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耳岩石窟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清。2012年7月16日公布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佛耳岩石窟
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
时代清代
编号350
登录2012年7月16日

佛耳岩石窟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民胜镇新场村四组,分布于长8米,距地面高1米的白砂岩巨石上。坐东南向西北,共有金窟3个,造像32尊,分布面积约8.59平方米。从左至右,1号龛为外方内屋形龛,外龛龛楣阴刻楷书“古峒云深”4字,龛高1.57米,宽1.28米,深0.98米。内有造像9尊,由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力士组合。主尊头后有桃形头光,头饰磨光肉髻,结蜘跌坐于束腰仰覆莲台上,主尊高0.8米,肩宽0.12米,座高0.25米。二弟子、四菩萨分别侍立于金两侧壁覆莲圆台上。外金两侧壁浮雕折枝花卉、松鹤及人物图。2号龛为外方内圆龛,高1.36米,宽1.31米,深1.06米。外龛龛楣雕横匹折叠式匾,内雕福禄寿三星,龛两侧上部浮雕莲花形垂花柱,内龛尖拱龛楣,凹雕忍冬纹饰。内有造像10尊,由二佛、阿难、迦叶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组合。3号龛为外方内帐形龛,金高1.56米,宽1.29米,深0.83米。龛楣阴刻楷书“法海无边”4字。内有造像13尊,由一佛四弟子二力士及其它六尊造像组合。造像头均毁,佛身穿双领下垂式佛衣,善跏跌端坐龛中央方座上,双足踏仰覆莲台。四弟子及六尊其他造像均侍立两侧平台,龛口二力士把门。龛间外柱上均刻主次两幅对联。佛耳岩石窟造像造型生动,对研究当地佛教雕刻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1994年,佛耳岩石窟被通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

注释 编辑

  1. ^ 关于印发《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的通知,川文物保函〔2013〕128号,各市、州文化(文物)局,省直文博单位:为有效保护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进一步巩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省政府于2012年7月核定公布了“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切实加强和规范全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我局组织开展了《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以下简称《简介》)的编制工作。该《简介》在专家审核和征求各地文物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已由我局核定。现将《简介》印发全省,请各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保护管理机构工作规范(试行)》的相关要求,及时完善本辖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基础工作。特此通知。附件:《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四川省文物管理局 2013年10月16日
  2.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川府函[2012]149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政府核定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84处),现予公布。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2012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