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國王運動
毛利國王運動(毛利語:Kīngitanga)是1850年代,部分紐西蘭毛利人「伊維」(部落)在北島中部發起的運動,旨在創造一個類似於英國君主的角色,從而為毛利人與歐洲人平等對話提供一種途徑,以阻止毛利人的土地的外流。它擁有自己的旗幟、報紙、銀行、議員、法官和執法人員,紐西蘭殖民政府將其視為對英國君主的權威的挑戰,這也促使了1863年英軍對懷卡托地區的入侵,部分原因是要削弱毛利國王運動的權力和影響力。1864年,毛利國王運動的支持者在奧拉考戰役中敗北後,撤退到納提馬尼阿波托部落地區,該地區因此被稱為「國王地區」[1][2]。
第一任毛利國王波塔陶·特·維赫羅韋赫羅於1858年加冕。毛利君主制原則上是非世襲的,儘管自波塔陶·特·維赫羅韋赫羅以來,每位君主都是前任君主的子女。第八任君主是納瓦伊·霍諾·伊·特·波,於2024年9月當選並加冕[3]。
毛利國王在紐西蘭政府之外以非憲定性質行使職權,沒有明確的法律或司法權力。現任國王仍然保持幾個部落的最高酋長職位,尤其是在泰努伊部落內,擁有一定的影響力。儘管一些主要部落,如圖赫、納蒂波魯和最大的部落納普希並未加入這一運動,但毛利國王的影響在毛利人社區中仍廣泛存在。毛利國王運動的總部設在納魯阿威哈鎮的圖蘭加瓦威馬拉「馬拉埃」(會堂)[4][5]。
歷任毛利君主
編輯- 波塔陶·特·維赫羅韋赫羅(1858年6月—1860年6月25日在位)
- 塔瓦赫奧(1860年6月25日—1894年8月26日在位)
- 馬胡塔·塔瓦赫奧(1894年8月26日—1912年11月9日在位)
- 特·拉塔(1912年11月24日—1933年10月1日在位)
- 科羅基(1933年10月8日—1966年5月18日在位)
- 特·阿塔伊朗吉卡胡(1966年5月23日—2006年8月15日在位)
- 圖赫伊提亞(2006年8月21日—2024年8月30日在位)
- 納瓦伊·霍諾·伊·特·波(2024年9月5日至今在位)
參考文獻
編輯- ^ Te Wiki o Te Reo Maaori Discovery Trail. Waikato Museum Te Whare Taonga o Waikato. [15 Ma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3 July 2022).
- ^ Governance. Waikato-Tainui. [15 Ma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May 2022).
- ^ Foster, Bernard. Māori King – Election and Coronation. McLintock, A.H. (編). An Encyclopaedia of New Zealand. 1966 [11 August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August 2019) –透過Te Ara –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Zealand.
- ^ Walker, Ranginui. Ka Whawhai Tonu Matou: Struggle Without End. Auckland: Penguin. 1990: 126. ISBN 0-14-013240-6.
- ^ Dalton, B.J. War and Politics in New Zealand 1855–1870. Sydney: Sydney University Press.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