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 (经济学)

经济学概念

偏好(英语:Preference),在经济学中,偏好是指当消费者面对不同的消费组合(consumption bundle)时,对于消费组合的孰优孰劣的主观的意见。其表示方法是序列性的,其偏好以效用的高低比较,效用值仅为偏好在数值上的序数比较,不具备单位。

历史 编辑

朗纳·弗里施于1926年时发表了第一篇严格公理化的偏好相关介绍,[1]而在此之前,经济学家所开发阐述理论都未进行标准化的验证。这项发表肇因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逻辑实证主义影响经济学,认为任何理论化概念的提出都应是可观察的。[2]因此,在18世纪至19世纪间被认为适宜的效用理论,遭受着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的冲击,过去的理论需要更为历经考验的结构。可直接观察的二元关系,影响了经济学后,“可观察”这样的要求使微观经济学提出了显示性偏好理论。

由于朗纳·弗里施在1920年代的努力,“找到显而易见的偏好结构”,成为偏好理论的重大议题,曾有将数学指数对应到效用的尝试。杰拉德·德布鲁因受尼古拉·布尔巴基的理念影响,在1950年时挑战将消费者理论公理化,由数学领域借来的二元关系观念成为了主流的分析工具,甚至经济学还检验了效用函数阶段与偏好阶段间(效用函数是偏好的表现,偏好则是效用函数的内在),是否可以移动以让分析工具更好用。

另一个历史性的转捩点可追溯至1895年,乔治·康托尔证明的定理,如果一个二元关系是线性排列的,那么它可同构嵌入于有序的实数。这项定理影响了1940年代时,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对于人存在弱性序列性偏好的理论化。[3]

分析 编辑

偏好是主观的,然而不是每种偏好都有办法分析,可用于经济分析的偏好是有限制的,为避免无法分析的情况发生,经济学家提出了几个偏好性质,并定义了与数学不同的偏好表示符号。经济学家把这些性质分为公理与假设,然而对于何种性质应属于公理,何种性质属于假设却莫衷一是。完全性、递移性、反身性属于公理,连续性及未饱和性则为假设或公理,可微分性有独立者也可能与连续性合并,凸性则有独立者也可能与未饱和性结合。

符号 编辑

表示偏好的符号总共有五种,假设A与B为不同的消费组合,该组合可能会有以下五种关系。

  •  ,表示对A组合的喜好不大于(不优于)B组合。
  •  ,表示对A组合的喜好不小于(不劣于)B组合。
  •  ,或表示为  ,表示对A组合的喜好小于(劣于)B组合。
  •  ,或表示为  ,表示对A组合的喜好大于(优于)B组合。
  •  ,或表示为  ,表示对A组合的喜好同于B组合。

偏好性质 编辑

为了保证对消费组合偏好的一致性,可被分析的偏好需要符合的性质:

对于任意的两个消费组合都能排列其优劣次序。
假设有A、B、C三种消费组合,   
消费组合至少与本身一样好, ,意同于消费组合与自身无差异。

为了能对偏好进行数理分析,偏好特性需要符合以下性质:

当消费组合 ,存在消费组合C足够够靠近A,则 
  • 未饱和性
若A为消费组合( ),B为消费组合( ),若 ,则其中至少有一个等号不成立。

为了数学工具的简用性而采取更严苛的假设:

不论对任何存在消费组合,都可对因偏好所造成的无差异曲线微分,保证当偏好化为函数时其导数有解。可微分性为较连续性更严苛的特性,至少包含两个性质,连续性、左极限和右极限一致。
偏好所造成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中的任意两个消费组合的加权平均,不劣于该曲线本身。

应用 编辑

朝三暮四
庄子的“齐物论”中的朝三暮四的故事:“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朝三暮四的行为在经济学另有新解,庄子认为“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而经济学则可认为对猿猴而言“朝四暮三”的效用比“朝三暮四”大,因此猴子才“众狙皆悦。”,猿猴的抉择符合自身的偏好,因此猿猴的表现是合理的。[4][5]

参考书目 编辑

  • Friedman, Milton. Price Theory. Aldine Transaction: 1976
  • Katz, Michael L.; and Harvey S. Rosen.《Microeconomics》. McGraw-Hill/Irwin, 3rd Edition: 1997.
  • 杨云明《宏观经济学》智胜文化 三版2005
  • Perloff, Jeffrey M.《Microeconomics》. Pearson - Addison Wesley, 4th Edition: 2007.
  • 蔡攀龙、张宝塔《宏观经济学》联经出版2005
  • Andreu Mas-Colell, Michael D. Whinston, Jerry R. Green《Microeconomic The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注释 编辑

  1. ^ Barten, Anton and Volker Böhm. (1982). "Consumer theory", in: Kenneth Arrow and Michael Intrilligator(eds.)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Vol. II, p. 384
  2. ^ Gilboa, Itzhak. (2009). Theory of Decision under uncertain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 Fishburn, Peter. (1994). "Utility and subjective probability", in: Robert Aumann and Sergiu Hart (eds). Handbook of game theory. Vol. 2.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p. 1397-1435.
  4. ^ 「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 [2012-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4). 
  5. ^ 成语中读出经济学. [2012-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