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繪畫
印度繪畫在其歷史中圍繞宗教神祇及國王間發展。印度藝術是印度次大陸中不同藝術學派的一個總稱。印度繪畫的種類十分廣泛,例如有埃洛拉石窟的大型濕壁畫、錯綜複雜的莫臥兒微型畫、坦賈武爾學派的金屬裝飾畫。犍陀羅(Gandhar)至塔克西拉(Taxila)的繪畫受到西方伊朗藝術的影響。而有東方特色的繪畫則在那爛陀藝術學派附近發展。那些作品大部分都受到印度神話的不同場景所啟發。
史前岩石壁畫
編輯最早的印度繪畫為史前時期的岩刻,其發現地點位於比莫貝特卡石窟,部分年代可以追溯至前5500年。它在幾千年間直到7世紀不斷有壁畫完成,當中突出的例子有阿旖陀石窟中雕刻柱上的印度繪畫,它主要由礦物中提煉出來的紅色及橙色顏料組成。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阿旖陀石窟為前2世紀的岩雕建築,在其中收藏了被認為在佛教宗教藝術上[1]及通用圖像藝術上[2]均可被稱為傑作的繪畫及雕刻。
六支
編輯在前1世紀,印度的繪畫發展出謝丹伽(sadanga),意即"六支",說明了印度傳統繪畫的六種法則。3世紀哲學家伐蹉衍那(Vātsyāyana)的著作《欲經》中在13世紀加入的一條註釋列舉了以上六點[3][失效連結][4]:
- 形別(Rupabheda),對於對象外形的認知。
- 諸量(Pramanam) ,對於對象的大小及結構有正確的認識。
- 情(Bhava),對於對象外形的感覺。
- 美(Lavanya Yojanam),加入優雅及藝術性的表現方法去表達對象。
- 似(Sadrisyam),與對象的相似性。
- 筆墨(Varnikabhanga),以藝術性的手法使用顏色及畫筆。
從其後出現的佛教繪畫可以看出六支被後期出現的印度畫家採用,並成為他們作品的基本元素。
中世紀
編輯中世紀的印度繪畫開始發生幾個重大的轉變,其原因是受到伊朗藝術的影響。在此期間印度繪畫出現了不同的學派,包括:
現代
編輯現代的印度繪畫在20世紀出現,並受到歐洲的影響而出現了孟加拉畫派。此時的印度繪畫特色為表現出高度的個人主義,而這時的印度畫家亦人才輩出,有加入了中國及日本風格的阿巴寧德羅納特·泰戈爾(Abanindranath Tagore),與及其他多才多藝的有名畫家如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難陀婆藪(Nandalal Bose)、賈米尼·羅(Jamini Roy)等[7]。
參考資料
編輯- ^ Ajanta Caves, India: Brief Descrip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2006-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8).
- ^ Ajanta Caves: Advisory Body Evaluation (PDF). UNESCO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1982. [2006-10-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2-28).
- ^ 六支. [2008-09-13].
- ^ 印度美学. 中國百科網. [2008-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2).
- ^ Miniature Paintings. [2008-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5).
- ^ Kangra Paintings. [2008-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 ^ 7.0 7.1 History of Modern Painting and Indian Art, Artist Paintings India. [2008-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