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汇大厦

坐标31°13′56″N 121°28′55″E / 31.23222°N 121.48194°E / 31.23222; 121.48194

中汇大厦,位于上海市延安东路143号,原为中汇银行总行大楼,1959年至1993年间,为上海博物馆大楼。现底层为北京银行上海分行租用,上层为一般写字楼。大厦于1934年9月落成,高十五层,外观为1930年代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由华籍建筑师黄日鲲与法国建筑师赖安吉一同设计完成,久记营造厂承建。1994年,中汇大厦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中汇大厦
中汇大厦
概要
类型多楼层市区建筑物[*]
建筑风格装饰主义
所属国家/地区 中国
行政区上海
坐标31°13′56″N 121°28′55″E / 31.232222°N 121.481944°E / 31.232222; 121.481944
竣工日1934年
托建方久记营造厂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黄日鲲
保护情况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地图
地图

建筑历史 编辑

中汇大厦,原有业主为1929年开业的中汇银行,该银行由杜月笙出资组建。由于当时上海银行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但凡有新银行开业,上海本埠的各家银行会向该新银行存放一笔钱款,当时称之为堆花[1]。中汇银行开业时,杜月笙利用这一规则和自己在上海的身份地位,拉来大批堆花,例如洋行买办徐懋堂通汇信托银行经理朱如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葛格林。这些人的存款额或超过或等于杜月笙本人在中汇银行的存款。因此使得中汇银行在短期内迅速成为一家资金雄厚、信誉优良的沪上著名新兴银行。不久,杜月笙出资156余万银元,购入今河南南路、延安东路和金陵东路间的土地兴建中汇银行大厦。大楼竣工后,除中汇银行外,还有各类商行、律师事务所、建筑师事务所、工厂办事处、各类经营部等140多家机构和公司入驻该楼,甚至包括军统的相关外围组织[2]

1949年,中汇银行因与杜月笙的关系,在上海政权更迭后,被上海市军管会勒令停业清理。1959年,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批准将该楼移交上海博物馆使用,并且为上海博物馆题写馆名。至1993年,上海博物馆收藏文物已达99.7万件,而中汇大厦已经无法满足大库存和展览[3]。适逢人民广场进行综合改建,于是上海博物馆在今址兴建新馆并迁出中汇大厦。随后中汇大厦重新恢复原有的办公和银行用房的功能。

布局与风格 编辑

中汇大厦用地方正,占地216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868平方米。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外立面敷设清水红砖,楼高12层。大厦正门开在延安东路上,共设有两道大门,外侧门使用卷帘门,内侧使用有装饰的铜门。进入大门后,便为银行营业大厅,空间内的立柱、地板和柜台使用大理石砌成。大厅天顶采用钢条搭建框架,并用方形小玻璃镶嵌其中。大厅墙面泽采用玻璃砖贴面。大厦二层原为中汇银行的机关、部门使用。同时,专门保管库房也设置于该层,库门采用圆形保险铁门。大厦的三层至第九层为自用和出租的写字楼,共有房屋200余间。此外,这些楼层还配备大型会客休息场所。第十层至十二层为公寓房屋,多为三室户至五室户的房型,并附赠浴室、厨房、佣人房等。厨房内部设有煤气、冰箱、洗碗机等各类设施。第十三层为银行职工的休息场所。第十四和十五层为大厦水塔。屋顶另有大型平台,供住户和职员观光、散步休闲使用。另外,大厦内部还配备电梯三部以供通勤,此外建筑四面临街,所以采光良好,颇受租客欢迎[4]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黄金荣落架隐退 杜月笙后来居上(5). 凤凰网. [201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4) (中文). 
  2. ^ 延安东路上的中汇银行大楼. 上海近代文献馆. 2009-10-13 [201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8) (中文). 
  3. ^ 中汇大楼(曾用名:上海博物馆大楼). 上海近代文献馆. 2009-03-28 [201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9) (中文). 
  4. ^ 上海名建筑志>>欧美风情的沪滨广厦>>上海闻人兴建的银行大楼:中汇大楼(原上海博物馆大楼).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