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声
生平
编辑童年时代在农村度过,其父是知识分子,因而能够接触文学。14岁丧母,家境清贫,中学阶段屡次因付不起学费而辍学。后来进入上海法学院经济学系读了2年。1949年6月参加工作,在195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创作,发表过诗、戏剧和短篇小说作品。后因参加“探求者”文学社团和《探求者》同人刊物而划为“右派”,1958年起在农村劳动、生活20余年。1979年后在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文化局、中国作协江苏分会工作;从事专业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以及以陈奂生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作品,曾分别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0年后先后被选为江苏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1]
作品
编辑高晓声的小说关注农民的“食”、“住”问题,从平凡中挖掘出特色,同时揭露小生产者的目光短浅,政治上和生产上的极度自卑,经济上内亏已极,其总的主旨是希望农民“不但具有当国家主人翁的思想,而且确确实实有当国家主人翁的本领”。[2]高晓声在小说中着重刻画一类“新人”形象,其基本理念是:作家要有自己的观念、英雄不能和民众对立、反对造神运动、顺应改革文学潮流。他认为农民只有适应更为复杂的新环境,才能驾驭生活。这样反映新人的作品有《水东流》、《崔全成》等。[3]
关于高晓声的写作风格,王蒙认为他的作品“寓土于洋”,通过丰富的细节展示人物性格发展,又吸收外国小说心理描写的长处,将动作、语言和人物心理有机结合。[4]刘旭则批评他塑造的理想“新人”过于复杂,脱离农民的真实生活,沦为政策的图解,而对传统农民却极尽丑化,艺术价值不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