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滯性通貨膨脹

經濟學名詞

停滯性通貨膨脹(英語:stagflation,簡稱停滯性通脹滯脹)在經濟學、特別是總體經濟學,特指經濟停滯(stagnation),但失業通貨膨脹inflation,此處指物價持續上漲)同時持續增加的經濟現象。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作為混成詞起源於英國政治人物麥克勞德1965年在國會的演說中。

這個概念值得注意的原因,部分基於在戰後的總體經濟學理論上,人們認為通貨膨脹與經濟衰退不能並存,亦因為人們廣泛認為滯漲與財政赤字一樣,一旦開始就難於根治。

在政治場上停滯性通膨以通貨膨脹痛苦指數(Misery index)來量度(簡單以失業率通膨率相加),用以影響美國1976年1980年總統選舉

成因

編輯

經濟學家提供造成停滯性通膨的兩個主因:

  1. 經濟產能被負面的供給震盪而減少。例如石油危機造成石油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及利潤減少,引致商品價格上升同時經濟放緩。
  2. 另一為不當的經濟政策。例如中央銀行容許貨幣供給過度成長,政府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作出過度管制。

在分析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時提供了兩種解說:首先是油價暴漲,繼而中央銀行使用過度刺激的貨幣政策對抗經濟衰退,形成價格/工資螺旋

戰後凱因斯學派及貨幣學派觀點

編輯

早期凱因斯主義及貨幣主義

編輯

1960年代前很多凱因斯主義者忽視停滯性通膨的可能性,因為歷史經驗所得高失業率伴隨的是低通漲率,反之亦然(其關係稱為菲利浦曲線)。其想法是對商品的高需求引致價格上升,同時鼓勵企業增聘勞工;同樣地就業上升引致需求增加。但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當停滯性通膨出現時,明顯地通漲與就業水準的關係並不平穩,也就是說菲利浦關係可以位移。總體經濟學者對凱因斯主義抱懷疑態度,凱因斯主義者再三考慮其想法去找尋停滯性通膨的解釋。

菲利浦關係偏移(Phillips Curve)的解釋由貨幣學派米爾頓·傅利曼、及埃德蒙·費爾普斯提出。他們認為當工人和企業開始預期通漲上升時,菲利浦曲線向上移(在任何失業情況通漲都上升)。特別在通漲持續多年,工人和企業在薪酬談判中考慮通漲,令工人薪酬和企業成本加速上升,引致通漲加劇。這個想法在早期凱因斯學說受嚴重批評,但逐漸為大部分凱因斯主義者接受,並引入到新興凱因斯學派的經濟模型。

新凱因斯學派

編輯

當代凱因斯主義者認為停滯性通膨可以用區分影響總需求的因素與影響總供給的因素來理解。雖然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對於總需求的波動可以起穩定作用,然而對於總供給的波動成效不大。特別當有總供給震盪,例如油價上升,可引致停滯性通膨。

新凱因斯學說區分兩種不同的通漲:需求拉動型(總需求曲線位移所致)及成本推動型(總供給曲線位移所致)。在這個觀點中,停滯性通膨是由成本推動型通漲引致。成本推動型通漲在某種壓力或情況以致成本上升發生;而因素可以是政府政策(例如加稅)或單純的外在因素如天然資源短缺或戰爭行為。

停滯性通膨對經濟的影響

編輯

停滯性通膨的物價持續上漲現象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產量下降會導致企業提供的勞務和物品減少,從而導致失業率上升,企業甚至會面臨破產倒閉,整個經濟呈現衰退的趨勢。高通膨率影響財富分配並扭曲價格,高失業率使國民所得下降[1]

停滯性通膨對菲利浦曲線的影響

編輯
  1. 在短期中,停滯性通膨使經濟產量下降,物價上升,引起較高的失業和較高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的短選擇權衡取捨向右移動,即菲利浦曲線向右移動。
  2. 因為長期中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不存在權衡取捨,無論通貨膨脹率如何,失業率都趨向於其自然率,因此,停滯性通膨不會導致菲利浦曲線移動。

解決方法

編輯

對付停滯性通膨,政府很難依靠單一的貨幣政策來消除滯漲,因為採用緊縮貨幣政策,一提高利率,企業與投資人難以借錢,經營成本加大,經濟就有可能更加蕭條,甚至引發倒退等嚴重通貨緊縮,可是相反的,若採用寬鬆的貨幣政策(即印錢但同時沒有抵押),降低利率,刺激了經濟成長,但過量的鈔票又會引發惡性通貨膨脹,導致貧富差距趨於極端。全球化之後,開發中國家生產了大量的物資控制了物價,大量的過剩資金則湧向新興市場,但也讓已開發國家自身的工業變得空心化。

因此,政府自身也應該借錢,擴大公共財政支出,同時減稅,加上適度提高利率來壓抑通漲,隨著時間過去則可逐步消除停滯性通膨。但此方法可能增加國債負擔,預支了下一代的花費。數十年後可能造成世代差距。

停滯性通膨下的投資策略

編輯

停滯性通膨階段以商品短期債券現金貨幣基金為最佳組合;其次為需求彈性小的公共事業醫藥股票;再次為部份工業股;最後為金融房地產和非必需消費類股票。[2][3][4][5][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歐洲"停滯性通膨"危機來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經濟網 2014-06-01
  2. ^ 洪燕華. 中金公司:滞漲下的投资策略. 2008-06-27 [201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中文(中國大陸)). 
  3. ^ 存档副本. [201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2). 
  4. ^ 《財經》駐香港記者 徐可. 富达基金提出滞漲下的投资策略. 2008-06-24 [201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5. ^ Tim Harford. An anti-stagflation strategy: move back home. 28 June 2008 [201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英語). 
  6. ^ Morgan Keegan. Investment Philosophy (英語).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