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美丽龙属

克拉美丽龙属(学名:Klamelisaurus)是一属草食性蜥脚下目恐龙,生活于侏罗纪中期,发现于中国新疆石树沟组模式种戈壁克拉美丽龙K. gobiensis)是由赵喜进于1993年命名。[1]

克拉美丽龙属
化石时期:侏罗纪中期卡洛夫阶,162.2 Ma
骨架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脚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沉重龙类 Gravisauria
演化支 真蜥脚类 Eusauropoda
属: 克拉美丽龙属 Klamelisaurus
Zhao, 1993
模式种
戈壁克拉美丽龙
Klamelisaurus gobiensis

Zhao, 1993

发现与命名 编辑

 
正模标本的骨架模型

1981年至1985年期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VPP)的考察团至新疆准噶尔盆地进行挖掘活动,属于“准噶尔盆地演化与石油形成”计划的一部分。考察工作由中国科学院与新疆石油办公室合作进行。[1]1982年,在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废弃小镇将军庙以北35公里处发现了蜥脚类的遗骸。遗骸由IVPP田野团队于1984年挖掘与收集。[2]

标本编号IVPP V9492包含:牙齿、大部分脊柱(缺乏前七节颈椎和尾椎末端)、肋骨、右肩带及前肢(肩胛骨、鸟喙骨、肱骨、桡骨、尺骨、指骨)、右骨盆和后肢(髂骨、耻骨、股骨、胫骨、腓骨、距骨)。该标本发现时已被风化。在运往北京后1985年开始了清修及复原工作,因温度及湿度的改变而加剧变质。[1]几乎所有骨骼都经过修复和重涂,并包覆在金属骨架中以作为展示。由于标本中的零碎牙齿未能被解释,因此它们与两根肋骨、两个腕骨、一块跟骨、以及一些尾部骨头都不再被定位。他们还定位了赵未曾提到的四个尾肋、左股骨底端、部分的左手。[2]

叙述 编辑

 
克拉美丽龙栖息于针叶林中的艺术呈现

克拉美丽龙在赵喜进1993年的研究中被叙述成大型的蜥脚类。[1]2016年葛瑞格利·S·保罗英语Gregory S. Paul根据克拉美丽龙是巧龙的成年个体的理论估计其体长13米及重6吨。[3]2020年,摩尔和同僚列出数个鉴定特征(接续迈可·P·泰勒英语Michael P. Taylor马修维德尔英语Mathew Wedel)来确认模式标本是个成年个体:椎体缺乏未愈合的缝线、荐椎融合、颈椎颈肋与对应椎体的融合、肩部肩胛骨和鸟喙骨的融合。[2]

1993年,赵喜进叙述了IVPP V9492作为新物种戈壁克拉美丽龙的模式标本,因标本较差的状况赵只作了简略的叙述。属名来自将军庙北部的克拉美丽山,种名则指将军庙所在的戈壁沙漠[1]在赵叙述完之后,IVPP V9492一直缺乏学术上的关注直到安德鲁·摩尔(Andrew Moore)和同僚2020年的重新叙述。他们指出标本的重建自从赵的叙述后已有变动,包含第15个颈肋处增加向前突起、并移除椎体的虚构连结。[2]

脊椎 编辑

赵表示克拉美丽龙的模式标本保存了十六节中的九节颈椎,估计全长6.5米。摩尔和同僚同意保存下的颈椎数量,但他们指出第十节保存的脊椎同时具有颈椎和背椎的特征。他们根据其他具有类似脊椎形态的蜥脚类估计总共十五至十七节颈椎,并指出克拉美丽龙有着比天府峨嵋龙合川马门溪龙、中加马门溪龙短的颈部。赵最初列出的鉴定特征(后来被认为普遍存在于蜥脚类)包含颈椎双侧后凹(椎体前凸后凹)、椎体长度是背侧的1.5至2倍、并具有高神经棘,其中颈背侧有分叉。[1]2004年,保罗·阿普撤奇(Paul Upchurch)、保罗·巴雷特(Paul Barrett)和彼得·道德森英语Peter Dodson提出克拉美丽龙可由最后三节颈椎的融合来鉴定,[4]但摩尔和同僚指出它不具这项特征。摩尔和同僚并指出两个颈椎的独有衍征:首先神经棘向前延伸的骨脊椎板(SPRLs)具有不规则的板状延伸、再来SPRLs下及凹陷处前方的椎体侧面(SDFs)有深的开口。虽然这些开口只在椎体右侧出现,摩尔和同僚认为其因一致性及其他蜥脚类的类似结构而独特。[2]

