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宗
前594年,伯宗劝晋景公,不要以攻打楚国救援宋国,引用了一句明言:“虽鞭之长不及马腹”,[1]其含义为“虽然晋国强大,也无力战胜楚国”。现代汉语的成语“鞭长莫及”由此而来。赤狄酆舒杀死夫人伯姬,刺伤国君潞子婴儿的眼睛。伯宗说有五罪:不祭祀、嗜酒、废弃仲章而夺取黎氏的土地、杀害伯姬、伤了自己国君的眼睛,一定要讨伐。晋景公派荀林父率军在曲梁打败赤狄,杀死酆舒。
前586年,梁山崩,晋景公用传车召见伯宗。伯宗在路上让一辆载重车为传车让路。押送重车的人建议他走小路会更快捷。伯宗询问得知押车的是绛城人。伯宗问绛城之事,押车人说,梁山崩塌,国君想召见伯宗商量。山有了朽壤而崩塌,国家以山川为主,遇到山崩川竭,国君就要为它减膳撤乐、素服、乘坐缦车(没有彩画的车)、不奏音乐、离开寝宫、向神献礼。太史宣读祭文,以礼祭祀山川之神。如此而已,就是伯宗还能怎样。伯宗想要带押车人去见晋景公,押车人不答应。伯宗把押车人的话禀告晋景公,晋景公听从了他的意见[2]。
前585年三月,由于宋国拒绝参加盟会,晋国伯宗、夏阳说、卫国孙良夫、宁相、郑国人、伊洛戎人、陆浑、蛮氏攻打宋国。军驻鍼地。卫国不加防守。夏阳说要袭击卫国,伯宗不同意。卫国因为相信晋国,所以军队驻扎其郊,不加防守,如果袭击,是抛弃信用。虽然可多获卫国俘虏,但晋国没有信义,怎能去获得诸侯的拥戴。于是就停止了行动。军队回国[3]。
有一次,伯宗上朝后高兴地回家,他的妻子问他高兴的原因,伯宗说:“我在朝堂上发言,一众大夫都说我的像阳子般机智善辩。”伯宗妻子回应说:“阳子虚浮而不切实际,空有口才却没有谋略,因此遭到杀身之难。你有什么好高兴的?”伯宗于是宴请一众大夫饮酒并和他们交谈,让妻子在一边听着。到宴会完毕,妻子告诉伯宗:“这些大夫没有一个比得上你,但很久以来,在下位的人并不拥护才智在上的人,因此祸难一定会来到你的身上!何不尽快寻找有才能的人来保护你的儿子州犁呢?”于是伯宗找到了侠士毕阳[4]。[5]《左传》记载,伯宗每次朝见,他的妻子一定劝戒他:“盗贼憎恶主人,民众厌恶当权者,您喜欢直言,必然被奸人憎恨,会遭到祸难。”[6]
其后,前576年,伯宗被三郤(郤至、郤犨、郤锜)以谗言诬赖而被杀,其子伯州犁在毕阳的护送下投奔楚国,[7][8]伯州犁的孙子伯否在楚国内乱后,又投奔吴国。
世系
编辑伯宗 | |||||||||||||
伯州犁 | |||||||||||||
伯郤宛 | |||||||||||||
伯否 | |||||||||||||
参考文献
编辑- 《左传》宣公、成公
注释
编辑-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 《左传·成公五年》
- ^ 《左传·成公六年》
- ^ 《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晋国末年的刺客豫让为毕阳之孙。
- ^ 《国语·卷十一·伯宗妻谓民不戴其上难必及》:伯宗朝,以喜归。其妻曰:“子貌有喜,何也?”曰:“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智似阳子。”对曰:“阳子华而不实,主言而无谋,是以难及其身。子何喜焉?”伯宗曰:“吾饮诸大夫酒,而与之语,尔试听之。”曰:“诺。”既饮,其妻曰:“诸大夫莫子若也。然而民不能戴其上久矣,难必及子乎!盍亟索士整庇州犁焉。”得毕阳。
- ^ 《左传·成公十五年》: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 《左传·成公十五年》:“晋三郤害伯宗,谮而杀之,及栾弗忌。伯州犁奔楚。”
- ^ 《国语·卷十一》:及栾弗忌之难,诸大夫害伯宗,将谋而杀之。毕阳实送州犁于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