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 (微生物学)

(重定向自Β溶血性

溶血性(英语:Hemolysis,来自希腊文αιμόλυση)指的是红血球的被破坏现象,分为α、β、γ三种。溶血现象通常由微生物引起;在实验室里,以血基琼脂培养皿培养,能分辨出不同溶血性的微生物。溶血性通常被用来分辨不同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spp.)细菌。能引起溶血反应的物质称为溶血素

Hemolyses of Streptococcus spp.
(left) α-hemolysis (S. mitis);
(middle) β-hemolysis (S. pyogenes);
(right) γ- hemolysis (= non-hemolytic, S. salivarius)

分类

编辑

α溶血性

编辑

α溶血性(α-hemolysis)的微生物会让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现深绿色,这是由于红色的血红素被细菌产生的过氧化物部分氧化成为了绿色的高铁血红素。具有α溶血性的微生物包括了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及草绿色链球菌种(Streptococcus viridans及类似细菌)。α溶血性有时也被称为“绿色溶血(green hemolysis)”、“不完全溶血(incomplete hemolysis)”、“部分溶血(partial hemolysis)”等。

β溶血性

编辑

β溶血性(β-hemolysis),又称为“完全溶血(complete hemolysis)”,会让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现琼脂的原色--半透明的黄色,这是由于培养基上的血红素被细菌的分泌物完全分解了。具有β溶血性的链球菌,主要为A群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包括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等。对于链球菌属而言,导致溶血反应的是其产生的外毒素链球菌溶血素。其分为两种:链球菌溶血素O(Streptolysin O, SLO)和链球菌溶血素S(Streptolysin S, SLS)。链球菌溶血素O为大多数的A群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所制造,包括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以及部分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如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等。其对氧气敏感,并且主要和红血球、白血球、巨噬细胞、血小板中细胞膜上的胆固醇作用,最终导致溶血反应。链球菌溶血素S也为大多数的A群链球菌所制造,对氧气稳定。两种溶血素除了溶血反应以外,还被认为会阻碍免疫细胞的功能,包括颗粒球、淋巴球等。

部分弱β溶血性的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一起生长时,会表现出强β溶血性,这样的现象被用在CAMP试验之中以分辨细菌。[1]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在血基培养基上都会表现出此性质。

γ溶血性

编辑

γ溶血性(γ-hemolysis),又称为“不溶血(non-hemolytic)”,指的就是完全不产生溶血现象。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p.,旧称D群链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以及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等细菌都表现该特质。

注记

编辑
  1. ^ CAMP试验的名称来自最初描述的三位学者,包括R. Christie、N. E. Atkins、E. Munch-Peterson。CAMP试验能将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区分出来。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