摩尔和同僚从模式标本中鉴定出十二节背椎和六节荐椎(赵之前将摩尔和同僚的第一节荐椎鉴定为最后一节背椎,成为十三节背椎和五节荐椎)。虽然荐椎经常被鉴定为与骨盆连结,这些骨头在模式标本中却未连结在一起。摩尔和同僚指出横突关节和稚骨下横突连接的骨段(脊椎侧的突起)与已消失的荐肋融合(如同其他蜥脚类)或完全不与肋骨连接。赵列出的鉴定特征指出背椎是双后凹,背椎有浅的神经血管开口和简单的棱脊,背神经棘低,只有前几个双叉后几个末端扩张;荐椎体融合已看不见分界;前四节荐神经棘融合。[1]摩尔和同僚指出背椎的两个独特衍征:首先一些背椎侧面有三个前椎体稚骨下横突椎板(PCPLs)、再来中后段背椎的神经棘侧的棘双骨突(SPDLs)双叉,但不像巧龙这两个分叉未达到SPRLs或SPOLs。[2]

摩尔和同僚发现十九节尾椎的部分:部分前四节尾椎(标示为caudals 1–4)、尾部前段的五个以上神经棘(标示为caudals 6及8–11)以及尾部中段的十一节椎体(标示为caudals 18–27及33)。赵最初计算了两个完整的尾椎、前段十个神经棘、以及中段十个椎体,据此估计原本有60节尾椎及长6.55米。赵列出的鉴定特征包含前几段尾椎双前凹(椎体前凹后凸)、其余的两端向中心凹;尾椎神经棘棍棒状(末端厚)倾斜到后方。[1]区别克拉美丽龙与天山龙的尾椎特征包含尾椎双前凹、神经棘末端前缘倾斜至突起后缘后方的连结点(postzygapophyses)。

四肢和肢带 编辑

根据赵,克拉美丽龙具有细、加长的肩胛骨和纤细、小的鸟喙骨,但摩尔和同僚认为他对肩部的量测并不可靠,因为大部分骨头都被黏土和涂料覆盖。未于肩胛骨外底末端的肩峰突比鲸龙蜀龙、以及许多早期蜥脚形亚目分支还要宽阔。而肩峰突上缘笔直,不同于天山龙的凹。赵观察到肱骨顶部厚及微弯。不像巧龙和其他新蜥脚类,肱骨头不具有突出的半圆形突起。摩尔和同僚指出一个肱骨的独特衍征:顶部内端的前表面有个凹陷,以一个S形为界,其末端为一圆形突起。赵指出尺骨长于相对直的桡骨,并认为尺骨上部的延伸角度是独特的。摩尔和同僚发现这在其他蜥脚类一样可见。桡骨前底部有个凹陷,Haestasaurus也有但在蜥脚类中不常见。[2]

分类 编辑

1993年赵建立了克拉美丽龙亚科只包含克拉美丽龙一属,他将克拉美丽龙亚科归于罕见的蜥脚类类群Bothrosauropodea。[1]阿普撤奇等人(2004)认为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分类,可能是一群非新蜥脚类真蜥脚类[5]

在摩尔等人(2018)针对巧龙的骨骼描述中,根据克拉美丽龙只有稍长的年龄以及两者之间的非遗传学差异,反驳了后者是前者的异名的可能性。[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Zhao, Xijing. A new Mid-Jurassic sauropod (Klamelisaurus gobiensis gen. et sp. nov.) from Xinjiang, China (PDF). Vertebrata PalAsiatica. 1993, 31 (2): 132–138 [2020-08-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5).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Moore, A.J.; Upchurch, P.; Barrett, P.M.; Clark, J.M.; Xing, X. Osteology of Klamelisaurus gobiensis (Dinosauria, Eusauropoda) and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Middle–Late Jurassic Chinese sauropods.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20: 1–95. doi:10.1080/14772019.2020.1759706. 
  3. ^ Paul, G.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Seco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6: 223. ISBN 978-0-691-16766-4. 
  4. ^ Upchurch, P.; Barrett, P.M.; Dodson, P. Sauropoda. Weishampel, D.B.; Dodson, P.; Osmolska, H. (编). The Dinosauria Seco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299. ISBN 9780520254084. 
  5. ^ P. Upchurch, P. M. Barrett, and P. Dodson. 2004. Sauropoda. In D. B. Weishampel, H. Osmolska, and P. Dodson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259-322
  6. ^ Moore AJ, Mo J, Clark JM, Xu X. (2018) Cranial anatomy of Bellusaurus sui (Dinosauria: Eusauropoda) from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Shishugou Formation of northwest China and a review of sauropod cranial ontogeny. PeerJ 6:e4881 https://doi.org/10.7717/peerj.488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