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伊诺山度

(重定向自伊魯山度

丹尼尔·阿尔卡·伊诺山度(英语:Daniel Arca Inosanto,1936年7月24日) 或称丹·伊诺山度(Dan Inosanto),是一名来自加州菲律宾裔美国武术家兼武术理论教授,是李小龙的导师和朋友之一,教授李小龙双截棍、菲律宾魔杖、空手道、巴西柔术等,精通菲律宾双截棍,以及各国武术与理论,亦曾在大学担任武术理论教授,在美国武术界有菲律宾棍王之称号。

丹尼·伊诺山度
出生 (1936-07-24) 1936年7月24日88岁)
 美国斯托克顿 (加利福尼亚州)
职业武术家演员截拳道武术理论家
配偶Paula Inosanto,前妻为 Sue Inosanto
儿女Diana Lee Inosanto, Lance Arca Inosanto and Danielle Inosanto
父母Sebastian Inosanto, Mary Arca Inosanto

生平

编辑

丹·伊诺山度 11 岁时开始时就接受武术训练,他的叔叔首先教他传统的冲绳空手道,后来又教他柔道和柔术。后期成为了美国空手道之父--艾迪·帕克的学生,并从他那里获得了美国拳法的初段等级。丹于1959 年至1961年间在美国101空降师担任伞兵。他也是战略集团军的成员。在坎贝尔堡期间,他在亨利·斯洛曼斯基的指导下提高了各种武术技能。

伊诺山度是被任命在李小龙旗下三所振藩国术馆任教的三人之一;另外两个人是木村武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aky Kimura)和严镜海(James Yimm Lee),伊诺山度曾跟随美国、东南亚和欧洲其他地方的不同武术大师学习,其中包括约美国菲律宾魔杖武术之父-约翰尼·拉科斯特 (manong juanito lacoste ) 和泰拳武术家查·西里苏特 ( Chai Sirisu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李小龙过世后,伊诺山度成为截拳道的主要代言人和武术理论家。他在多部电影中担任配角,包括李小龙未完成的最后一部电影《死亡游戏(1972)。在此期间(1964年至1975年),他还在加州帕洛斯维迪斯庄园的马拉加湾中学教授体育课。1977 年,丹受达拉斯牛仔队委托,将武术融入球队的训练中。

电影《我是李小龙》为伊诺山度提供了一个机会,揭示了两人之间的友谊的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伊诺山度后来成为李小龙的老师,向他介绍了双节棍和菲律宾武术。伊诺山度解释说,他向李小龙介绍了这种武器,教他基础知识和一些练习,让他开始双截棍的训练。《死亡游戏》电影是李小龙最知名的电影之一,展现了李小龙和伊诺山度对双节棍的使用。他被《黑带》杂志评选为1996 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伊诺山度在多种武术领域拥有教练或黑带等级。他以推广菲律宾武术闻名。他负责将东南亚武术的几种鲜为人知的形式带入公众视野,例如马来武术,一种存在于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的混合格斗形式。他也被提升为巴西柔术马查多家族风格的黑带五段。在日本武术家兼学生的中村赖永指导下训练射击摔跤。目前他是Lameco International的副总裁,继承已故菲律宾武术家Edgar Sulite的菲律宾魔杖武术(Eskrim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伊诺山度曾在 YouTube 访谈中谈论Systema(俄罗斯格斗术的一种)培训以及对他的老师 Martin Wheeler 的感激之情。

丹尼·伊诺山度在他于玛丽娜德尔雷(Marina Del Rey)开设的伊鲁山度武术学院(Inosanto Academy of Martial Arts)教授截拳道菲律宾武术实战摔角(Shoot wrestling)、巴西柔术泰拳席拉(Silat)与综合格斗。在成为李小龙的导师之前,他在美国空手道之父艾迪·帕克Ed Park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开设的American Kenpo机构下学习[1]

他与李小龙的实际缘分始于1964年,当时艾迪·帕克(英语:Ed Parker)举办美国加州长堤国际空手道锦标赛(英语:Long Beach International Karate Championships),当时身为艾迪·帕克学生的丹尼·伊诺山度接待了由严镜海推荐来表演武术交流的李小龙,俩人便结下了一生的友谊关系,在此之前李小龙只听说过伊诺山度的名字。

之后伊诺山度教授了李小龙,双截棍、巴西柔术、菲律宾双棍,和空手道,并在后期正式成为李小龙的弟子,并之后获得了助教的资格。

伊诺山度亦是李小龙第二家振藩国术馆创办者之一,馆长是李小龙,但拳馆大部分学生都是伊诺山度和严镜海这两位助教所教授的,在李小龙离美返港发展后成为振藩国术馆的主要经营者之一,也是后期美国截拳道分裂前的主要推广者,并且与木村武之以及许多弟子一样,终其一生都保持着与李小龙的学生与挚友关系。

参考资料

编辑
  1. ^ Kelly(2000)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