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法語:Henri Cartier-Bresson,發音:[ɑ̃ʁi kaʁtje bʁɛsɔ̃];1908年8月22日—2004年8月3日),法國具代表性的攝影家。年少時學習繪畫,1930年開始加入攝影創作,1931年廣泛遊歷各地,作品也開始在報紙、雜誌、書籍上陸續發表。偏愛黑白攝影,喜愛徠卡135旁軸相機與50mm標準鏡頭,反對裁剪照片與使用閃光燈,認為不應干涉現場光線,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也是現代新聞攝影的創立人。他是馬格蘭攝影通訊社的創辦者,其「決定性瞬間」的攝影理論影響後世。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 |
---|---|
出生 | 1908年8月22日 法國巴黎近郊的布里地區尚特盧 |
逝世 | 2004年8月3日 法國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塞雷斯特 | (95歲)
職業 | 新聞與紀實攝影師 |
知名作品 | 「決定性瞬間」的提出者,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創始人 |
配偶 | Ratna "Elie"(一任,-1967) Martine Franck(二任,1970-2004) |
兒女 | Mélanie |
生平
編輯童年
編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生於法國巴黎近郊的布里地區尚特盧。他是家裏五個孩子中的老大。 他的父親是個較為富裕的紡織廠主,母親的家族經營着棉花經銷的生意,並且是諾曼第地區的地主。寬鬆的家庭環境提供了他比同齡人更多的便利,資金的支持培養了他在攝影上的興趣。童年的布列松進入了巴黎的École Fénelon教會學校。經過了一番並不成功的音樂學習後,他的畫家叔父路易(Louis)開始教小布列松學習油畫。但學習很快因當路易在一戰中去世而告停。
早年
編輯1927年,19歲的布列松進入了一所私立藝術學校和洛特學院(立體主義藝術家安德烈·洛特在巴黎的工作室)。
1928到1929年,布列松進入劍橋學習英國藝術和文學。1930年,布列松進入巴黎近郊的勒布爾歇基地開始服兵役。1931年,布列松前往法屬殖民地科特迪瓦。在非洲的歲月使他一度患病,健康也受到嚴重影響。儘管布列松攜帶了一部小型照相機,但也只有7張照片保存了下來[1] 。
1931年回到法國馬賽後,布列松的健康狀況逐漸好轉並恢復。在此期間,他被匈牙利攝影師)馬丁·蒙卡奇在1930年所拍攝的作品所吸引——類剪影的拍攝了3個赤身非洲男孩的跑入坦噶尼喀湖的情景,被命名為「坦噶尼喀湖的三個男孩」(Three Boys at Lake Tanganyika)。同時,在馬賽期間,他也獲得了一部50mm鏡頭的徠卡相機,並在此後陪伴他多年。
此後他馬不停蹄地前往柏林、布魯塞爾、華沙、布拉格、布達佩斯和馬德里。1932年,他的第一次攝影展在紐約Julien Levy Gallery展出。隨後在馬德里Ateneo俱樂部展出。1934年他與Manuel Álvarez Bravo共同舉辦一次展出。然而,在早期布列松的作品中,有關他的祖國——法國的內容卻並不多見,直到多年後才漸漸呈現。
1934 年,布列松與波蘭裔攝影師大衛·西蒙相識,通過西蒙,又結識了匈牙利裔攝影師羅伯特·卡帕。
二戰期間
編輯二戰期間,布列松在德國戰俘營中度過35個月。經過3次嘗試後,他逃了出來,抵達巴黎並加入了地下抵抗組織。1943年,他挖出了那部他所鍾愛的徠卡相機(之前被他埋在佛日省的一塊農田裏)。1945年他為美國當局導演了紀錄片《回歸》Le Retour(The Return),慶祝法國的解放。
戰後
編輯組建瑪格南
編輯1947年春,布列松和羅伯特·卡帕、大衛·西蒙、喬治·羅傑共同組建了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按照卡帕的構想,圖片社是一個由他的成員共同構建的一個合作型組織。
遊歷世界
編輯布列松在戰後1948年前往印度拍攝的甘地葬禮,以及在此後1949年前往政權更替的中國從事的攝影紀實,為他贏得了世界聲譽。1949年,他分別在國民黨統治大陸最後的6個月和共產黨取得政權後的6個月內從事了大量拍攝活動,在北京記錄下了最後一批太監的影像,並見證了北京新政權的建立。此後又前往荷屬東印度,拍攝紀錄了印尼的獨立。最終,布列松的攝影之路引領着他遊歷了世界——墨西哥、加拿大、美國、印度、日本等諸多國家和地區。1954年蘇聯領袖史太林逝世後,他成為第一個被允許進入蘇聯的西方攝影記者。1955年,布列松在法國羅浮宮舉辦了他的第一次個人影展。
1967年,他與前妻Ratna "Elie"離婚,1970年布列松與比他小30歲的女攝影師Martine Franck結婚,1972年5月,他們的女兒Mélanie誕生。
晚年
編輯1970年代,布列松逐漸退出職業攝影行業,1975後就不再有他的攝影作品出現。相反的他將更多的熱情投入到私人繪畫中。據他所稱,他將自己的相機珍藏在家中,幾乎不再使用。1975年,他在紐約Carlton Gallery 舉辦自己的第一個畫展。
