泅龍屬
泅龍屬(學名:Malawania)為已滅絕鮪魚龍類魚龍科的基群屬,發現於白堊紀早期(豪特里維期至巴列姆期)的伊拉克,是由瓦倫汀‧費雪、羅伯特‧M‧阿普爾比、德恩·奈許、傑夫‧利斯頓、詹姆斯‧B‧萊丁、史蒂芬·布林德利與帕斯卡‧伽德弗洛茲於2013年命名,模式種為迷失泅龍(Malawania anachronus)[1]。迷失泅龍最特別的特徵在於牠的外型比起其他白堊紀時期的魚龍物種,構造更為原始,反而與距離迷失泅龍生存年代7,000萬前年前的三疊紀晚期至侏儸紀早期魚龍接近;而在侏儸紀晚期之後,大多所知的魚龍均屬於大眼魚龍科。
泅龍屬 化石時期:早白堊紀
| |
---|---|
復原圖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目: | †魚龍目 Ichthyosauria |
科: | †魚龍科 Ichthyosauridae |
屬: | †泅龍屬 Malawania Fischer et al., 2013 |
模式種 | |
†迷失泅龍 M. anachronus Fischer et al., 2013
|
發現史
編輯目前唯一發現的迷失泅龍樣本為其正模標本,由英國石油地質學家道格拉斯‧麥可‧莫頓、F‧R‧S‧韓森、R‧J‧韋策爾與L‧C‧F‧達姆辛於1952年在伊拉克庫爾德斯坦Chia Gara地層組工作時發現。當時該石板本來被用來阻攔小河並作為馱運路,1959年,該樣本在被發現後就被運回英國並捐贈給自然史博物館。羅伯特‧M‧阿普爾比多年來一直在研究此樣本,然而直到2004年逝世都沒有發表任何結果,僅有於1979年將手稿投稿至《古生物學》,但卻因為無法描述該樣本所存在的地層年代而遭到退回[2]。一直到了2013年,該樣本於2013年才由費雪與其同事正式發表命名。透過孢粉學分析樣本確認該樣本所處的地層年代為豪特里維期至巴列姆期,由於迷失泅龍本身的身體結構較為原始,得出這樣的年代其實頗為讓人意外,也因此其種名為命名為「anachronus」,意思為「迷失時間的」[1]。
分類學
編輯迷失泅龍的學名「Malawania anachronus」屬名來自於庫爾德語的「Malawan」,意思為「游泳者」:種名則來自於拉丁語中「anachronus」,意思為「迷失時間的」[1]。
支序分類
編輯泅龍屬被認為是魚龍屬的姐妹群[1],底下支序圖係根據於 Fischer et. al., 2013[1]:
| |||||||||||||||||||||||||||||||||||||||||||||||||||||||||||||||||||||||||||||||||||||||||||||||||||||||||||||||||||||||||||||||||||||||||||||||||||||||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Fischer, V.; Appleby, R. M.; Naish, D.; Liston, J.; Riding, J. B.; Brindley, S.; Godefroit, P. A basal thunnosaurian from Iraq reveals disparate phylogenetic origins for Cretaceous ichthyosaurs. Biology Letters. 2013, 9 (4): 20130021. PMC 3730615 . PMID 23676653. doi:10.1098/rsbl.2013.0021.
- ^ Naish, Darren. Malawania from Iraq and the Cretaceous Ichthyosaur Revolution (part II). Tetrapod Zoology. Scientific American.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