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小猪

英國童話

三只小猪,是一则著名的英国童话[1],以会说话的动物为主角。其出现时间可能是18世纪或更早,但正式书面出版于1840年代(但与1812年出版的《格林童话》里一则故事雷同)[2]。目前三只小猪已是全球儿童所熟知的故事了。故事内容是大哥、二哥与小弟,用巧计赶走大野狼。

在英语世界中,三只小猪的童话其实也是童谣。其中大野狼的台词因押韵有趣而相当著名。

故事内容 编辑

猪妈妈的三个儿子都长大了,便离家盖自己的房屋。猪大哥生性懒散,只用一堆茅草来盖房子,盖好后就在房子里呼呼大睡。猪二哥好吃懒做,只用钉子和木头盖了一座木屋,猪小弟聪明勤奋,想要一栋安全又坚固的房子,便费时费力盖了砖屋。隔天猪大哥家附近出现一只大野狼,它从外面闻到猪大哥的味道,向前敲门要猪大哥开门让它进去把其给吃掉,猪大哥不答应,于是大野狼用力吸一大口气,把猪大哥的房子整个吹走,猪大哥被这一幕吓傻了,跑到猪二哥的家,猪二哥的木屋比茅屋坚固了点,无法用吹的,于是就把房子撞倒,于是两只小猪赶紧逃到猪小弟的砖屋那里,猪小弟的砖屋是最坚固的,无论大野狼用吹的还是用撞的就是弄不坏,于是大野狼爬上了屋顶,要从烟囱爬进来把三只小猪都吃掉,猪小弟立刻在壁炉放了一盆热水,大野狼被高温烫伤而哇哇大叫,赶紧逃回森林,赶走大野狼后,猪小弟让两位哥哥住在他的房子,从此它们就再也不怕受到大野狼的威胁,快乐地生活着。

成语争议 编辑

“三只小猪”被中华民国教育部列入成语辞典附录部分的电影及小说类,除此之外,“七年之痒”和“小木偶奇遇记”也都被定为成语[3]。这个成语首次发布的时间是在2005年下半,互联网档案馆上该项目最早出现的时间为2005年11月3日[4]。台湾TVBS报导声称发现教育部在争议爆发后从辞典正文移除该项目并重新放进附录里[5]。无论如何,附录的该项目确实曾经出现在最早的列册里[4]。项目原文如下:

童话故事。森林里有三只小猪,一只随便筑了草屋,另一只想:筑一间木屋就够了,只有第三只用心筑了砖屋。大野狼一口气把草屋吹坏,两口气也吹坏木屋,最后三只小猪都躲在坚固的砖屋里,大野狼才无可奈何。后来“三只小猪”一语被借来形容多用心,不偷懒,才能有最坚固的成就。如:“我们要记取三只小猪的教训,今天既然要建桥,就要建最坚固的桥。”

对于“三只小猪”等列入成语辞典,中央研究院语文研究所所长何大安表示“乍听之下很不适当”,虽然词语的运用有灰色地带,但如果把电影片名都当成语,“范围会不会太大?那所有语词都可称得上成语了?”且教育部的成语辞典有教育功能,影响广泛,列入成语辞典之前应该深思。[6]网友们也羞辱教育部部长杜正胜,嘲笑他尝试用“三只小猪”来造例句,并嘲讽他是“第四只小猪”[7]。为了回应批评,一名教育部官员指出,尽管人们习惯认为成语有经历数千年的历史,但语言不断地变化和更新,教育部的目的只是为了扩大辞典中所包含的材料,并会听取公众的意见作为参考[6]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古典童话的重生-以英国民间故事《三只小猪》的改写本为例 存档副本. [2008-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7). 
  2. ^ 见 James Orchard Halliwell-Phillipps, Nursery Rhymes and Nursery Tales (v.1843)。
  3. ^ (中文) 教育部成語辭典: 電影及小說類. 教育部. [2007-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03). 
  4. ^ 4.0 4.1 (中文) Cached vers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engyu dictionary. Internet Archive. 2005-11-03 [2007-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03). 
  5. ^ (中文) Ku, Tsai-yen. 「三隻小豬」當場造句 杜正勝力挺. TVBS. 2007-01-22. [永久失效链接] 原文:杜正胜的说法和编辑委员刚好相反 事实上因为争议太大,我们发现,上午以前,三只小猪的确出现在网络成语辞典的正文里,到了下午,才被拿掉变成所谓的“附录”。
  6. ^ 6.0 6.1 (中文) 「三隻小豬」竟列作成語. 大公报. [2007-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7). 
  7. ^ Wu, Yu-yeh. 杜正勝示範三隻小豬造句~網友嘲諷杜是第四隻小豬. Dongshen News. 2007-01-23 [2007-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