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人冢
典故
编辑1894年刊行之《澎湖厅志》记载:“遭海寇,有女子七人投井死”,是目前最早的文献纪录,但是海寇的出身地不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特殊的政治环境,“海寇”被改成“倭寇”。[2]以下是战后流传的版本:
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一批倭寇登陆大屿烧杀掳掠。有七名女子在倭寇的追赶下,自知难以逃过,又不甘受辱,为保全自身贞节,因而集体投井自尽;事后有人发现此井居然长出七棵树,因此人们便传说这些树就是那七名烈女子的化身。此树终年长青,会在春秋二季会开出小白花,飘有清香,当地人又称它为“香花树”。为感念七名烈女子的故事,后人填井立冢,在此立了块“七美人碑”,称为七美人冢;原名大屿的七美,也在1949年改名为现在的名称。现今七美人冢上有两个石碑,左边的石碑是郑碾立的,石边的碑文是何志浩将军作歌词和叙文、张默君女士写书法,表示对七名女子的追悼[3]。1989年1月31日,七美乡乡长吕昭麟题〈七美人冢事迹简介〉并刻石,以纪念七名烈女子的故事。
参考文献
编辑这是一篇与台湾建筑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