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摺餅

保加利亞摺餅(又称保加利亚面包,英文Banitsa保加利亚文: баница)是以加了葵花油、糖与奶油制成的面团为饼皮,内馅传统上以羊奶酪(Feta Cheese)、蛋和优格为基本材料所制成之糕饼,原名字义有“折”的意思[1]。是保加利亚的传统食物之一,通常与酸奶、红茶一起出现在早餐餐桌上[2],不同的家庭及地区各有其独特的内馅组合特色。

保加利亞摺餅(保加利亚面包)
类型糕点 保加利亚饮食
起源地保加利亚
主要成分葵花油奶油羊奶酪鸡蛋酸奶

基本做法

编辑

将水、糖、鸡蛋、葵花油与奶油混合至面团内,再以手将面团不断以折叠捏制的方式,制造极薄的饼皮,将饼皮铺在涂满葵花油的烤盘上。然后制作另外三至四张饼皮用来填充馅料。传统的馅料使用食材为羊奶酪、酸奶、其他起司与香料,这是最基本的内馅。而常见的添加食材有菠菜、番茄、马铃薯、南瓜以及各种地中海饮食常见的蔬菜等。现今保加利亞摺餅口味繁多,任何食材都能作为馅料。所有饼皮填入馅料卷成长条状后,由外而内将其卷成蜗牛状的圆形摆在烤盘上,烘烤至表皮呈金黄色即可食用[3]。传统上折饼的形状为螺旋卷起的圆形派状,然而为了制作过程及食用的方便性,其他常见的做法会将有内馅的长条状饼皮并排送进烤箱使之成为方形的模样,或直接将一大饼皮卷起变成卷饼状。传统圆形状通常用于正式、待客场合及节庆的家庭聚会,方形则是家常三餐使用的简便作法,卷饼状则是路边摊贩为方便客人手拿常用的造型。

文化意义

编辑

保加利亞摺餅是保加利亚人传统早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配上一杯红茶与酸奶最为道地。除夕夜或耶诞等特殊节日时,传统的保加利亚家庭会在保加利亞摺餅内加入硬币或有花苞的茱萸枝条做为幸运的象征给予祝福,枝条上的花苞数量各象征不同的祝福涵义。有的则会放入写有吉祥话的字条,类似唐人街幸运饼干[4]

在口语上,由于保加利亞摺餅是透过不断的折叠面团制成,因此保加利亚人会形容一个被蹂躏得面目全非的物品或一件被搞砸的事情“像保加利亞摺餅一样”。

参考资料

编辑
  1. ^ Jonathan Bousfield, Dan Richardson, Bulgaria, 2002
  2. ^ 《玫瑰国度.黑海秘境: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王玲慧、黄杰,台北:华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
  3. ^ Silvena Johan Lauta, The Food & Cooking of Romania & Bulgaria: Ingredients and traditions in over 65 recipes with 300 photographs, 2011
  4. ^ Banitsa,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