於FWG(凱沙羅頓自由選民團,Freie Wähler Gruppe Kaiserslautern e.V.))
紋章
編輯景點和文化
編輯經濟和基礎設施
編輯知名人士
編輯- 捷德(Zedd),知名音樂家,長大於當地
註釋
編輯- ^ 該地名與該山的德語名同為Dansenberg。Berg在德語中意為「山」,Dansenberg在表示山的時候譯作「丹森山」,表示地名的時候譯作「丹森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