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继善

(重定向自何繼善

何继善(1934年9月11日),男,湖南浏阳人,中国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继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资料
出生1934年9月11日
湖南浏阳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生平

编辑

1950年,到宁乡县人民银行从事文秘工作,后考入湖南有色化验班。两年后到茶陵县湘东钨矿当化验员[1]

1956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入学就读地球物理专业,后改为金属物探专业。1960年毕业,被分配到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地质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1991年开始,先后担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校长[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湖南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美国勘探地理物理学终身会员。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0年被授予全国高等院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4],1992年被授予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劳动模范,1993年获第三届李四光教师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被授予湖南科技之星奖,同年当选为湖南科协副主席。1998年,任湖南院士联谊会会长。

学术贡献

编辑

何继善长期致力于应用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系统的研究。其创立和发展了双频激电理论,据此研制出的“双频激电仪”是当时世界上普查矿产资料速度最快、精密度最高、体积最小、成本最低的仪器。1992年获中国武警总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

针对中国大中型有色金属矿山资源储量的严峻局面和特殊地质条件,1955年,何继善率领该校专家完成“生产矿山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科研课题[6]。其中提出了“生产矿山地质——地球物理理论”,形成了多学科相结合的寻找新的接替资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在湖南湘东钨矿湘西金矿,新疆的萨尔托海金矿等矿砂找到了新的矿体。此外他还进行防洪减灾工程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其中堤坝的渗漏和管涌探测方法技术,并在水库查漏、堤坝管涌探测方面获得了极大成功[7]

参考

编辑
  1. ^ 何继善:从矿工队伍里走出来的科学家. 参考消息. [201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2. ^ 《中南工业大学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中南工业大学年鉴 1996.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年8月: 148. ISBN 7-81020-905-1. 
  3. ^ 王恒礼等编著. 中国地质人名录.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89年5月: 81. ISBN 7-5625-0300-1. 
  4. ^ 王咸昌主编. 当代中国自然科学学者大辞典.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2: 237. ISBN 7-308-01057-0. 
  5. ^ 金克勇,韩洪光编著. 中国当代发明家.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年1月: 131. ISBN 7-80198-788-8. 
  6. ^ 胡锦昌,夏远生,王爱军主编. 三湘百年经济人物.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7年3月: 131. ISBN 7-5073-2268-8. 
  7. ^ 雷国珍主编;刘华清,龚永爱副主编. 湖南党建90年 下.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年7月: 230. ISBN 7-5438-7629-3 请检查|isbn=值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