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带是在赫罗图上接近垂直的一块区域,这是脉动变星(包括天琴座RR变星造父变星室女W型变星鲸鱼ZZ型变星金牛RV型变星盾牌δ型变星凤凰SX型变星和快速震荡Ap星)分布的区域[1]

不稳定带横断主序带的A和F型星(1-2太阳质量),并几乎向上垂直扩展(稍有向右倾斜)直至最明亮的区域。不稳定带的底部在赫罗图上的赫氏空隙

脉动

编辑

不稳定带的恒星脉动肇因于III(两颗电子都电离的氦)。在一般的A-F-G型恒星的氦在光球层是中性的,深入光球层内,在温度大约是25,000-30,000K,氦的第一颗电子会被电离(He II),再深入致温度高达35,000-50,000K处,第二颗电子也会电离(He III)。

当恒星收缩时,He II层的密度温度增加,He II恒星转换成He III恒星(两颗电子都电离)。不透明度的增加,使得来自恒星内部的能量流被更有效率的吸收,因此这一层因为温度的增加而开始膨胀。在膨胀之后,温度和密度下降,使得He III与电子再结合,又恢复为He II。较外层的收缩使得胀缩的循环开始持续进行。

这个阶段的视星等变化和径向速度脉动的变动取决于在恒星大气层内的He II层与恒星表面的距离。

参考资料

编辑
  1. ^ Cepheid instability strip. A Dicionary of Astronomy. encyclopedia.com. [201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