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達努澤
生平
編輯赫爾曼·達努澤自1965年起在蘇黎世音樂學院和蘇黎世大學開始鋼琴,雙簧管,音樂學,哲學和日耳曼語言文學的專業學習。他以一篇關於音樂散文的論文被授予博士學位。自1973年他在柏林跟隨卡爾·達爾豪斯和格爾哈德·普歇特學習音樂學和鋼琴。在作為音樂學助理工作一段時間後,他於1982以一部關於20世紀音樂的著作取得柏林工大的教授資格(出版於1984年)。
自1982年至1988年達努澤在漢諾威音樂學院擔任正教授,之後,自1988年至1993年擔任弗萊堡大學音樂學系教席教授。自1993年至今,他在洪堡大學於音樂學研究班中教授歷史音樂學。
此外,達努澤還與巴塞爾(瑞士)的保羅·薩赫基金會有合作,是恩斯特·馮·西門子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和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的正式成員。他同樣也是歐洲和美國一些主要大學的客座教授。2005年,倫敦大學皇家哈羅威學院授予他音樂博士的頭銜,以表彰他在音樂學研究領域的貢獻。
成就
編輯達努澤的研究重點:18世紀至19世紀音樂史,音樂演奏,新音樂理論和新音樂美學史——也即音樂分析。他的研究融合了作品分析,音樂美學研討,作者生平,體裁與機構史(Gattungs- und Institutionsgeschichte)。在先鋒派,民族主義,詩學,美學和歷史編撰學的領域中他也有所涉及。他廣泛的大眾傳播工作使他成為了當代最重要的德語音樂學家之一。
作品
編輯自主出版作品
編輯- 《音樂的散文》(19世紀音樂史研究,46),雷根斯堡,1975年
- 《20世紀音樂》(音樂學新手冊,卡爾·達爾豪斯編,25),拉貝,1986年
- 《古斯塔夫·馬勒:大地之歌》(音樂傑作,史蒂芬·孔策編,25),慕尼黑,1986年
- 《古斯塔夫·馬勒與他的時代》(偉大作曲家與他的時代),拉貝,1991
還有數以百計發表在專業期刊、參考書、工具書、導論、序言及結語,評論中的文章。
音樂作品
編輯- 保羅·興德米特:弦樂室內樂作品II(保羅·興德密特:作品全集,路德維希·芬舍爾和庫特·馮·費舍爾編,系列五,),緬茵茨,1993
- 保羅·興德米特:小提琴獨奏奏鳴曲,作品11,第6號,緬茵茨(及其他),2002
出版作品
編輯- 《音樂理論》,彼得·卡恩,赫爾曼·達努澤,雷那特·戈羅特和吉澤爾·舒伯特編,拉貝,1986 - 1996
- 《音樂學新手冊》,卡爾·達爾豪斯編,其過世後由赫爾曼·達努澤續編,拉貝,1989 – 1995,第2,3,11-13卷
- 《弗萊堡音樂學文摘》,赫爾曼·達努澤編,拉貝,1993-1996
- 《查爾斯·艾弗斯後的美國音樂》,赫爾曼·達努澤,迪特里希·坎普爾和保羅·特爾澤,拉貝,1987
- 《音樂種類與歷史轉變中的經典作品》,赫爾曼·達努澤編,(漢諾威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刊物,I),拉貝,1998
- 《古斯塔夫·馬勒》,赫爾曼·達努澤編(研究之道,653),達姆施塔特,1992
- 《音樂表演》,赫爾曼·達努澤編,(音樂學新手冊,11),拉貝,1992
- 《現代巔峰—達姆施塔特國際當代大師班,1946 - 1966年的歷史和文獻》四卷。赫爾曼·達努澤和吉昂馬里奧·波里奧,弗萊堡,1997
- 《卡爾·達爾豪斯全集》十卷,赫爾曼·達努澤、漢斯-堯阿希姆·興里克森和托比阿斯·普雷布赫合編,編輯:布爾克哈特·麥賽恩,拉貝,約2000年.
- 《德國美國風,美國美國風,威爾:在當代尋找文化定位》,赫爾曼·達努澤與赫爾曼·戈特謝弗斯基編,謝林恩,2003
- 《音樂抒情詩》,赫爾曼·達努澤編(音樂種類手冊,齊格弗里德·毛澤爾編,8.1和8.2),拉貝,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