布列松基金在2003年由布列松家庭設立,用以保存和分享他的遺產。2004年8月3日,布列松在法國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塞雷斯特去世,死因沒有對外公佈。布列松被葬在蒙瑞斯坦附近的一處公墓中。法國總統傑克·希拉克在他逝世後,稱他是「法國一位天才的攝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師、在他那代人中最具天賦並深受世人尊敬的藝術家之一」。世界各地崇敬他的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哀思。
評價及影響
編輯布列松作為《生活》的簽約攝影師為其工作超過30年。他的旅行幾乎沒有國界,他和他的相機共同見證20世紀諸多劇變和人類景觀——西班牙內戰、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的瓦解和共產主義的崛起、1968年巴黎學生運動、甘地遇刺、柏林圍牆、埃及沙漠等等。儘管他在繪畫藝術上也頗有功底,但卻因攝影而聞名世界,尤其是經典的「決定性瞬間」,已經成為紀實攝影的聖經。
「決定性瞬間」
編輯1952年,布列松的著作 《決定性瞬間》(法語:Images à la sauvette/英語:The Decisive Moment)出版。在此後,這本書幾乎成為紀實攝影的聖經。法語版「Images à la Sauvette」,大意為「偷偷摸摸地,慌忙情況下的照片」,名稱由布列松本人所敬仰的希臘裔法國出版家Tériade所取。英文名「決定性瞬間」則由Simon & Schuster出版社的迪克·西蒙(Dick Simon)所取。
「攝影與繪畫不同,」布列松在1957年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說, 「拍攝的那一秒是個充滿創造力的瞬間,你所構建和表達的是生活本身所提供給你的,並且你必須憑直覺判斷何時按下快門。按下快門的那一瞬,便是攝影師所創作的,哦……是的,就是那一瞬!一旦你錯過,它將不復存在[2] 。」
軼聞
編輯作為一名攝影師,布列松卻厭惡被攝,對個人私隱異常重視。有關布列松肖像的公佈圖片少之又少。甚至在1975年當他接受牛津大學榮譽學位時,上台領獎的他居然用一張白紙遮着自己的臉[3]。然而,在2000年Charlie Rose的採訪中,布列松對此表示他並非純粹怕被拍,而是由於自己出名後感到非常忸怩[4]。
參考註釋
編輯- ^ Montier, 1996, p. 12.
- ^ The Acknowledged Master of the Moment. [2008-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英語).
- ^ Kimmelman, Michael. Henri Cartier-Bresson, Artist Who Used Lens, Dies at 95 [攝影藝術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去世,享年95歲]. 紐約時報. 2004年8月4日 [2007年8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5月10日) (英語).
- ^ Charlie Rose interview [google視頻,Charlie Rose的採訪]. Google Video. 2000年7月6日 [2008年12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15日)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Fondation Henri Cartier-Bress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artier-Bresson's portfoli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Magnum Photos
- Magnum Photo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pecial Report: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by Eamonn McCabe in The Guardian
- 在Find a Grave上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 Tête à Tête: Portraits by Henri Cartier-Bresson at th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Washington DC
- Henri Cartier-Bresson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 – 2004): When photography becomes a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John Berger pays tribute to his good friend", in The Observer.
- Henri Cartier-Bresson's Ca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