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蛾
美國白蛾(學名:Hyphantria cunea)是裳蛾科白蛾屬下的一種蛾,幼蟲會在夏末和秋季織網狀巢,又名秋幕毛蟲[2]。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佈的百大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以幾乎所有種類的落葉樹葉子為食,對東亞造成的蟲害僅次於松材線蟲[3]。這種蛾的成年體對植物威脅不大,並以其美觀著稱。
美國白蛾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 昆蟲綱 Insecta |
目: | 鱗翅目 Lepidoptera |
總科: | 夜蛾總科 Noctuoidea |
科: | 裳蛾科 Erebidae |
屬: | 白蛾屬 Hyphantria |
種: | 美國白蛾 H. cunea
|
二名法 | |
Hyphantria cunea (Drury, 1773)
| |
異名[1] | |
|
分佈
編輯美國白蛾原生於北美洲從加拿大到墨西哥的廣大地域內,是很少的幾種被引進到其他大陸的昆蟲之一——在1940年代它被引入南斯拉夫,[4],現在從法國到裏海的歐洲大陸上都有其蹤跡。1990年至1993年進入土庫曼斯坦,1996年至1997年進入烏茲別克斯坦。1945年被引入日本,1979年在中國遼寧省出現。[5] 現在蒙古、韓國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都有其蹤跡,因此也被認為是全北區分佈的。
生命週期
編輯北美洲的一些成蟲一年只出現一撥,幼蟲則而出現在夏末到早秋季節,不過北緯40度地區一年可能出現兩撥成蟲,越靠南的地方幼蟲的網出現也越早。[6]
幼蟲
編輯成年美國白蛾在樹葉背面產卵,[7] 卵在一個星期之後就會孵化。[8]
幼蟲的顏色有很多,從淺黃色到深灰色不等,有黃色斑點和毛刺。[6] 身體兩側有乳白色條紋。[8] 其長度最大可達35毫米(1.4英寸)。幼年體只吃葉子表面,成熟體則會食用整個葉子。整個幼蟲階段約四至六星期。[8]
蛹
編輯變成蛹的幼蟲會掛在樹皮上或落在樹下的落葉層中過冬,蛹呈深褐色,長約10毫米(0.39英寸)。其繭則是淺褐色的,由幼蟲吐出的絲製成。[8]
成年體
編輯有一些美國白蛾全身幾乎都是白色的,但有的也會在前翅上有黑色或褐色斑點。[7][8] 成體多毛,前腿上有黃色斑塊。後翅較不明顯,腹部有褐色絨毛,翼展約35—42毫米(1.4—1.7英寸)。
食物
編輯美國白蛾以幾乎所有種類的落葉樹葉子為食,被其侵襲的植物可能會脫葉。全世界有記錄的美國白蛾食用植物有636種。[9]
防治
編輯通過定期噴灑藥物滅殺、人工監測捕捉以及釋放周氏齧小蜂可有效遏制美國白蛾擴散與繁殖。
圖片
編輯-
雄性
-
雌性
-
柳樹上的網
-
美國白蛾啃食過的葉槭
參考文獻
編輯- ^ Hyphantria cunea (Drury, 1773). GBIF. Copenhagen, Denmark: GBIF Secretariat. [2024-10-14].
- ^ 王雅娜; 於艷雪,田茜,張柳,李紅衛,楊碩,翟俊峰. 基于RPA-CRISPR/Cas12a的美国白蛾可视化快速检测新方法. 環境昆蟲學報. 2024, 46 (5): 1051–1058 [2024-10-14].
- ^ 存档副本. [2015-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8).
- ^ Carlos Lopez-Vaamonde, David Agassiz, Sylvie Augustin, Jurate De Prins, Willy De Prins, Willy De Prins, Stanislav Gomboc, Povilas Ivinskis, Ole Karsholt, Athanasios Koutroumpas, Fotini Koutroumpa, Zdeněk Laštůvka, Eduardo Marabuto, Elisenda Olivella, Lukasz Przybylowicz, Alain Roques, Nils Ryrholm, Hana Sefrova, Peter Sima, Ian Sims, Sergey Sinev, Bjarne Skulev, Rumen Tomov, Alberto Zilli, David Lees. Lepidoptera. Chapter 11. BioRisk. 2010-06-07, 4: 603–668 [2018-04-02]. ISSN 1313-2652. doi:10.3897/biorisk.4.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2) (英語).
- ^ Gomi, Takeda. Changes in life-history traits of Fall Webworm within half a century of introduction into Japan.. Functional Ecology. 1996,. 10:384-389.
- ^ 6.0 6.1 Wagner, DL. Caterpillars of Eastern Fores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2005.
- ^ 7.0 7.1 Douce, GK. "The Fall Webwor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August 21, 2006.
- ^ 8.0 8.1 8.2 8.3 8.4 Hyche, LL. "Fall webworm: A Guide to Recognition and Habits in Alabam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August 21, 2006.
- ^ Warren, LO and M Tadic. The fall webworm, Hyphantria cunea (Drury). Arkansas Agric. Exp.Sta. Bull. 1970.
參考書目
編輯- Bat Man, 2003. The fall webworm . Accessed Aug 21, 2006.
- Gomi, T and M Takeda. 1996. Changes in life-history traits of Fall Webworm within half a century of introduction into Japan. Functional ecology 10:384-389.
- Hyche, LL, 1999. Fall webworm: A guide to recognition and habits in Alabam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Aug 21, 2006.
- Wagner, DL. 2005. Caterpillars of eastern forests. Princeton Univ. Press.
- Warren, LO and M Tadic. 1970. The fall webworm, Hyphantria cunea (Drury). Arkansas Agric. Exp.Sta. Bull. 759.
外部連結
編輯- Bagworm, Fall Webworm or Eastern Tent Caterpillar? August 18, 2001. Sandra Mas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Extension. Accessed May 31, 2010.
- U. Mass 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U. Georgia site
- Ohio State U. site
- Texas A&M site
- Fall webwor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n the UF / IFAS Featured Creatures Web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