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良孺

孔子弟子
(重定向自公良儒

公良孺(?—?),公良氏,名,字子正[1],又作公良儒公襄儒[2],是陈国公族子弟,孔子弟子。

公良孺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路过蒲地,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阻止孔子继续前进。公良孺带了五辆私人战车跟随孔子,他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叹气说:“我从前跟随老师周游在匡地遇到危难,又在宋国遭到桓魋伐树之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与其见到老师再次遭难,我宁愿搏斗而死。”公良孺于是拔剑召集众人,和蒲人打起来,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们就结盟,放你走。”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从东门出去[3][4]

后世追封

编辑
  • 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诏将其画像从祀孔庙
  •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为东牟伯
  •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牟平侯
  • 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公良子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公良儒,陈人,字子正,贤而有勇。孔子周行,常以家车五乘从。
  2. ^ 《史记索隐·仲尼弟子列传》:邹诞本作“公襄儒”。
  3. ^ 《孔子家语·卷五》:孔子适卫,路出于蒲,会公叔氏以蒲叛卫而止之。孔子弟子有公良儒者,为人贤长有勇力,以私车五乘从夫子行,喟然曰:“昔吾从夫子遇难于匡,又伐树于宋,今遇困于此,命也夫,与其见夫子仍遇于难,宁我斗死。”挺剑而合众,将与之战。蒲人惧,曰:“苟无适卫,吾则出子以盟。”孔子而出之东门,孔子遂适卫。
  4. ^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