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克洛岱尔

法国诗人、剧作家、外交官(1868-1955)
(重定向自保尔·克洛岱尔

保罗-路易-夏尔-马里·克洛岱尔[1](法语:Paul-Louis-Charles-Marie Claudel,1868年8月6日—1955年2月23日),汉名高乐待(福州时期)、高禄德(天津时期),法国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外交官,1895-1909年在中国清朝)担任领事[2]其长姊卡米耶·克洛岱尔雕塑家。

传记

编辑

1892年或以前

编辑

保罗·克洛岱尔于1868年8月6日生于法国皮卡第大区埃纳省费尔河畔维勒讷沃。父亲Louis-Prosper是政府公务员,处理抵押和银行交易事务;母亲Louise Cerveaux来自香槟行省,家庭成员都是农夫或牧师。1881年,他一家移居巴黎,他在当地的路易大帝高中读高中,后于巴黎政治学院读大学。他本来没有信仰,但于1886年(18岁)圣诞节巴黎圣母院听到天主教晚祷后,就信了天主教。

外交官

编辑

保罗·克洛岱尔在1893-1936年期间当上法国的外交人员。他在中国(清朝)逗留14年,中国是其逗留时间最长的出使国家。

1895年末,保罗·克洛岱尔在上海写信给法国诗人马拉美,信中这样说:

之后,他在《巴黎杂志》写了很多散文诗,讲述中国风情。

保罗·克洛岱尔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负责监督由南美洲运往法国的食物供应。当时他的秘书达吕斯·米约后来成为著名作曲家

诗人、剧作家

编辑

保罗·克洛岱尔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阿蒂尔·兰波的影响很深远。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新华通讯社译名室.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 第2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624. ISBN 978-7-5001-0799-6. OCLC 163575075. 
  2. ^ 2.0 2.1 2.2 2.3 2.4 2.5 黄伟. 保尔·克洛岱尔与中国:晚清一位法国外交官的在华行迹.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135-5013-0. OCLC 898122374. 
文化职务
前任:
路易·吉莱
第13号席位
法兰西学术院

1946-1955年
继任:
弗拉迪米尔·德奥梅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