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州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置,治所在陽安縣(今四川省簡陽市西北),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移治資陽縣(今資陽市),隋朝開皇七年(587年),移治盤石縣(今資中縣)。「取資水為名」(《元和郡縣誌》)。大業初改為資陽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復為資州,同年析置榮州。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為資陽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資州。土貢:麩金、柑。戶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口十萬四千七百七十五。治所本在盤石縣,咸通六年(865年)徙治內江縣,七年復治盤石縣。下領八縣:盤石縣、資陽縣、清溪縣、內江縣、月山縣、龍水縣、銀山縣、丹山縣。轄境相當今四川省內江、資陽、資中等市縣地。
宋朝時,先後屬梓州路、潼川府路。元朝廢。至正末明玉珍復置。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降為資縣。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復置,屬四川省。轄境擴大,有今內江、資中、資陽、仁壽、井研等市縣地。1913年廢,改本州為資中縣。
隋代行政區劃變遷 | ||||||
---|---|---|---|---|---|---|
區劃 | 開皇元年 | 區劃 | 大業三年 | |||
州 | 資州 | 普州 | 郡 | 資陽郡 | ||
郡 | 資陽郡 | 資中郡 | 普感郡 | 安居郡 | 縣 | 資陽縣 盤石縣 內江縣 安岳縣 普慈縣 隆康縣 安居縣 威遠縣 大牢縣 |
縣 | 資陽縣 | 盤石縣 內江縣 |
多業縣 安岳縣 永康縣 |
柔剛縣 |
唐朝資州轄縣 | |
---|---|
618年 | 盤石縣、月山縣、龍水縣、資陽縣、普慈縣、安居縣、隆龕縣、安岳縣、隆康縣、牛鞞縣、銀山縣、內江縣(威遠縣、大牢縣改屬榮州) |
621年 | 盤石縣、月山縣、龍水縣、資陽縣、牛鞞縣、銀山縣、內江縣(普慈縣、安居縣、隆龕縣、安岳縣、隆康縣改屬普州) |
630年 | 盤石縣、月山縣、龍水縣、資陽縣、牛鞞縣、銀山縣、內江縣(增丹山縣[1]) |
632年 | 盤石縣、月山縣、龍水縣、資陽縣、牛鞞縣、銀山縣、內江縣(廢丹山縣) |
633年 | 盤石縣、月山縣、龍水縣、資陽縣、牛鞞縣、銀山縣、內江縣(增丹山縣) |
742年 | 盤石縣、月山縣、龍水縣、資陽縣、牛鞞縣(改名清溪縣)、銀山縣、內江縣、丹山縣 |
865年 | 內江縣(改治)、月山縣、龍水縣、資陽縣、清溪縣、銀山縣、盤石縣、丹山縣 |
866年 | 盤石縣(改治)、月山縣、龍水縣、資陽縣、清溪縣、銀山縣、內江縣、丹山縣 |
- 唐朝資州刺史
- 李普定(武德年間)
- 薛獻(638年)
- 皇甫珍義(貞觀年間)
- 元文豪(貞觀年間)
- 常何(647年—652年)
- 李高遷(654年之前)
- 王師感(唐高宗時)
- 鄭某(武周時)
- 楊元禧(武周時)
- 房玄靜(武周時)
- 王曄(開元初年)
- 楊涉(開元年間)
- 呂仁誨(開元年間)
- 房渙(開元年間)
- 盧知遠(唐肅宗時)
- 韓汯(760年)
- 叱干公(767年—771年)
- 陸諒(大曆年間)
- 李渭(大曆年間)
- 李延業(大曆年間)
- 龐復(789年)
- 鄭鋼(貞元年間)
- 羊士諤(813年—815年)
- 第五申(819年之前)
- 李郱(819年)
- 李師素(820年)
- 孟存(長慶年間)
- 王師閔(828年)
- 丁俛(大和年間)
- 韋珽(836年)
- 盧並(唐文宗時)
- 薛暐(大中年間)
- 竇滂(870年)
- 裴某(咸通年間)
- 師弘禮(876年—877年)
- 楊戡(890年)
- 侯元綽(8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